想知道開悟者的世界觀、開悟者的生活狀態(tài)? 本書帶你一窺真相! 《靈性開悟三部曲》作者最新力作, 徹底翻轉(zhuǎn)你對一切事物的觀點! 作者簡介: [美]杰德·麥肯納一個并不符合所謂“靈性老師”形象的靈性老師,喜歡打電動、騎越野車、跳傘、讀惠特曼的詩。他在美國的愛荷華州有個道場,有許多學生,還寫了《靈性開悟三部曲》。 1983年生,明治學院大學文學部畢業(yè)。還在大學念書時,通過母親介紹接觸荷歐波諾波諾。目前以SITH荷歐波諾波諾亞洲辦事處工作人員的身份,陪同修?藍博士、KR女士等講師,在亞洲開展相關(guān)課程、演講及出版活動。 目錄: 001|推薦序 游樂場中的超級玩家 蘇荷美學教育創(chuàng)辦人林千鈴 004|譯者序 在曠野上等待閃電 莫里斯 012|導讀 這本書是來“破”的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001|敢于知道 002|1.再簡單也不過了001|推薦序 游樂場中的超級玩家 蘇荷美學教育創(chuàng)辦人林千鈴 004|譯者序 在曠野上等待閃電 莫里斯 012|導讀 這本書是來“破”的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001|敢于知道 002|1.再簡單也不過了 011|2.我們又開始了 021|3.你正在讀的這玩意兒 025|4.點國的國王 028|5.吊床上的沉思 038|6.唐人街 047|7.定義意識 055|8.無須敬畏的奧秘 062|9.摩根德耶的故事 064|10.不是悖論的悖論 072|11.山與兔子洞 075|12.邪惡的魔鬼 081|13.阿格里巴的三難困境 084|14.我們之間的差別 086|15.月光奏鳴曲 094|16.科學:我們跟隨的盲眼火炬手 105|17.宗教:那只神奇的烏龜 110|18.西方哲學 117|19.東方哲學 124|20.哲學意義上的僵尸 128|21.重大反對意見 134|22.童年之歌 138|23.理論與實踐 141|24.意義與信念 146|25.感知的帷幕 154|26.推測與假裝 160|27.摘自《宇宙盡頭的餐廳》 166|28.楚門的世界 173|29.開悟的觀點 181|30.最后的宗教 183|十諫前言導讀 這本書是來“破”的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如果你看懂了呂克?貝松最新的電影《超體》,而且很喜歡,那么,這本書也許可以同樣獲得你的青睞。 認為自己已經(jīng)在《靈性開悟三部曲》中,把“該說的都說完了”,然后神隱起來不見人的杰德,又寫了一本書。對他來說,沒什么特別的,就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他和他的狗在旅館房間里一邊看電視,一邊打瞌睡,突然聽到了“解釋一切的理論”這樣的說法,觸動了他的心,覺得想寫東西的感覺蠢蠢欲動。于是,這本短小輕薄,卻可以解釋一切的重量級天書,于焉而生。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杰德,這回把宗教、哲學,還有一向被人信奉為神明的科學全部掃蕩一遍,提出了讓人不得不信服的一些觀點,例如意識主導論(亦即一切均由意識組成,意識導讀 這本書是來“破”的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 如果你看懂了呂克?貝松最新的電影《超體》,而且很喜歡,那么,這本書也許可以同樣獲得你的青睞。 認為自己已經(jīng)在《靈性開悟三部曲》中,把“該說的都說完了”,然后神隱起來不見人的杰德,又寫了一本書。對他來說,沒什么特別的,就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他和他的狗在旅館房間里一邊看電視,一邊打瞌睡,突然聽到了“解釋一切的理論”這樣的說法,觸動了他的心,覺得想寫東西的感覺蠢蠢欲動。于是,這本短小輕薄,卻可以解釋一切的重量級天書,于焉而生。