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yǎng)成某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會受此影響。俄羅斯教育專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道德資本,那么,在同樣的程度上,壞習慣就是道德上的無法償清的債務(wù)了!彼裕覀儾坏⒅嘏囵B(yǎng)好習慣,更要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別讓一些不好的習慣害了自己的一生。 《別讓壞習慣害了你》從多個角度切入,對那些阻礙我們前進的不良習慣做了較為全面的整理。書中既有生動形象的案例重現(xiàn),也有鞭辟入里的精妙剖析,還提供了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相信一定會讓你獲益良多,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未來。 作者簡介: 趙永軍,男,漢族。1974年生于天津?qū)氎妗,F(xiàn)居河北保定市。畢業(yè)于鄭州大學工商管理系,學士學位,后自修法律事務(wù)專業(yè),取得學士學位,F(xiàn)任某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董事長,總經(jīng)理。 目錄: 上篇警惕壞習慣的毒素 |第一章| 播下狂妄自負的種子,意味著自掘陷阱 狂妄自大,必遭挫傷 狂傲自負,只會讓自己毀了自己 謙虛是走向成功的助推器 用低調(diào)演繹精彩人生 |第二章| 人苦不知足,別燃起貪婪之火 貪婪,永遠填不滿的欲望之溝 知足,讓生命之舟變得輕盈 別在金錢的追逐中迷失自己 別成為貪婪的犧牲品上篇警惕壞習慣的毒素 |第一章|播下狂妄自負的種子,意味著自掘陷阱狂妄自大,必遭挫傷狂傲自負,只會讓自己毀了自己謙虛是走向成功的助推器用低調(diào)演繹精彩人生 |第二章|人苦不知足,別燃起貪婪之火貪婪,永遠填不滿的欲望之溝知足,讓生命之舟變得輕盈別在金錢的追逐中迷失自己別成為貪婪的犧牲品 |第三章|與其抱怨不如任勞,與其生氣不如爭氣抱怨太盛只會徒增煩惱怨天尤人只會讓我們的心情更糟無法改變現(xiàn)實,可以改變自己與其生氣抱怨,不如爭氣改變 |第四章|欲速則不達,急功近利難成事一步登天不過是浮云,人生的道路沒有捷徑可走要吃熱豆腐就不能太心急急功近利不可取,穩(wěn)扎穩(wěn)打方成功沒有耐心,就不會有大收獲|第五章|少打一些“小算盤”,風物長宜放眼量聰明反被聰明誤,投機取巧得不償失貪小便宜吃大虧,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在小事上計較相爭過度的算計,讓他人對你“刮目相看”|第六章|陋習累積負能量,行事拖延萬事空克服拖延,告別“超級名磨”的生活永遠不要把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拖拉磨蹭,只會因此而蹉跎了人生不起跑,永遠到達不了終點 |第七章|拒絕萬惡之源,摒棄懶惰才能把握今天天才出于勤奮懶懶散散無異于荒廢生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勤奮的人兒有前程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第八章|搖擺不定隨風倒,缺乏主見使你一事無成多一些主見,就多一些機會盲從跟風,是愚人行徑不必刻意索取別人的認可不要一味迎合他人而迷失了自我 |第九章|莫讓浮躁遮望眼,沉靜穩(wěn)健心方安越浮躁,生活越煎熬不要為小事而煩惱抓狂祛除焦慮,保持一顆平常心拭去心靈的塵埃,獲得人生的寧靜 |第十章|神經(jīng)過敏多猜疑,害人害己惹煩憂疑心太重,使人生遭遇意外坎坷猜疑是幸福生活的隱形殺手祛除猜疑,不要作繭自縛疑心太重,害己又殃人 下篇吸收好習慣的養(yǎng)分|第十一章|銳意進取,上進心是生命的動力奮力奔跑,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上進心永不滿足,才能勇攀高峰成功人生自嘗試始目標是照亮前方的指路燈超越自我,讓卓越成為一種習慣|第十二章|有一種美麗叫執(zhí)著,用堅韌造就輝煌半途而廢只會一無所成咬牙挺住,成功源于堅持鍥而不舍,沒有理由不成功懷揣夢想,用堅韌造就輝煌專注造就不平凡的人生|第十三章|分清輕重緩急,是做事成功的第一要義處理事務(wù)要分清輕重緩急分清輕重緩急,設(shè)計優(yōu)先順序認真思考每一步驟,精心策劃每個行動堅持一次只做一件事越忙越要懂得制訂計劃|第十四章|遇事不逃避,用責任演繹精彩人生借口推脫的習慣,會把你推到失敗的邊緣完美的執(zhí)行不需要借口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敢于承認錯誤,勇于承擔責任|第十五章|當斷則斷,果斷的決定讓生活更加高效慎重不可少,但行動更重要敢想敢做,主動出擊當機立斷,才能不留遺憾空談無濟于事,想做即刻就做|第十六章|以變通為帆,精彩的人生不設(shè)限做事不能循規(guī)蹈矩變通是天地間的大智慧退一步,路更寬轉(zhuǎn)換思路,不要掉入慣性思維的陷阱|第十七章|學會放下,擺脫無形的枷鎖放下煩惱,笑對生活寬容大度,原諒他人的無心之過成敗面前,淡看得失不要沉迷在過去的不幸里 |第十八章|細節(jié)決定成敗,細心造就非凡關(guān)注小事才能成就大事馬虎輕率是成功的“致命殺手”注重細節(jié),培養(yǎng)謹慎細心的工作習慣不可忽視細節(jié)小事 |第十九章|在自省中覺醒,在自律中升華有反思,才有進步遇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戰(zhàn)勝自己是最大的勝利成功需要自制力|第二十章|學習不容忽視:培養(yǎng)終生受益的求知習慣不斷學習,知識是制勝的珍寶學有所成要學“漁”積累知識就是積累成功找到興趣所在,為學習添動力前言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绷晳T的力量無比巨大,它經(jīng)年累月對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進而會長時間的影響其自身的性格,甚至是一生的命運。 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過:“總以某種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養(yǎng)成習慣。”一個人在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就是對一個人種種習慣的反映。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和習以為常的老習慣,有時是決定一個人命運的關(guān)鍵:它可能是助你成功的助推器,也可能是阻礙你前進的絆腳石。簡而言之:習慣不是成就你,就是毀滅你。 亞歷山大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據(jù)說在2200年前,它遭遇了一場大火,整個圖書館被燒得片瓦無存,只有一本書得以在火海中幸存。然而這本書并不是什么珍貴典籍,所以被一個識得一點字的窮人僅用幾個銅板就買下了。 這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書,里面的內(nèi)容也不是很有趣,可它的兩頁紙中間,卻夾著一件讓所有人都會感興趣的東西:一張狹長的牛皮紙,上面寫著“點金石”的秘密! 據(jù)牛皮紙上所寫,點金石形似一塊普通的小卵石,但卻能把任何金屬變成純金。而這塊點金石與成千上萬塊外形相似的普通卵石混雜在一起。辨識它們的秘密是:點金石摸上去是暖的,而普通的卵石摸上去是涼的。 于是,這個人賣掉了他的全部家當,買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在海邊搭了一個帳篷,開始在眾多的卵石中尋找點金石。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慣的力量無比巨大,它經(jīng)年累月對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進而會長時間的影響其自身的性格,甚至是一生的命運。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過:“總以某種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養(yǎng)成習慣!币粋人在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就是對一個人種種習慣的反映?此撇黄鹧鄣男×晳T和習以為常的老習慣,有時是決定一個人命運的關(guān)鍵:它可能是助你成功的助推器,也可能是阻礙你前進的絆腳石。簡而言之:習慣不是成就你,就是毀滅你。亞歷山大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據(jù)說在2200年前,它遭遇了一場大火,整個圖書館被燒得片瓦無存,只有一本書得以在火海中幸存。然而這本書并不是什么珍貴典籍,所以被一個識得一點字的窮人僅用幾個銅板就買下了。這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書,里面的內(nèi)容也不是很有趣,可它的兩頁紙中間,卻夾著一件讓所有人都會感興趣的東西:一張狹長的牛皮紙,上面寫著“點金石”的秘密!據(jù)牛皮紙上所寫,點金石形似一塊普通的小卵石,但卻能把任何金屬變成純金。而這塊點金石與成千上萬塊外形相似的普通卵石混雜在一起。