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yán)經(jīng)》的《十地品》里,佛陀開示了菩薩依次修行的十種境界。而在這本書里,作者嘗試用通俗易懂的說法,把這十種境界描述為十種心態(tài),十種念頭,并將其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看看十個念頭的每一個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轉(zhuǎn)變。討論的是普通人如何透過念頭的轉(zhuǎn)化,化困厄為幸福,獲得平靜安寧的生活;針對的是普通人如何處理日常的煩惱,而非成佛。 作者簡介: 費勇浙江人,游于文字、影像、山水、城市、鄉(xiāng)村、媒體、高校之間;讀讀、走走、看看、寫寫。主要作品有《空了——金剛經(jīng)心讀》《有門——法華經(jīng)心讀》《沒事——壇經(jīng)心讀》《隨心——阿彌陀經(jīng)心讀》等佛經(jīng)心讀系列。 目錄: 序一 有心江上住,不怕浪淘沙 序二 次第圓滿心 第一章 歡天喜地 第二章 心平氣和 第三章 悲天憫人 第四章 從從容容 第五章 合而為一 第六章 前因后果 第七章 落到實處 第八章 八風(fēng)吹不動 第九章 一心無掛礙 第十章 此時此刻第一章歡天喜地?歡喜的境地有一種死亡叫“巫毒死亡”。原始部落里,巫師拿著一根骨頭指向一個人,說施了什么法術(shù),然后,那個人真的死掉了。當(dāng)然,不是巫師的骨頭真有什么靈異,而是那個人自己嚇?biāo)懒俗约骸,F(xiàn)代大都市里,滿街是疲憊或焦慮的臉孔,暗里涌動的依然是原始時代的恐懼,人們莫名其妙地心生恐懼:不敢休息,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不敢拒絕別人,不敢……日常生活里,那些“不敢”、“害怕”、“擔(dān)心”的念頭,乃至“恐懼”的念頭,阻礙了生命的展開和喜樂。并非有什么外在的東西能夠壓垮你,而是你內(nèi)心的“恐懼”壓垮了你。很多時候,你自己嚇?biāo)懒俗约。我們害怕一些確定的東西,也害怕一些不確定的東西,莫名其妙地害怕。比如,害怕考試考不好,害怕股市下跌,等等,都是很具體的擔(dān)心;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害怕未來的生活,害怕孤獨,等等,并不是很具體的東西,不過總覺得有一個什么東西讓自己牽掛、害怕。佛陀說,世間的眾生有五種怖畏: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不活畏,意思是總是害怕生活沒有保障;惡名畏,意思是總是害怕別人說自己不好;死畏,意思是害怕死亡;惡道畏,意思是害怕死后墮入地獄,或變成畜生或變成惡鬼;大眾威德畏,意思是在大眾面前沒有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概括起來,就是又怕活,又怕死。但是,活,活在天地之間;死,也是死在天地之間。有一個詞,叫作歡天喜地。在天之前有歡,在地之前有喜,在天地之間就要歡喜。生,有歡喜,死,有歡喜,都在歡喜的境地。所以,佛陀說,一旦解脫了世間名利的束縛,你就成為菩薩。而菩薩首先就進(jìn)入歡喜的境地,進(jìn)入歡喜地,就沒有了五種怖畏。所以,歡喜的念頭,并非賺到一筆錢的那種快樂,也并非男歡女愛的那種快樂,而是不害怕,不焦慮,不恐懼,不擔(dān)心。《華嚴(yán)經(jīng)》云:我轉(zhuǎn)離世間一切境界故,生歡喜。何謂轉(zhuǎn)離?轉(zhuǎn)動你的心而出離。猶如蓮花出自污泥而不染,又如鳥兒飛過天空不留痕跡,又如戴著鐐銬跳舞。所謂歡喜心,就是無論外界怎么樣,我都不會怎么樣;無論外界有多少束縛,我仍然自由飛翔。