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杰德,這回把宗教、哲學,還有一向被人信奉為神明的科學全部掃蕩一遍,提出了讓人不得不信服的一些觀點,例如意識主導論(亦即一切均由意識組成,意識即一切)。其實,古今中外的各種圣典、經(jīng)書,提到“最終實相”時,沒有一個版本是違背“意識主導論”的。杰德的特點在于,意識主導論是他生活所在的基本范式,他活在一個流動的、意識為上、合一的、整體的世界里。要把他自己生活的實相,用言語表述給我們這些信奉“宇宙主導論”(宇宙是一切的中心、實相)的忠實信徒聽,是有一定困難的。 所以這本書乍看之下,會有些艱澀和理論化,但讀了幾遍以后,我愈來愈喜歡它的言簡意賅,以及絕對直率、真實的表述。比方說:“宇宙主導論只是對意識主導論的錯誤理解。我們都身處意識主導論的世界,所以很自然地,一個生活在宇宙主導論中的人偶爾會在某種程度上利用更高層次的運作,這些運作在意識主導論中是很尋常的——更高層次的知曉和引導、超乎尋常的感知、顯化、超級好運、流動、可見的模式,等等。這些更高層次的運作一直都在那里供你取用,你無須證明自己配得上這些運作,也不必知道如何召喚它們,只須停止阻礙它們出現(xiàn)就夠了! 這段話說明了杰德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實也是所有靈性追求者想要的境界:心想事成。按照杰德的說法,意識主導論就是我們一直生活在其中的真相,無論你知曉與否。心想事成其實就是生活在這個真相中的常態(tài)現(xiàn)象,只是因為我們過于“宇宙主導”,所以一直用各種負面的思考方式和情緒來阻礙其間能量的自然流動。 如何才能“知曉”(不只是頭腦上承認、知道)我們是生活在意識主導論中,而不是宇宙主導論里呢?杰德說:“意識主導論是唯一不需要信念的現(xiàn)實模型。事實上,它根本沒有什么要你‘相信’的。停止相信每樣事物,不再同意任何事,重整你的動力,砍除一切虛假,燒毀一切,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從沒真正離開過。你一直都在意識主導論中!边@和他在前面三本書中說的其實是一致的,那就是:拋棄驅(qū)動我們的情緒動力——恐懼——燒毀一切虛假的,剩下的就是真相了。而真相就是:“梵意識是一件真實存在,且你真正擁有的事物。梵意識也許是無我,但它是你的真實本質(zhì)! 最近結(jié)識一位靈性高人雅桐,和她探討過杰德的書。她說,杰德基本上是來“破”我們的——破我們的信念,以及所知的一切,因為我們知道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錯誤的假設(shè)”上,不放下這些,很難在靈性成長方面有所突破。但是在這本書中,杰德還是說了一些很解放人的話:“從意識的角度看,現(xiàn)實是你感知到的一切。你的現(xiàn)實也許與共識相符,也許不是,無論如何,它是你的現(xiàn)實。無論存在的是什么,都是正確的。錯誤不可能存在,即使對錯誤的感知也是正確的。感知就是感知,怎么會有對錯?” 此外,我也喜歡杰德在本書中提出的開悟(覺醒)三階段: 見山是山=宇宙主導論的夢境狀態(tài) 見山不是山=覺醒 見山又是山=意識主導論的夢境狀態(tài)(清明夢) 在夢境狀態(tài)中,雖然我們見山是山,可是很多人會覺得“不踏實”,或“怪怪的”,因此需要哲學、宗教、科學來印證和支持夢境的真實性,好讓我們安心地繼續(xù)沉睡。杰德是來喚醒我們的,所以他在本書中花了一些篇幅拆解這幾個領(lǐng)域的神話。會不會有些人被侵犯到?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的話非常印心,正是我日常生活中觀察到且感覺困惑的地方,這些就留待讀者自己去印證吧。 如何從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其實只要跨出第一步,后面的步驟就會自動發(fā)生與完成。)