辨識它們的秘密是:點金石摸上去是暖的,而普通的卵石摸上去是涼的。于是,這個人賣掉了他的全部家當,買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在海邊搭了一個帳篷,開始在眾多的卵石中尋找點金石。他想,這里這么多卵石,如果撿起一塊,發(fā)覺它是涼的而把它丟棄到原來的地方的話,它可能還會數(shù)百次地被撿起來。于是,為了避免重復(fù),當他覺得手中的卵石是涼的而不是暖的,就把它拋入大海。他這樣做了一整天,并沒有發(fā)現(xiàn)點金石。不過,他沒有氣餒,仍然堅持日復(fù)一日地重復(fù)這個動作:撿起一塊卵石,涼的,扔進大海;又撿起一塊卵石,涼的,又扔進大海。時間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地過去了。終于,有一天黃昏,他又撿起一塊卵石,是暖的。但在他意識到這點之前,他已經(jīng)把這塊點金石拋進了大海里。長久以來,他形成了一個慣性散漫的習慣,撿起一塊卵石就往海里扔。因此,當他真正找到這塊點金石時,也習慣性地把它扔掉了,以至于后悔莫及。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是一種重復(fù)性的、通常為無意識的日常行為規(guī)律,因某種行為的不斷重復(fù)而獲得的習性,成為思維和性格的某種傾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我們是否在意,習慣總是無處不在的。它常常潛移默化地對我們的行為起著決定性作用,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習慣的影子。甚至可以說,幾乎在每一天,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幾乎都是習慣使然。而這些各種各樣的習慣,就像我們?nèi)松缆飞系能囕営。瑫r時刻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決定著我們生活的方向。一旦你選定了它們,它們便會對你施加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善于選擇那些能夠促使自我健康發(fā)展的習慣。正如,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往往取決于習慣的好壞。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有著多么高的天賦和多么超常的才能,而是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習慣,并善于利用良好的習慣來主宰自己的人生,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走向成功之路。而有的人之所以終生碌碌無為,與成功無緣,就是因為他們養(yǎng)成了不利于自身發(fā)展的壞習慣?傊,成也習慣,敗也習慣。好習慣能成就一個人,壞習慣則會毀掉一個人。好習慣是成功的基石,壞習慣則是一生的累贅。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從阻礙人們自身發(fā)展的壞習慣入手,闡述了多個對個人成功最具影響的壞習慣,配以古今中外的典型案例加以佐證,并進行義理解析,幫助讀者正視自身存在的壞習慣并加以改正;下篇列舉成功者特有的好習慣,引導讀者在輕松地閱讀中,慢慢地改變自己的壞習慣,有意識地培養(yǎng)好習慣,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愿本書能成為你成功路上的良好指南,助你改變自己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達到重塑性格、取得成功的目的,實現(xiàn)自己輝煌的人生。精要指南●習慣是一把雙刃劍,有好壞之分,正如拿破侖希爾所說:“習慣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摧毀一個人!焙玫牧晳T可以幫助你達到成功,提高你的人生價值,而壞的習慣卻可能會阻礙你成功,束縛你的手腳,甚至會摧毀你的一生。所以,我們要盡量養(yǎng)成好習慣,摒棄壞習慣,這樣才會對自己的一生大有裨益。●壞習慣會成為人生的一個隱形殺手,猶如污濁的空氣、致命的毒藥一般,慢慢侵蝕著你的軀體、你的靈魂。不論你是身居高位還是地位卑微;不論你是腰纏萬貫還是身無分文;不論你是年歲已長還是乳臭未干;不論你是謙謙紳士還是窈窕淑女;不論你從事哪種職業(yè),也不論你信奉何種宗教,只要你呼吸大自然的空氣,食用來自土地的五谷雜糧,你就有可能受到壞習慣的困擾!癖г故且环N壞習慣。愛抱怨的人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中都會怨天尤人,就如樂觀的人不論晴天還是雨天心情都不受影響一樣。