用兩句話最能說明: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另有兩句話也有同樣的韻味: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復(fù),世態(tài)炎涼,優(yōu)游閑歲月,瀟灑度時光。一句話,所謂歡喜地,就是這樣一種境界:這個世界再也不能把你怎么樣。就算這個世界給你戴了一副無法脫掉的鐐銬,你照樣可以按你內(nèi)心的旋律跳自己的舞;在跳動里,把鐐銬這個負(fù)擔(dān)轉(zhuǎn)化成自己的一個手段或工具。這就是歡喜的境界,這就是歡喜心成就的境界。那么,怎樣成就歡喜心呢?怎樣讓自己的心時時刻刻生出歡喜的念頭??念頭里有佛,心生歡喜因為菩薩總是念想著佛,所以,總是歡喜。念頭里有佛,就會歡喜,就會有歡喜的心。為什么念頭里有佛,就可以心生歡喜?我的領(lǐng)會是,佛這個名稱意味著最終的目的地。當(dāng)你念頭里有佛,意味著你明白你自己最終要去到哪里,意味著你明白這個世界最終要去到哪里。說說我自己的經(jīng)驗吧。我非常喜歡一個畫面:釋迦牟尼佛在河邊的菩提樹下成佛的那一幕。我一直把那一幕看作人類思想史上最動人的畫面。釋迦牟尼,這個從王宮里走出來的王子,一直追尋著解脫的道路,他走了很多地方,嘗試了很多方法,筋疲力盡,好像失去了方向。然后,他走到了河邊,坐了下來,就在菩提樹下。然后,奇跡發(fā)生了,他進(jìn)入了深度禪定,在禪定里,他領(lǐng)悟到了存在的究竟。據(jù)經(jīng)書上說,釋迦牟尼在領(lǐng)悟的那一剎那,東南西北都是耀眼的光芒,天空里飄滿了鮮花,所有的樹都開了花,所有的樹都結(jié)了果,地上開滿了蓮花。釋迦牟尼安靜地坐在樹下,凝固了一般;而河水流淌,花朵盛開。每當(dāng)焦躁時,我就想起這個畫面。這對于我的確是一個有效的方法:用釋迦牟尼成佛的那一刻,去清除心里那些蕪雜的念頭。為什么呢?在我焦慮的時候,想到釋迦牟尼成佛的那一刻,是人類所能達(dá)到的終極的境界,我的心思集中在這個境界上,一切都變得如此確定,如此清晰,此刻,我的心思終于擺脫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安。無論此刻怎么樣,總有一個最終的目標(biāo),最終的結(jié)果,等待在那里。在茫然、失去方向的時候,關(guān)于佛的念頭帶給我們確切的方向,提醒我們無論怎么樣,都有一個本源在那里敞開著,我們最終能夠回到那里。所以,不用怕。在我擔(dān)心的時候,想到佛,想到釋迦牟尼佛,還有其他所有的佛,都走了一條全然放棄的道路,我會因此擺脫對于生計的擔(dān)憂。所有的佛,曾經(jīng)都是王子,擁有無數(shù)的財富權(quán)力,但為了找到解脫的道路,他們?nèi)坏胤艞壛。釋迦牟尼的旅程,其實是所有佛的旅程:從?yīng)有盡有到一無所有,是一個不斷舍棄的過程。而我們普通人的道路是積聚的過程,從無到有的過程。因此,我們常常害怕失去,害怕失去了職位,失去了名聲,就沒有辦法生活。因此,非常卑怯地活著,不敢請假去自己喜歡的地方,不敢對于厭惡的上司說不,不敢對于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說不,不敢……但是,當(dāng)我們想到佛,想到他們舍棄了一切之后覺悟成道,想到他們舍棄了一切之后隨緣而活得自在,讓我明白活著不過是一件非常自然非常簡單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去疊加很多東西,不一定非要達(dá)到什么標(biāo)準(zhǔn)。在一無所有的狀態(tài)下,佛陀不僅活出了最光輝的人性,也活出了最深邃的神性。生活,或者說,維持生理的健康,真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無須花費我們很多時間,也無須很多金錢。因著這樣的念頭,我們不再把生活當(dāng)成一個負(fù)擔(dān),背在身上。因著這樣的念頭,我們明白活在這個世界上,不一定非要去做什么成功人士,不一定非要去發(fā)財,非要去出名。