杰德的答案還是:“自我發(fā)現(xiàn)的旅程不是自我探索,而是自我毀滅。你必須照亮內(nèi)在空間中那些陰影籠罩的地域,斬斷把你困在人格和夢境狀態(tài)里的情緒能量卷須。”其實他在《靈性開悟三部曲》中也提供一些具體方法,像是最有力量的“靈性自體解析”,以及“紀念死神”“自我觀察”等。但是,第一步的發(fā)生必須建立在“對假象的憎惡超過了對無我的恐懼”之后,才有可能。所以,不需要人為造作去讓它發(fā)生,就像雅桐告訴我的:“如果早知道后面的風景,我從一開始就會完全放棄掌控,自然地存在! 杰德在最后,還是可惡地說了下面這些話,鼓勵大家忘掉真相、別想開悟,做個人類成人是最好的:“忘掉那些靈性的胡說八道吧,光是要回到我們的本來面目,克服阻撓這個自然過程的恐懼,我們就夠忙的了。人類成人不是什么崇高的靈性成就,在沒有被盛行的恐懼破壞的情況下,這是一個人正常的成長過程。它是肉體的死亡與精神的誕生! 關(guān)于人類成人,杰德的版本還是大多數(shù)人(包括現(xiàn)在的我)無法接受的:“你應該祈求自己成為人類成人,爭取成為人類成人,就算要辭掉工作、拋棄家庭、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倍斚挛宜茏龅淖罴堰x擇,就是放棄掌控,輕松地生活。 最后以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作為結(jié)尾:“我們愿意臣服并將自我削弱到什么程度,就能被這個照亮一切的智慧引領(lǐng)、教導與滋養(yǎng)到什么程度!苯艿孪嘈庞袀無所不知的高等智慧存在,我也相信。我覺得這是杰德靈性麻辣鍋中,最讓人能夠吞咽的部分。是啊,著急什么呢?開悟永遠在旅途的終點等著你,不是你找它,而是它找你。安啦! 推薦序 游樂場中的超級玩家 蘇荷美學教育創(chuàng)辦人林千鈴 只要踏上這條靈修道路,沒有人不是備嘗艱辛,一路進進退退,陷入仿佛沒有盡頭的追尋。向來只聽說遠方有一個香格里拉,雖沒見任何人到過,依舊義無反顧地跟上前人腳步,因為經(jīng)典都這么寫,大師都這么教,想要開悟的人也都這么做。 杰德在他的第四本書《開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里面說,開悟不僅不是一條靈性的道路,甚至無關(guān)信仰與宗教,更無關(guān)科學與哲學,有時,開悟正是阻礙本身。開悟其實很簡單,只要切換按鈕,把“宇宙主導”的想法,改成這個“意識主導”就行了。意識即一切,你就是意識,宇宙中沒有誰在掌控你的命運!伴_悟”無須做什么,哪里也不用去,多久都無須等——“開悟”就是你,就在此時此地。 這么簡單的事,為什么做不到?就像魚在海洋中努力尋找水,就像人在家卻出外找回家的路一樣,太簡單了,反而令人難以置信。 杰德在前三本書中用離經(jīng)叛道的論點,不只顛覆所有的靈性教誨,震撼我們充滿信念的腦子,更毫不留情地揭發(fā)我們這些靈性族群“去找,但不要找到”的矛盾。他洞悉多半人其實野心不大,靈修只為經(jīng)營寧靜平安、康健富足的一生,做個人類成人而已,并沒有那么認真地想要覺醒。 只有走投無路、瀕臨絕境的人,才會以必然一死的堅決,屠殺自己的龍——砍斷自我形象、自我價值、自我感覺這些信念的鎖鏈,棄絕一切。杰德才從開悟那里來,他說高處無所有,人生無意義。 了悟到自身的毫無意義,是獲得解脫的關(guān)鍵。 無我才是真我,沒有意義才是真正的意義。 這個無意義來自生命本身的矛盾,吊詭之處在于,阻撓真相的元兇,是這個想要了悟真相的我。而生命本就是為了追尋意義、創(chuàng)造意義,是為了建立“我”的定義而存續(xù),但驅(qū)動生命,使這無意義人生充滿意義的,就是信念交纏所衍生的種種情緒。情緒是喂養(yǎng)心靈覺受的重要食糧,但杰德又說:情緒是各種不同的意識狀態(tài),開悟卻是沒有狀態(tài)的意識。 了悟真相,就是穿透這個世界表象的虛幻無意義,明白真相只是——存在/意識。存在就是存在本身,無法描述,不可思議,只是空無。