喜歡抱怨的人,很可能會成為對事事都不滿的人,而這樣的人正是那些有幸福感的人想要避免共事的對象。想要成為受歡迎的人,必須養(yǎng)成不抱怨的習慣!瘳F(xiàn)實生活中,很多成功人士在總結(jié)自己的成敗得失的時候,都曾指出:自負是他們成功的最大障礙。這是因為,自負讓人自以為是,聽不進他人的任何建議和意見,以致于作出錯誤的決定,極大地影響成功的進程。在瞬息萬變的現(xiàn)實社會里,要想做到事事順利,掌握先機,就一定要克服自負的弱點。只有做到了這點,才能真正地揚長避短,減少犯錯誤的可能性,人生才能無往而不利,成功才會變得可能!衩鎸δ繕,不要猶豫和等待,而應(yīng)該養(yǎng)成立即行動的習慣。因為沒有任何困難會因為你躲避它而自動消失,也沒有任何煩惱會因為你不去想而煙消云散。在問題和困難面前,你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立即行動起來,去面對,去挑戰(zhàn)。●無論什么時候,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保持冷靜,從容鎮(zhèn)定,不要急急忙忙,心慌意亂。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急切慌亂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拖延時間,結(jié)果只能是于事無補!裆钪,總有許多陷阱等著習慣貪小便宜的人,這也就是有些人總是吃虧上當?shù)脑。貪小便宜的習慣使人像中了魔似的不能脫身,當那些所謂的“實惠”或“好運”到來時,他們就會忘了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毫不猶豫地跳進陷阱里,以致受騙上當。貪小便宜的人很少有不吃虧的!癫灰谝鈩e人對你的看法。要知道,一千個人有一千個人的心理背景和價值觀,你永遠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接受自己。你應(yīng)該學會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意義,然后勇往直前,堅持到底。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這時一定要擁有一顆沉著冷靜的心,才能讓自己不迷失人生的目標,才能成功地演繹幸福,才能擁有無憾的人生?梢哉f,沉靜是人生的一種精髓,得到它,我們的人生就能少些挫折,多些收獲!癯晒εc失敗,說起來好像很遙遠,但事實上,往往就只差那么一點點。一位大師曾經(jīng)說過:“如果你能夠盡到自己的本分,盡力完成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情,那么總有一天,你能夠隨心所欲地從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狈粗,如果你凡事得過且過,從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那你永遠也無法達到成功的巔峰。播下狂妄自負的種子,意味著自掘陷阱俗話說:“傲慢石頭凸之上,不留智者功德水!比松畲蟮氖∈强裢园痢_@樣的人目空一切、自命不凡,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就像凸起的石頭,放多少水也沒有用。須知,這種壞習慣,不僅會使人丟失很多東西,還會吞下許多“狂妄”的惡果。 狂妄自大,必遭挫傷開篇敘話俗話說:“鼓空聲高,人狂話大!痹谏钪薪(jīng)常看到有些人仗著自己的才能、學識、金錢等目空一切,他們口頭上無所不能,評人論事誰也看不起,總是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只有自己最行;在他們眼里,自己好比一朵花,別人都是豆腐渣。這類人之所以會如此地狂妄自大,其實就是為了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得到來自于周遭環(huán)境及人群的肯定甚至是服從。有了本事就自視過高,并進而發(fā)狂,表面看來,似乎狂得有點“道理”,其實,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淺薄氣在作怪?裢且环N輕薄、一種浮淺、一種無知!翱瘛钡谋疽庵腹钒l(fā)瘋,如狂犬。處世如果與“狂”相結(jié)合,便會失去人的常態(tài)。君不見,人們稱狂妄輕薄的少年為“狂童”;稱狂妄無知的人為“狂夫”;稱舉止輕狂的人為“狂徒”;稱自高自大的人為“狂人”;稱放蕩無羈的人為“狂客”;稱狂妄放肆的話為“狂語”;稱不拘小節(jié)的人為“狂生”……一個“狂”字,不僅會刺傷到別人,更會刺傷自己。情景再現(xiàn)故事一:最近一段時間,觀看了一些電視欄目中求職、求婚的節(jié)目。