有很多種活法。如果我們按照自己內(nèi)心的期待和直覺去生活,真正地做一個人,做回自己,那么,我們還害怕失去什么呢??念頭里有真相,心生歡喜見到如來,并非見到什么神靈,而是見到真相,就會歡喜。因此,念頭里有真相就會歡喜。為什么念頭里有真相就會歡喜?我的領(lǐng)會是,念頭里有真相,意味著我們敢于面對事物本來的樣子,敢于面對各種無法改變的狀況,意味著對于各種無法避免的結(jié)局的認(rèn)知。當(dāng)我恐懼時,如果我去念想事情的真相,意味著我已經(jīng)明白事情的最終結(jié)果,因而,不再恐懼。很多時候,我們自欺欺人地生活著,猶如生活在泡沫里,無論氣泡多么美麗,總有破滅的那一刻。因為生活在泡沫里,我們內(nèi)心非常不安,時時恐懼。真正的樂觀,根植于悲觀;真正的歡喜,來源于絕望。只有對于各種可能性,最壞的或最好的,有一個客觀的展望之后,你才可能有一種歡喜的心態(tài)。許多人的覺悟,始于對死亡的覺知,意識到一種幻覺:以為我們自己不會死亡,死亡是別人的事。恰恰是這種幻覺,讓我們生活在繁華的假象里,不敢面對疾病,不敢面對死亡。然后,某一天,由于身邊熟悉的人突然去世,有些人會突然明白,有一天他自己也會如此離開。然后,他會面對這個無法改變的事情,去思考死后人到底去了哪里,會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因為既然人會死,那么,在死之前如何活,就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很多人覺知到死亡之后,有了勇氣去做自己內(nèi)心想做的事,再也不害怕別人怎么看自己,再也不恐懼會有什么后果。會有什么后果呢?最終我們都將死亡。生如曇花,你應(yīng)當(dāng)歡喜盛開。去喜歡你的人那里,去你喜歡的人那里,做你喜歡的事情,走你喜歡的路。如果那個人不喜歡你,遠(yuǎn)遠(yuǎn)地離開他/她;如果你不喜歡那個人,遠(yuǎn)遠(yuǎn)地離開他/她。我們終將死亡,所以,此刻多么美好。生命的成長有絢麗的華美,也有暗淡的陰郁,有盛開的奔放,也有凋謝的蒼涼。我們只愿意華美,卻不愿意陰郁,我們只愿意奔放,卻不愿意蒼涼。我們總是在追求幸福,追求成功,卻不明白一個簡單的真相:幸福與不幸相依隨,成功與失敗相依隨。在世間,你不可能只獲得幸福,而沒有不幸;不可能只有成功,而沒有失敗。所以,你可以追求幸福,追求成功,但是,不要活在幸福和成功的假象之中,你必須接受不幸和失敗,你的生活才是完整的。我們總是在追求天長地久的愛,追求完美的婚姻,卻不知道,愛是會變化的,會消失的,婚姻是有限的,是一種權(quán)宜的制度。因為我們不愿意面對這個簡單的真相,所以,當(dāng)愛消失了,我們還在苦苦留戀,當(dāng)婚姻變得瑣碎了,我們還在癡癡夢想。帶著激情,帶著夢想,我們?nèi),去進(jìn)入婚姻,這沒有問題。但是,當(dāng)愛漸漸平淡的時候,我們需要看到另外一面,需要認(rèn)識到愛的真相,婚姻的真相。然后,面對這個真相。羅素曾經(jīng)剖析婚姻這種制度,一再提醒我們,一夫一妻制并非理所當(dāng)然的,更不是完美的,一則一夫一妻制在人類歷史上實行的時間非常短暫,二則即使實行一夫一妻制以來,也從沒有完全做到過真正的一夫一妻。他歸納了三種一夫一妻婚姻的模式:第一種是美國式的,婚姻必須和愛高度一致,因此,離婚率特別高,而男子較少婚外戀和嫖娼;第二種是法國式的,婚姻和愛分開,有普遍的婚外戀,而男子很少嫖娼;第三種是日本中國式的,婚姻與愛可以分開,社會排斥離婚和婚外戀,而男子愛嫖娼和蓄妾。非常簡單,如果你認(rèn)為愛必須和婚姻一致,那么,你就必須接受離婚。如果你認(rèn)為愛不一定和婚姻一致,那么,你就得接受其他一些東西。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真相,但很多人從未真正面對。