它沒有狀態(tài)、沒有內(nèi)容、沒有感知,連感知到“我在感知”以外的,都是信念,都是對純粹存在的侵擾和掩蓋。生命中所有的相信,都非真實,連“不信”也是信念,F(xiàn)在我們要做的,只是清理信念、排除干擾,回到意識的純粹,此外不需要任何人事物,只需要純粹的意愿。 杰德說,開悟不是為覺醒,而是為了享受夢境,直接點出“身在此世,卻不屬于這個世界”的真義。了悟真相沒有任何好處,什么都不會改變,只是意識變了。我們還會留在游樂場里,游戲繼續(xù)玩,好戲繼續(xù)演,美夢繼續(xù)做,但所有的質(zhì)量都不同了,因為看穿了夢境的虛假,不為是非成敗、恩怨情仇的光影迷眩,只是清醒覺察,因此才能在這場人生戲夢中,享受游戲之樂,成為游樂場里的超級玩家。 譯者序 在曠野上等待閃電 莫里斯 我經(jīng)過零零散散的兩個月,完成了《開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這本書的翻譯初稿。一開始是通過朋友介紹,才得知杰德出了第四本書,經(jīng)過中間很多因緣,最后有幸成為它的譯者。 在翻譯和修行這兩件事上,我只是新手——謙辭到此為止。幸好,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后者上我們都是新手,因此,我可以再以同修的身份多談幾句。 杰德的第四本著作不改當年“三部曲”的言辭犀利,充滿了時下流行的所謂“金句”。其中,“我想,既然你讀到了這本書,應該不會潦倒到撿垃圾的地步,但這不代表你的生命沒有被困在死胡同里”之類的句子,一般讀者乍見,應該都不免汗顏,一方面為杰德的直接,一方面為他的“狂妄”。 但我想,杰德暌違多年再次出書的目的,并非提供我們“另一個概念的玩物”。請看看他在本書開頭引述的笛卡爾的話: 如果你仿效當下流行的做法,懶得考慮我提出的論點的順序,以及論點之間的關(guān)系,只是針對個別句子吹毛求疵,那么你不會從這本書中獲得多少益處。那些斷章取義者也許能找到書里的某些小漏洞,然后開始挑剔,但他們很難提出有力且真正值得回復的反對意見。 因為在初譯前幾章時沒有讀完全書,我一開始并不理解杰德為什么要把這段“免責聲明”式的文字放在這本書前面。后來在翻譯過程中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正是杰德親自給我們提供的導讀。 那些斷章取義者也許能找到書里的某些小漏洞,然后開始挑剔——杰德早料到,本書會有許多邏輯上的“小漏洞”,因此提前給了讀者一顆定心丸。比如,他在書中提到,梵(意識)是沒有屬性的,但同時,他也反復提到,意識是無限的。在讀者的概念里,“無限”顯然是個屬性,而且是個相當顯著的屬性。這樣的自相矛盾在書中比比皆是,有時甚至出現(xiàn)在同一個段落中。 再往更深的層次看,杰德在書中的一些關(guān)鍵思想上,也有自相矛盾之處。他是質(zhì)疑邏輯,以及作為邏輯基礎(chǔ)的因果律的。在“山與兔子洞”這一章里,他提出了問題:“我們不了解兔子洞里的規(guī)則,因為根本沒有規(guī)則。邏輯本身符合邏輯嗎?”其中兔子洞代表這個世界,這個問題直指邏輯本身的不可信性。如果因果律成立,那么這個宇宙之因是什么?這是科學家和哲學家苦苦思索的“奧秘”。為什么存在某樣東西,而不是空無一物?杰德對于這個問題的回應簡單、直接:“在意識主導論中,這個問題不攻自破……沒有之前,也沒有之后;沒有開始,也沒有結(jié)束;沒有彼時,也沒有此時……”——否認了邏輯的存在,邏輯帶來的棘手問題也被化為無效的問題。 然而,杰德又在本書中大量運用了邏輯手段,來闡述他的“解釋一切的理論”。甚至在本書的第一章,他與卡爾的對話本質(zhì)上就是一個三段論式的證明。他還聲稱,意識主導論是無法被證偽的,這里的證偽也是邏輯上的概念。 這豈不是一方面用邏輯證明自己,一方面又否認邏輯? 一個顯然的悖論。 這個自稱開悟的人怎么了?他昏頭了嗎?或者,他是在和游樂場中的讀者開玩笑? 我無法代替杰德回答這個問題,只能給出我個人的理解。因此,下面的部分是我被本書引出的個人觀點,與那個叫杰德的角色無關(guān)。 