說實話,其中確實有些優(yōu)秀的精英人才,但不乏夸夸其談、自我吹噓、陶醉于嘩眾取寵的宣揚之人。有一個剛剛畢業(yè)離校的大學本科學生到京城求職,在面試中自我介紹是“營銷天才”。當有人要他舉出一具體事例予以證明時,他竟然答非所問,有意回避……一個沒有實例的營銷員,怎么能一下子成為一個營銷天才?僅靠幾句“營銷理論”,僅靠幾句“說南道北”,就能成為營銷天才嗎?顯然不行,結(jié)果終以“失敗”下場。另有一名二十來歲的姑娘在某電視相親節(jié)目中,將男人分為A、B、C三級“貨物”,并表明自己要主動追求一個A貨,惹得滿堂哄笑。當主持人問她:“你認為自己是哪一級貨?”她竟然面不改色地說:“是A級+貨”。結(jié)果引得現(xiàn)場一陣哄笑。其實,貌不出眾、才不過人的她,也不過就是一個狂妄的自我欣賞者罷了。 故事二:李東自小就非常聰明,被周圍的人稱為“神童”。大學畢業(yè)后他來到一家國有企業(yè)做技術(shù)員。憑著自己的才智和勤奮,他很快成為企業(yè)工程估價部主任,專門估算各項工程所需的價款。他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可他自身存在的問題也非常突出:過于自負,甚至有些狂妄。有一次,他的一項結(jié)算被一個核算員發(fā)現(xiàn)估算錯了3萬元,幸虧發(fā)現(xiàn)的及時,要不然公司白白損失一筆資金。事后,經(jīng)理把他找來,指出他算錯的地方,請他拿回去更正,并希望他態(tài)度謙虛一點,工作再細心一些。沒想到盲目自大的李東既不肯認錯,也不愿接受批評,反而大發(fā)牢騷,說那個核算員沒有權(quán)力復(fù)核自己的估算,更沒有權(quán)力越級報告。經(jīng)理問他:“那么你的錯誤是確實存在的,是不是?”李東說:“是的?墒恰苯(jīng)理見他又要狡辯,本想發(fā)作一番,但因念他平時工作成績不錯,就原諒了他,只是叫他以后要注意。不久,李東又有一個估算項目被經(jīng)理查出了錯誤。經(jīng)理把他找來,準備和他好好談?wù)勥@件事,可剛一開口,李東就想當然地認為是經(jīng)理故意和他過不去,態(tài)度傲慢地說:“不用多說了。我知道你還把上次那件事記在心上,這次特地請了專家查我的錯誤,借機報復(fù)。但這次我依然認為肯定沒錯!苯(jīng)理沒想到李東不但不認錯,居然還懷疑自己,便對李東說:“現(xiàn)在我只好請你另謀高就了,我們不能讓一個狂妄自大、不肯接受別人批評和建議的人來損害我們企業(yè)的利益。”義理解析故事一中這些人的狂妄表現(xiàn)既讓人感到好笑,也讓人為他們的淺薄感到悲哀。現(xiàn)實生活中,無知者狂妄,必然令人鄙夷,即使是有一些本事的人,狂妄起來也毫無益處。就像故事二中的李東,盲目自大,看不到自身的問題,聽不進別人的建議,結(jié)局只會是自毀前途,走向失敗,這是被無數(shù)事實證明了的客觀規(guī)律?v觀歷史,只有虛心謹慎、求真務(wù)實的人,才能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弊约河袥]有本事,本事有多大,別人都看的見,心里都有數(shù),不用自吹,更不能狂妄。沒有多少人愿意信賴一個言過其實的人,更沒有一個人愿意接近一個出言不遜的人。無論是莊子還是老子,都勸人要以謙遜為上,不可以自作聰明的顯示、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實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真正達到自己的目的。 出謀劃策如果你在為人處事中也有狂妄自大的習慣,就需要早早地審視自己,試著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試著改變一下自己。1.即使再有本事,也要謙和對于職場新人來說,自己的學歷再高、成績再好、證書再多、學習能力再強,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新的公司,因為是新人,所以相比那些在公司中戰(zhàn)斗多年的老員工來說,你是遠遠不如他們的,因此,基本的謙和是十分必要的。即便“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也要保持謙和,謙和是一種禮數(shù),是對他人的尊重,缺了這份禮數(shù),反而讓你失了身份,丟了應(yīng)有的氣質(zhì)。2.多看看他人的優(yōu)點不要總是從別人身上挑毛病,比如他不講衛(wèi)生,他的文筆沒我好,他小家子氣,他長得難看,他穿衣太土等等,甚至還因為“不喜歡、看不慣”而去討厭一個人,如此用俯視的眼光看身邊的人,自然會越發(fā)地自大起來,不愿合群。相反的,多看看他人有什么優(yōu)點,有什么地方是值得你學習甚至是崇拜的,對對方心理感受良好了,便更樂意放下姿態(tài)與對方交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