因此,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那么多癡男怨女,糾纏在已經(jīng)消失的愛里,糾纏在權(quán)宜的婚姻里。有些人一看到一老頭與一老太在一起就感動啊感嘆:相愛容易,難的是白頭到老。是這樣嗎?絕大部分的男女都廝混到了白頭到老,無論多千瘡百孔,都假裝幸福地混到了白頭到老。我們周圍到處都是白頭到老,白頭到老很容易,難的是相愛,難的是不假裝。是的,難的是不假裝,難的是能夠面對真相。比如炒股票,很多人只愿意看到漲,卻不愿意看到跌。如果你能夠在漲的時候意識到會跌,在跌的時候意識到會漲,那么,也算是領(lǐng)會了世間的真相,就不會活在漲的虛幻愿望里,總是恐懼著跌。真正的問題在于,你只想著漲,卻不知道會跌;你只想著成功,卻不知道也會失;你只想著健康,卻不知道也會生病;你只想著愛,卻不知道也會恨;你只想著幸福,卻不知道也會不幸;你只想著前進(jìn),卻不知道也會后退……因為不知道,因為不愿意面對,所以,就會恐懼,恐懼生病,恐懼失戀,恐懼死亡……所以,我們恐懼,常常是因為我們不愿意面對真相。如果我們的念頭里有真相,那么,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相愛還是分手,我們都會平靜地對待,平靜地接受無常這個真相。只有對于真相的覺知,只有對于世界的整體性覺知,我們才可能真正地活在歡喜心里。如果我們的念頭里有真相,那么,我們就會不再恐懼,我們就有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也有決心去接受無法改變的!妒亟(jīng)》里佛陀用了一個比喻,說是做大生意的人,派人運貨往城里去,去之前會弄清楚沿途的各種狀況,哪里是安全的,哪里是危險的,要用什么工具,等等,然后上路。佛陀說住在歡喜地的菩薩也是如此,深知最終要去什么地方,深知經(jīng)過什么路段,有什么危險,深知可為與不可為,深知什么時候用什么交通工具。所以,菩薩每天行走,沒有畏懼,只有歡喜。如果人生像一場旅程,那么,我們確實應(yīng)該明白到底要去什么地方,會遇到什么樣的狀況,然后,一路走去,滿心歡喜。如果我們的念頭能夠時時直達(dá)真相,那么,時時刻刻,我們在歡喜里,再也沒有恐懼,再也沒有擔(dān)心,因為我們已經(jīng)看到一切的真相,因為我們在一念之間就已經(jīng)看到了未來、現(xiàn)在、過去三世的真相。因為我們已經(jīng)看到,所以,我們沒有什么害怕的。因為我們已經(jīng)看到,所以,我們只是在歡喜走路。?不起分別心但是,為什么我們經(jīng)常看不到呢?為什么我們經(jīng)常在真相面前迷失呢?為什么我們常常在真相面前仍然顧慮重重呢?佛陀說,那是因為分別心。什么是分別心?面對事物,我們總是去歸類去判斷好與壞、美與丑,等等。事物本來只是事物,但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接受了社會賦予我們的很多觀念、意識,這些觀念、意識會引導(dǎo)我們?nèi)プ鞒鰞r值判斷。一個女人只是一個女人,但是,當(dāng)她從我們身邊走過,我們往往會有一個念頭: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女人。依據(jù)什么產(chǎn)生如此的念頭呢?根據(jù)她的衣服品牌、她的容貌等,我們很快就能判斷,她是富的還是窮的,是美的還是丑的。如果她是富的,我們可能會嫉妒她,如果她是美的,我們可能會產(chǎn)生情欲;反之,我們可能會輕視她。每天我們都活在這樣細(xì)小而無處不在的分別的世界里,我們期待著在這個分別的世界里擁有幸福。但是,恰恰是這個分別心,阻礙了我們對于幸福的感受。為什么呢?因為一旦有分別心就會有比較,有比較就會有攀比,有攀比就會有焦慮。所以,當(dāng)我焦慮的時候,我會讓自己安靜下來,平等地看待我正在經(jīng)歷的事情。當(dāng)我平等地看待一切,看待我自己,我就會感受到泰戈爾說的:無論我是什么,我都是有福的,這個可愛的塵土的大地是有福的。