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李世民傳


作者:羅貫中     整理日期:2014-06-29 00:02:07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帝王政治家、軍事家,自小有超凡的智慧,在去雁門關(guān)營救隋煬帝(17歲)、勸李淵晉陽起兵(19歲)上深有卓識(shí)。青少年時(shí)代率軍掃蕩群雄,幫李淵建立唐朝。626年,發(fā)動(dòng)玄武門,被立為太子,不久繼位。在位期間勵(lì)精圖治,善于納諫、用人,開創(chuàng)了史上少有的貞觀之治,是我國及世界上鼎盛的封建王朝——唐朝的奠基人。也是后代敬仰、學(xué)習(xí)的榜樣。
  隋朝末年,楊廣當(dāng)政,由于大量用兵,大興土木,繁重的徭役、兵役及奢靡的生活,民不聊生,遍地群雄蜂起,其中著名的有翟讓、李密、程咬金領(lǐng)導(dǎo)的瓦崗軍、王世充、杜建德、宋金剛及十八路反王。
  本書從隋末寫起,以李世民為核心人物,記述了他在文臣杜如晦、房玄齡,武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段志玄、侯君集等輔佐下逐一掃蕩群雄,建立唐朝大一統(tǒng)及擊退突厥,開創(chuàng)貞觀盛世的過程,充分展現(xiàn)了李世民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寬闊的胸懷,遠(yuǎn)大的志向,高超的謀略及用人智慧。
  本書原名《隋唐兩朝志傳》(且記述到中唐),開創(chuàng)了《隋唐演義》、《說唐全傳》等隋唐史小說傳統(tǒng)。因以李世民為中心人物,且書名不通俗,今改名《唐太宗李世民傳》,一方面希望讀者借此了解隋唐歷史,另一方面學(xué)習(xí)李世民寬廣的胸懷、勵(lì)精圖治的精神、高超的謀略及用人的智慧。
  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名本,字貫中,號(hào)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羅貫中早年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明朝建立之后,專心致力于文學(xué)創(chuàng)作。著有《三國演義》、《隋唐兩朝志傳》(即本書《唐太宗李世民傳》等著作!度龂萘x》是著名的古典名著,《隋唐兩朝志傳》(《唐太宗李世民傳》)開創(chuàng)了明清兩朝說唐歷史小說(《隋唐演義》、《說唐演義全傳》等)的傳統(tǒng),對(duì)后世的創(chuàng)作有深遠(yuǎn)的影響。
  目錄:
  第一回興宮室剪彩為花001
  第二回隋煬帝游幸江都004
  第三回竇建德兵殺郭絢007
  第四回楊義臣掃清河北010
  第五回楊玄感兵起黎陽014
  第六回瓦崗寨群雄聚義017
  第七回翟讓李密據(jù)興洛倉021
  第八回李密移檄數(shù)帝罪024
  第九回文靜世民議大事028
  第十回世民說李淵起兵031
  第十一回李淵遣使如突厥033
  第十二回唐兵大破宋老生036
  第十三回李淵合兵圍長安039
  第十四回李淵奉迎立代王042
  第十五回屈突通潼關(guān)射子045第一回興宮室剪彩為花001
  第二回隋煬帝游幸江都004
  第三回竇建德兵殺郭絢007
  第四回楊義臣掃清河北010
  第五回楊玄感兵起黎陽014
  第六回瓦崗寨群雄聚義017
  第七回翟讓李密據(jù)興洛倉021
  第八回李密移檄數(shù)帝罪024
  第九回文靜世民議大事028
  第十回世民說李淵起兵031
  第十一回李淵遣使如突厥033
  第十二回唐兵大破宋老生036
  第十三回李淵合兵圍長安039
  第十四回李淵奉迎立代王042
  第十五回屈突通潼關(guān)射子045
  第十六回王世充東都救援048
  第十七回含嘉城羅士信戰(zhàn)丘瑞052
  第十八回李密誘殺翟讓055
  第十九回化及江都弒煬帝058
  第二十回化及鴆殺少帝061
  第二十一回李淵受禪即帝位064
  第二十二回竇建德自立夏帝067
  第二十三回凌敬義說楊義臣070
  第二十四回冀州城棱降夏074
  第二十五回劉黑闥智賺范愿077
  第二十六回化及招募眾豪杰081
  第二十七回范愿大戰(zhàn)宇丞基085
  第二十八回聊城暗火燒倉庫088
  第二十九回義臣智破楊士覽091
  第三十回楊義臣遺書睡榻094
  第三十一回秦王北邙山射獵097
  第三十二回秦王被擒囚南牢100
  第三十三回徐世私放秦王104
  第三十四回王世充借糧背德107
  第三十五回秦叔寶洛陽大戰(zhàn)110
  第三十六回李密魏征自投唐114
  第三十七回殷開山獨(dú)戰(zhàn)六將118
  第三十八回秦王十計(jì)羞李密122
  第三十九回劉武周定揚(yáng)稱帝126
  第四十回宋金剛義釋張達(dá)130
  第四十一回元吉逃回長安城133
  第四十二回石州唐兵敗崇茂137
  第四十三回唐殺民部劉文靜140
  第四十四回廢越王世充篡隋143
  第四十五回李世復(fù)歸大唐145
  第四十六回蘇世長結(jié)連朱粲148
  第四十七回世云游訪叔寶152
  第四十八回秦叔寶棄鄭投唐155
  第四十九回叔寶污敬德畫像159
