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鋼鐵大王卡內基自傳


作者:卡內基,喻璐,魏春泉      整理日期:2016-08-23 12:01:12


本書簡介:
  《鋼鐵大王卡內基自傳》是世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的自傳,用平實的語言、深入的敘事展示了他非凡的一生。這個來自蘇格蘭的窮小子,出生于蘇格蘭,后隨全家遷至美國,他一生受教育不多,自學成才,13歲起開始打工,進過棉紡廠、當過郵遞員、偷學發(fā)電報、進鐵路公司、當上鐵路公司主管、貸款開發(fā)臥鋪車廂、創(chuàng)建鋼鐵公司,靠著個人奮斗一步步打造出了世界上*大的鋼鐵王國,終于成為億萬富翁。他也因此成為白手起家實現“美國夢”的傳奇典范?br/>*令人驚訝的是,他在事業(yè)**時,作出了放棄財富積累的決定。他提出“一個人死時仍然家財萬貫是可恥的”,并全身心投入慈善事業(yè),為此奉獻出自己幾乎全部資產,建立多項公益基金,修建公共圖書館、音樂廳、博物館等?▋然鶎Τ晒Φ谋举|和財富的意義所做的全面思考,啟發(fā)和激勵了他為同時代以及后來的比爾·蓋茨、巴菲特等富豪。他,就是鋼鐵大王卡內基,即便是《一千零一夜》,也不比他的故事*傳奇?br/>在書中,卡內基娓娓道來,講述了個人成長、工作經歷、婚姻生活、慈善事業(yè)、休閑娛樂等各個方面,展示了其有血有肉的生活,他的人生理念,以及他對親友、工人階層和家鄉(xiāng)的愛。從他細致的講述中,相信你會發(fā)現一個真實的卡內基,并從中獲有益的啟發(fā)?br/>卡內基已經去世將近100年,但遍布全球的卡內基音樂廳、卡內基大學、卡內基圖書館,在其身后延續(xù)著他成功的人生。就讓我們翻開本書,來詳盡了解卡內基并認真體悟他的人生哲學吧?br/>
  目錄:
  “美國夢”的典范——安德魯·卡內基編者的話序主編絮語第一章我的父母·我的童年第二章從故鄉(xiāng)丹佛姆林到美國第三章匹茲堡·我的工作第四章安德森上校·圖書第五章電報公司第六章鐵路職員生涯第七章擔任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負責人第八章南北戰(zhàn)爭時期第九章橋梁建設第十章鋼鐵廠第十一章紐約大本營第十二章業(yè)務洽談第十三章鋼的時代第十四章合伙人·寫書·旅行第十五章長途旅行·我的婚姻第十六章工廠·工人第十七章荷姆斯泰德罷工事件第十八章勞資問題第十九章《財富的福音》第二十章教育和養(yǎng)老基金第二十一章和平教堂·皮登克里夫公園第二十二章馬修·阿諾德第二十三章英國的政治領袖們第二十四章格拉斯通和莫利第二十五章赫伯特·斯賓塞和他的追隨者第二十六章布萊恩和哈里森第二十七章華盛頓外交第二十八章國務卿約翰·海和總統麥金利第二十九章會見德國皇帝安德魯·卡內基及關于他的主要書目如果就像某種英雄傳奇所斷言的那樣,只要經過如實記敘,任何人的人生故事都一定是吸引人的,那么,那些執(zhí)意要了解我人生的親戚和至友,也許不會對以下這個結果過于失望。我確信,至少相當一部分認識我的人,都一定會對這個故事感興趣,而我也能聊以自慰了。這個事實將激勵我繼續(xù)講下去?br/>多年以前,我的朋友——匹茲堡的梅隆法官就寫過一本這樣的書。這本書給了我許多樂趣,以至于我開始贊同上述那位智者的觀點了,因為他講的故事對他的朋友來說,確實能給他們帶來無窮無盡的樂趣,而且,它還能繼續(xù)影響他的后人,讓他們好好生活?br/>不僅如此,對于他親友以外的一些人來說,它也成了他們最愛的作品之一。本書包涵了一個價值觀的本質特點——它揭示了人的本性。這本書僅為自己的家族而設計,因此,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并不打算引起公眾的關注。同樣,我也打算像對待家人和朋友——而不是公眾那樣,誠懇、真摯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只有在面對家人和朋友的時候,我才能暢所欲言,因為我感到,即使我講的是雞毛蒜皮的瑣事,也不會完全令他們興味索然?br/>那么,就讓我開始吧。1835年11月25日,我出生在丹佛姆林一座平房的閣樓里,這座平房位于莫迪街小修道院巷的拐角處。就像俗話說的那樣,我出身于“父母貧窮而正直,親友善良而仁慈”的家庭。在蘇格蘭,丹佛姆林很早就以錦緞貿易中心著稱了。