當(dāng)我平等地看待一切,不起分別心地看待一切,當(dāng)我能夠像經(jīng)書上說的:平等看待法界緣起的、事事無礙的六相——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我就可以領(lǐng)略到蘇東坡的生活境界:“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币驗闆]有分別心,所以就沒有尊卑貧富的區(qū)別;因為沒有尊貴貧富的區(qū)別,所以就不害怕自己會貧窮、不害怕自己社會地位低下。因為沒有分別心,所以對于外在的人事就沒有什么要求,要求的只是自己;所以眼里沒有一個不是好人,也就是惠能說的:不見一切人過患,只見自己的不是。不見一切人過患,非常重要,意思是對于外界的判斷完全沒有自己的私心。根本上而言,所謂不起分別心,指的是擺脫了一己私見的判斷。如果簡單地說對于任何事情不起分別,很容易被人以為沒有是非心。而實際上,佛教并非沒有是非心。佛教講究不爭,但不爭的是個人的私欲。如果我們期待一個更好的自我,那么,我們應(yīng)當(dāng)作一個與世無爭的人;如果我們期待活在更好的國家,那么,我們應(yīng)當(dāng)作一個事事計較的人。不爭,是不去爭一己的私利;計較,是和一切的不義較勁。佛教的不起分別心,有兩個重要的基點:一是不帶自己的私心或社會成見去判斷人、事、物,二是對于一切的人、事、物心懷慈悲。所以,一個具有佛教精神的人見到一個乞丐,會立即盡自己的能力去施舍,絕不會擔(dān)心自己是否受騙了;一個具有佛教精神的人遇到社會不義,一定會奮力抗?fàn),但絕不會使用暴力,即使對于惡者也心懷憐憫。印度的圣雄甘地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果我們的念頭里有平等,有不起分別的心,那么,哪怕我們在為著良善的事業(yè)而抗?fàn)幍臅r候,也會非常從容柔和而堅忍不拔,對于邪惡或暴力沒有任何畏懼;如果我們的念頭里有平等,有不起分別的心,那么,我們就不會有任何的攀比而產(chǎn)生高下、貧富、成敗等區(qū)分,我們不再只喜歡成功而不喜歡失敗,只喜歡富裕而不喜歡貧窮……我們將超越各種分別的界域,全然地活在一個整體里。佛陀曾經(jīng)教導(dǎo)他的兒子羅睺羅:“一切色,無論過去、現(xiàn)在、未來,還是內(nèi)在或外在,粗或細(xì),優(yōu)或劣,遠(yuǎn)或近,都應(yīng)該運用智慧,如實看待: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自我。要學(xué)會像地那樣,即使人們潑給它各種污穢之物,諸如垃圾、糞便、唾沫,它也不表示反感,不以為屈辱。要學(xué)會像水那樣,即使人們用它沖洗這些污穢之物,它也不表示反感,不以為屈辱。要學(xué)會像火那樣,即使讓它焚燒這些污穢之物,它也不表示反感,不以為屈辱。要學(xué)會像風(fēng)那樣,即使讓它吹走這些污穢之物,它也不表示反感,不以為屈辱。要學(xué)會像空那樣,它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边@是修習(xí)不起分別心的最好方法,如果我們時時處處如此修習(xí),那么,“無論愉快或不愉快的接觸,都不會進(jìn)入我們的心,盤踞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沒有分別的念頭,只有真相,只有慈悲,只有歡喜。?清凈的信仰菩薩的念頭里全部是成佛的方法,全部是成佛的道路,所以,心生歡喜。何以念頭里有成佛的道路,就會心生歡喜?我的領(lǐng)會是:念頭里有成佛的方法或道路,意味著心中有清凈的信仰,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到達(dá)終極的目的地。因為這種堅定的相信,菩薩就不再有畏懼。