首先,請考慮下面這個包含兩個前提的系統(tǒng): 1.所有黃色的東西都是好的。 2.所有水果都是壞的。 在這個系統(tǒng)中,偉大的科學家和哲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香蕉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是糾纏了他們數(shù)千年的問題,因為香蕉本身就很矛盾,但它又確實存在著,既是水果,又是黃色的。 讓我們管它叫“香蕉系統(tǒng)”。在香蕉系統(tǒng)之外的人可以輕易看出,這個系統(tǒng)是有矛盾的,因為它不能解釋香蕉的存在。香蕉在“香蕉系統(tǒng)”里是個謎團,并不是因為香蕉本身的存在有什么問題,而是這個系統(tǒng)的假設(shè)有漏洞。香蕉只是存在著—— Bananais. 看出我的比喻了嗎?如果把“香蕉系統(tǒng)”放大千百倍,改名叫“二元世界”或“意識系統(tǒng)”,它不就成了我們這個世界的模型? 請先別發(fā)笑。我的“香蕉系統(tǒng)”至少包含了兩項與二元對立的世界極其相似的特點: 1.香蕉系統(tǒng)中,包含二元對立的標尺。在此例中,是“好的”和“壞的”,以及隱含的“水果/非水果”“黃色/非黃色”。二元性是這個系統(tǒng)里事物的基本屬性,在現(xiàn)實世界中同樣如此,只不過標尺更多、更復雜。 2.香蕉系統(tǒng)中,包含一些被不加懷疑地接受的假設(shè)。我給出的兩項前提都是這樣的假設(shè),在現(xiàn)實世界中同樣如此,只不過前提變成了“宇宙存在”“神存在”這樣的真理性陳述。 在一個錯誤的系統(tǒng)中,一定存在漏洞。正如杰德在書中陳述的那樣:“既然意識本身就是現(xiàn)實的基礎(chǔ),又怎么能被恰如其分地描述為物質(zhì)世界的某樣東西?”正如香蕉系統(tǒng)的漏洞就是它無法解釋香蕉,意識系統(tǒng)的漏洞就是:它無法描述意識。并不是因為意識本身的存在有什么問題,而是這個系統(tǒng)的假設(shè)有漏洞。意識只是存在著—— Consciousnessis. 讓我們結(jié)束我提出的小例子,回到杰德。根據(jù)我在上文中提出的“邏輯”,他在書中的矛盾就可以理解了,甚至讓人懷疑他是刻意為之。正是因為這個二元世界在描述意識的時候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所以語言不可避免地繼承了這些矛盾。 我所理解的故事是這樣的:杰德透過他精心設(shè)置的“疏漏”,向我們指出二元世界的疏漏,就像指出一個系統(tǒng)的違和之處或一個機器壞掉的零件一樣。 意識主導論的全部內(nèi)容就是“意識即一切”。 我個人的看法是,“意識即一切”及邏輯,是二元對立的世界內(nèi)含的自毀程序,順著這兩者繼續(xù)推導,世界的虛假性會逐漸顯露出來,最后這兩個工具也會被毀滅。 意識即一切,那么……這里、這里、這里都說不通啊…… 天哪! 從一個裂縫開始,一個虛假系統(tǒng)崩潰的過程開始了。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開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整本書都在講道理,是極其智性的,結(jié)論卻又導向智性的空無。我想,指出智性的“裂縫”存在,也許是杰德多年后選擇重新執(zhí)筆,向我們呈現(xiàn)“意識主導論”的目的,也是他在書中留下許多矛盾的目的。 當然,這只是我的故事,誰又能為杰德代言呢?杰德能為杰德代言嗎? 為了避免我一家之言的氣息太重,請讓我提供另外一個人的故事。 我在外面翻譯這本書時,偶然碰到一個朋友,便和他說起我在做的事,并給他看了幾章我譯好的稿子。 他看完之后搖搖頭,問我,你相信這個人開悟了嗎? 言下之意,他不相信。 我不予作答,把問題拋給他:你覺得他開悟了嗎? 他表示否定。我問,你怎么知道他開沒開悟呢?為什么你覺得一個沒有開悟的人有能力評價一個人是不是開悟了呢? 