我的父親威廉·卡內基——祖父安德魯·卡內基的兒子,是一名織錦工,而我的名字就是以祖父的名字起的?br/>在當地,祖父卡內基以睿智、幽默、友善的本性和不羈的精神而聞名。當時,他是活躍分子的頭兒,也是快樂俱樂部——“帕迪繆爾學院”的領袖,所以遠近聞名。我記得,當我回到闊別14年的丹佛姆林時,有一位老人向我走來——因為有人曾告訴過他,我就是“教授”的孫子,而“教授”是祖父在他密友中的綽號。他蹣跚地穿過房間向我走來,把顫抖的手放在我頭上時,(他)說道:“你就是安德魯·卡內基的孫子吧!啊,天哪,我認識你祖父,我還沒見過比他更理智、更通達的人呢。”丹佛姆林的其他幾位老人也跟我講了祖父的故事。以下便是其一:在一個除夕之夜,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婦人看到一張戴假面的臉突然擠到了窗上,這使她大吃一驚。仔細打量后,她愣住了:“啊,這不就是那個傻小子安德魯·卡內基嗎?”她說對了,我那位75歲的祖父正像愛玩鬧的年輕人一樣。頭戴假面嚇唬那些年老的女朋友們哩?br/>我想,我樂觀的天性,克服困難的能力和笑對人生的特質——就像朋友們對我的評價“能把自己所有的鴨子都變成天鵝”那樣,一定都是從這位可愛的假面老祖父那里遺傳過來的。能沿用他的姓名,我感到很驕傲。樂觀的性格比財富更值錢。年輕人應該知道,這種性格是可以培養(yǎng)的。思想跟身體一樣,是可以從陰影里挪到陽光下的。那么,就讓我們挪挪它吧?br/>如果可能,就請笑對困難吧。一個人通常是可以做到這點的,只要他懂點兒哲理,只要他的自責并不是因為自己的過錯,因為這種過錯會一直存在,這些污點永遠也洗不掉。你永遠也欺騙不了最高法庭的法官?br/>因此,伯恩斯提出的一條重要的生活原則便是:唯有自責最可怕?br/>在我母親的家族這邊,我外公則更有名氣,因為外公托馬斯·莫里森是威廉·古伯特的朋友,是他發(fā)行的《紀要》的投稿人,倆人常有書信來往。甚至當我寫到這兒的時候,認識外公莫里森的丹佛姆林老人在談到他時還說,他是他們所認識的最優(yōu)秀的演講家和最能干的人之一。外公是《先驅報》的發(fā)行人。也許跟古伯特的《紀要》相比,這只是一份小刊物,但人們認為,它是蘇格蘭的第一份激進報紙。我曾讀過一些他寫的文章并且認為,鑒于當前人們對技術教育的重視,最出色的一篇當屬他70多年前發(fā)表的那篇論文,標題是“頭腦教育與技能教育的對抗”。它強調了后者的重要性,認為技能教育將反映出人們當前對熱烈提倡技能教育這一做法的認同。這篇論文的結尾是,“感謝上帝讓我在年輕的時候學了做鞋和修鞋?br/>”古伯特于1833年在《紀要》上刊登了這篇論文,并以編輯的身份評論道,“我們尊敬的蘇格蘭朋友及通信人托馬斯·莫里森于本期刊登的信,是《紀要》上發(fā)表過的、關于這一主題的最寶貴的一封信。”因此,我胡寫亂畫均嗜好似乎是從父母雙方的家族遺傳過來的——因為卡內基家族同時也是閱讀者和思考者?br/>我的外公莫里森是一位天生的演講家,一位熱心的政治家,也是地區(qū)激進派里的激進分子——他的兒子,也就是我的舅舅,貝利·莫里森繼承了他的職位。美國的一些蘇格蘭名人曾來拜訪我,要跟“托馬斯·莫里森的孫子”握手。有一次,克利夫蘭-匹茲堡鐵路公司的總經理法默先生告訴我,“我所學到的一切知識和修養(yǎng)都要歸功于您外公,是他影響了我”;記錄丹佛姆林偉大歷史的作家埃比尼澤·亨德森說,他一生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于他小時候幸運地當上了我外公的仆人?br/>如果沒有受到某些稱贊,我就不可能擁有如此飛黃騰達的人生。不過我認為,有一位格拉斯哥報社記者對我的稱贊最令我高興。他曾聽過一次我在圣·安德魯禮堂就美國地方自治問題發(fā)表的演講。這位記者寫道,有關我和我家族的軼事,特別是許多有關我外公托馬斯·莫里森的軼事將會在蘇格蘭為人們津津樂道。他接著寫道,“想想看,當我發(fā)現站在講臺上的托馬斯·莫里森的孫子,發(fā)現他的舉止、姿態(tài)和外表完全是老托馬斯·莫里森的翻版時,我該有多驚訝啊。”P3-5 





上一本:大漢開國丞相蕭何 下一本:張君勱年譜長編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鋼鐵大王卡內基自傳的作者是卡內基,喻璐,魏春泉 ,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