就像經(jīng)書上說,菩薩是清凈的信仰者,堅信釋迦牟尼佛指引的各種到達(dá)彼岸的方法,堅信能夠進(jìn)入種種覺悟的美妙境界,堅信一切的菩薩道行,堅信如來的智慧、說法、境地、神力。不去懷疑別人,不去指責(zé)別人,只是一心,朝著自己的方向前行,這就是清凈的信仰。不管環(huán)境如何,不管別人如何,只管自己走到哪里,都把走過的地方清潔干凈,這就是清凈的信仰。如果你的念頭里有清凈的信仰,那么,你在世間就無所畏懼,說走就走,想做就做。日常生活里,當(dāng)我們明白一個解脫的道理,或者,只是想去做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常常還沒有去開始,就會冒出“很難”、“太難了”的念頭。然后,這些道理,還有那些美妙的事情,就在“很難”的念頭里夭折了。還沒有開始就已經(jīng)結(jié)束,然后,你就永遠(yuǎn)在現(xiàn)實的泥潭里跋涉、打轉(zhuǎn)。蓮池大師曾說:“世間一技一藝,其始學(xué)不勝其難,似萬不可成者,因置不學(xué),則終無成矣;故最初貴有決定不疑之心。雖復(fù)決定,而優(yōu)游遲緩,則亦不成;故其次貴有精進(jìn)勇猛之心。雖復(fù)精進(jìn),或得少而足,或時久而疲,或遇順境而迷,或逢逆境而墮,則亦不成;故其次貴有常永貞固誓不退轉(zhuǎn)之心。高峰‘拼一生做個癡呆漢,定要見這一著子明白’,是之謂真有心丈夫也。又古云:‘三昧不成,假令筋斷骨枯,終不休歇。’又云:‘道不過雪竇,不復(fù)登此山!衷疲骸黄埔蓤F(tuán)誓不休。’如是有心,何事不辦?”大意是,世間無論什么技藝,開始學(xué)的時候都會覺得很難,好像不可能學(xué)會,因而就放棄了,所以,需要有毫不懷疑的信心。有堅定的信心,就可以有清晰的決定。決定了以后,有可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所以,需要有精進(jìn)勇猛之心。有精進(jìn)勇猛的心,就可以把事情真正做起來。做起來以后,有可能很快覺得滿足了就不再學(xué)了,或者拖得時間很久而心生疲倦,或者遇到順利時得意忘形,或者遇到逆境時心灰意冷,最終也無法達(dá)成。所以,需要有堅定的不退轉(zhuǎn)之心。有堅定的不退轉(zhuǎn)之心,才能達(dá)成最終的目標(biāo)。而人的一生,需要有清凈的信仰,生命才能找到最終的歸宿。生命的展開,不應(yīng)該是患得患失的,不應(yīng)該是猶豫不決的,不應(yīng)該是誠惶誠恐的,而應(yīng)該是說走就走的,說做就做的。真的走了,真的去做了,天不會塌下來,這扇門關(guān)上了,另外很多的門打開了。所以,不用怕。但是,我們在生活里,確實時時害怕。佛陀在還沒有成佛之前,經(jīng)歷過很長時間的修行。有一段時間,為了修習(xí)克服恐懼,他都在十五或初八的夜晚,一個人住在荒涼的廟宇或曠野?傆猩成车穆曇綦[隱而來,好像恐懼在逼近。佛陀自問:“為什么我要等待恐懼來臨?為什么我不降伏恐懼?”于是,他行走的時候,如果恐懼逼來,他照舊行走,不站、不坐、不躺,直到恐懼降伏;他站著的時候,恐懼逼來,他照舊站著,不走、不坐、不躺,直到恐懼降伏。佛陀的方法其實是面對恐懼,越害怕越要面對它,不要逃避,逃避的結(jié)果是積聚更多更大的恐懼,最終彌漫你的生命,活著,成為一種苦役。面對就是一種清理,一種轉(zhuǎn)化。用歡喜的念頭去清理,去轉(zhuǎn)化。用你最終的目標(biāo),用你的信念,用你對于事物如實的觀察,用你的慈悲,用你的平等,去培植你歡喜的念頭,融入你的生活,你的生活將會變得很輕盈,不再害怕。有一個叫跋提的王子,隨著佛陀出了家。出家之后,他向佛陀感嘆:“從前我在王宮的時候,到處都有士兵守衛(wèi),我卻時時感到害怕,憂慮,懷疑,擔(dān)心。而現(xiàn)在,無論在樹林,還是在空屋,沒有一個守衛(wèi),我卻一點都不害怕,不憂慮,不擔(dān)心。我生活自由,安詳,接受別人的施舍。”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