朋友開始閃爍其詞,只是告訴我,“還是存在一些標準的”。 他最后并沒有接受我把剩下的書稿發(fā)給他的提議。 “存在一些標準”,真的嗎? 杰德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和我們開矛盾的玩笑,而是直接給出他的看法:“在夢境狀態(tài)中,沒有所謂‘開悟的人’,因為在一個虛假的背景中,你不可能是真實的! 所以說,杰德開悟了嗎? 根據(jù)他本人的說法,杰德沒有開悟。 在這里,我只好玩一個在英文里才最有意思的文字游戲:NoonecanachieveEnlightenment. 沒有人能開悟。 只有“沒有人”才能開悟。 換句話說,在我們這些“靈性追尋者”的概念里,所謂的開悟只是幻相。因此,“追求開悟”也是幻想。杰德在書中多次表達了這個看法,他說,開悟是“只有傻瓜才想要的獎賞”。 在曠野中,一群人在等待閃電。 在閃電到來之前,沒人知道閃電是什么樣子。那些有幸被擊中的人,有的再也沒有回來,回來的那些告訴大家,只有真正體驗過才能知道閃電是什么模樣。 與此同時,人們之間有千百種描述閃電的理論——《追尋閃電三百六十計》。 于是,人們在黑暗的曠野中游蕩,苦苦求索而不得。沒有閃電提供的照明,周圍是一片黑暗。 這時,一個被閃電擊中的人回來了。他告訴大家,別再找了,在曠野中還有別的事情可干。 他說這件事叫“成為人類成人”。他說,“人類成人,是一切的起點! 所以,我們也不妨先別等待閃電了,比起傻傻地等著、做沒有意義的尋找,還有別的更有價值的事可做。 而且,說不定有一天…… 一道雷霆從天而降—— 轟! 真相。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杰德,這回把宗教、哲學,還有一向被人信奉為神明的科學全部掃蕩一遍,提出了讓人不得不信服的一些觀點……讀了幾遍之后,我愈來愈喜歡它的言簡意賅,以及絕對直率、真實的表述。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宇宙主導論只是對意識主導論的錯誤理解。我們都身處意識主導論的世界,所以很自然地,一個生活在宇宙主導論中的人偶爾會在某種程度上利用更高層次的運作,這些運作在意識主導論中是很尋常的—更高層次的知曉和引導、超乎尋常的感知、顯化、超級好運、流動、可見的模式等等。這些更高層次的運作一直都在那里供你取用,你無須證明自己配得上這些運作,也不必知道如何召喚它們,只須停止阻礙它們出現(xiàn)就夠了。 我和朋友之間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些問題,我所做的、所說的任何話都只會適得其反。 于是我硬逼著自己配合對方或是當下的氣氛采取行動,卻被事后的失落感搞壞了身體。就算我鼓起勇氣提出相反意見,卻也只是讓氣氛越來越緊繃。 后來,博士來到日本,某天我和博士一起在他投宿的飯店里共進早餐。服務生到桌邊幫博士倒咖啡,博士向他道謝之后,突然對我說: “恐懼和愛只能選一個,現(xiàn)在你選了哪一個?” 那一瞬間我愣住了,心想:“只是吃個早餐,哪會有什么恐懼或愛?”事后想起這件事,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從早上起床后、與博士見面之前的這段期間,都只想到最近不愉快的情緒。腦子里充滿了攻擊、批評對方的語言,同時也品嘗著孤單的心情。 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天的開始,只是帶著疲倦感換上衣服,心里想著快遲到了,便急急忙忙地趕出門。因為事先約好了,所以我去和博士見面,時間到了就去吃早餐、喝咖啡。如果一定是二選一的話,從匆匆一早起床開始,我簡直就像是漂浮在“恐懼”之中的亡魂。 看到我如此沉默,博士對我說了一句話。 “不可以一直只顧著和記憶玩! 聽到這句話,我驚醒了過來,一邊深呼吸,一邊在心里念著那四句話。 “謝謝你! “對不起! “請原諒! “我愛你! 這時,咖啡的香氣突然在我口中蔓延開來。眼前突然清楚出現(xiàn)了從剛才就一直坐在我面前,總是帶著帽子的博士的和藹面孔。接著,我在心里把今天一整天的行程整理了一遍,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變得很明確。 這個體驗,或許就是在那一瞬間舍棄“記憶”而選擇“愛”所獲得的安心感吧。 我們經(jīng)常身處于問題之中,只想著如何解決問題,完全顧不了其他。但即使是這樣的狀況,我們?nèi)匀挥羞x擇的自由。 “記憶或愛,在每個當下的瞬間,你都只能選擇活在一個當中! 選擇哪一個都可以,可以選擇的只有一個人,就是你自己。 因為經(jīng)歷過這樣的早上,于是我再次問自己:“當下這一刻,我選擇的是哪一個呢?” 打電話給有心事的家人時,寄出工作上的電子郵件時,購物、寫稿、為植物澆水和用餐的時候,我都是怎么選擇的呢? 現(xiàn)在的我,似乎大多數(shù)時候會選擇記憶(恐懼):為了表現(xiàn)出聰明能干的樣子而寫電子郵件,為了掩飾自卑而選擇洋裝,為了不讓人覺得不孝而打電話。 以前的我為了修復自己與朋友之間的關(guān)系,總會在見面時改變想法、試著想要面對問題,但即使面上看起來很和諧,其實內(nèi)心深處還是累積了沒有處理完的感覺,最后只會為自己增加痛苦。 “因為有事情尚未清理干凈,所以會回想起這件事。因為尚未清理干凈,所以感情才會涌現(xiàn)出來! 034 我一直以為自己知道那些和朋友之間發(fā)生不愉快的原因,因而我向?qū)Ψ降狼、保持距離、試著改變應對方法,但雙方關(guān)系仍然沒有改變,依然無法冷靜思考。 “也可以每天針對深藏在你之中的‘原因與結(jié)果法則’進行清理。有時,那種認為自己這么做就會變成那樣的想法,會干擾每一件事物本來就具備的最完美的作用! 平常我們在無意識狀態(tài)中采取的行動時,常會在一開始就先設(shè)定好結(jié)果,并批評這些行動的動機。但是,如果你能察覺博士說過的“因為進行清理,所以發(fā)生了這樣的事”,就會想起應該進行清理了,接著內(nèi)心的傲慢就會消失,自然會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 “就好像電影播到一半才開始看! 035 博士經(jīng)常這么形容正在感覺問題的我。真正的原因是幾億年前萬物起源時就已經(jīng)發(fā)生的,我們不可能知道。我們是從電影播到一半時才加入,卻以為自己了解故事發(fā)生的內(nèi)容,并隨手開始試著解決問題,所以多半會采取讓自己受傷的做法。 我回想著博士的話,并試著對內(nèi)在小孩說話。 “原來你一直有這么恐怖、這么悲傷的體驗啊,謝謝你讓我看見! 之后,每當我因為和朋友之間的關(guān)系而產(chǎn)生焦慮、孤獨、生氣的體驗時,就會這樣很單純地進行清理。進行清理時,如果需要聯(lián)絡(luò),當然也會進行聯(lián)絡(luò)。這么說了之后,我不再需要忍耐,也不會有大爭執(zhí),而是自然地與朋友疏遠。失去一位朋友本來應該是很令人難過的事,但是我心里卻十分平靜。 等到下次有機會見面時,我不再對自己說謊、不勉強自己、不讓自己的心累積過去那種痛苦,終于可以微笑地和對方說話了。 記憶或愛,現(xiàn)在的你是用哪一種來閱讀報紙呢? 記憶或愛,現(xiàn)在的你是用哪一種來看電視呢? 記憶或愛,現(xiàn)在的你是用哪一種來用餐呢? 記憶或愛,現(xiàn)在的你是用哪一種來吃藥呢? 記憶或愛,現(xiàn)在的你是用哪一種來看著手機呢? 記憶或愛,現(xiàn)在的你是用哪一種來和旁人交談呢? 每當我問自己是在用“記憶還是愛”時,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每個行動中繼續(xù)累積記憶,而且仍然是在選擇記憶。這時只要我想起荷歐波諾波諾,在這個瞬間我就能選擇清理。之后就能慢慢地看到回歸自己充滿光的關(guān)系里。現(xiàn)在,就請你也問問自己,“記憶或愛,現(xiàn)在的你選擇哪一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