  第五十回郭孝恪謀退北虜161
  第五十一回世大破王行本165
  第五十二回柏壁關(guān)唐劉大戰(zhàn)168
  第五十三回美良川秦王跳澗171
  第五十四回敬德三鞭換兩锏174
  第五十五回世智取柏壁關(guān)178
  第五十六回唐兵介休燒糧草181
  第五十七回金剛敗走北突厥183
  第五十八回介休城敬德詐降186
  第五十九回劉世讓謀殺武周190
  第六十回敬德舉介休降唐193
  第六十一回單雄信割袍斷義196
  第六十二回尉遲恭御園救主200
  第六十三回李世民興兵伐鄭203
  第六十四回竇建德興兵救鄭206
  第六十五回竇建德大戰(zhàn)唐兵209
  第六十六回建德敗走?诠211
  第六十七回楚朱粲醉烹段確214
  第六十八回尉遲恭怒擊妖婦216
  第六十九回李秦王平定東都219
  第七十回孝恭李靖破蕭銑222
  第七十一回劉黑闥反唐報(bào)仇224
  第七十二回黑闥箭射羅士信227
  第七十三回肥鄉(xiāng)城唐兵大戰(zhàn)230
  第七十四回建成平定河?xùn)|府232
  第七十五回秦王謀據(jù)洛陽城235
  第七十六回秦王推刃同氣238
  第七十七回太宗代父即帝位241
  第七十八回李靖陰山破突厥244
  第七十九回玄武門奏七德舞247
  第八十回太宗廢太子承干251
  第八十一回薛延陀納幣絕婚254
  第八十二回秦瓊含血敬德258
  第八十三回太宗教場定先鋒260
  第八十四回薛仁貴降伏火龍263
  第八十五回唐太宗跨海征遼266
  第八十六回薛仁貴五箭取榆林269
  第八十七回摩天嶺三雄被戮272
  第八十八回李世祭白玉山275
  第八十九回白巖城紅袍戰(zhàn)白袍278
  第九十回薛仁貴箭射扶?281
  第九十一回高麗王輿櫬出降284
  第九十二回褚遂良叩頭流血287
  第九十三回武氏殺王后蕭妃290
  第九十四回薛仁貴三箭定天山293
  第九十五回廢中宗武后專權(quán)296
  第九十六回李敬業(yè)起兵匡復(fù)299
  第九十七回李孝逸兵敗敬業(yè)302
  第九十八回婁師德唾面自干305
  第九十九回千騎奔斬李多祚310
  第一○○回誅韋后睿宗即位314
  第一○一回李太白立掃番書318
  第一○二回華陰縣李白倒騎騾322
  第一○三回安祿山作反范陽325
  第一○四回祿山計(jì)困顏杲卿328
  第一○五回真源令張巡起兵332
  第一○六回張巡縛草計(jì)取箭336
  第一○七回哥舒翰靈寶戰(zhàn)賊339
  第一○八回馬嵬驛楊氏伏誅342
  第一○九回張?jiān)S協(xié)守睢陽城345
  第一一○回睢陽城張?jiān)S死節(jié)349
  第一一一回駱悅殺賊史思明353
  第一一二回郭子儀大破吐蕃357
  第一一三回吐蕃回紇連入寇360
  第一一四回郭子儀權(quán)重天下362
  第一一五回段秀實(shí)笏擊朱364
  第一一六回李晟斬汶復(fù)京城367
  第一一七回李希烈殺顏真卿371
  第一一八回陳仙奇毒殺希烈374
  第一一九回李雪夜克蔡州377
  第一二○回韓文公上佛骨表380
  第一二一回韓文公雪擁藍(lán)關(guān)383
  第一二二回柳公權(quán)用筆諫帝385
  第一二三回王仙芝大寇荊南388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毛澤東
  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
  成吉思汗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朱元璋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司馬光
  李世民大帝是中國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國,不久就為中國開創(chuàng)了130年之久的第二個(gè)黃金時(shí)代……自從盤古開天辟地,李世民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毛澤東
  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
                                                 成吉思汗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朱元璋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司馬光李世民大帝是中國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國,不久就為中國開創(chuàng)了130年之久的第二個(gè)黃金時(shí)代……自從盤古開天辟地,李世民大帝是中國帝王中最初一個(gè)被中國人真心稱頌崇拜的人物,固由于他的勛業(yè),也由于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國家的一言一行,成為以后所有帝王的規(guī)范。
                                                   柏楊
  唐太宗是歷史上最有“奇情”氣質(zhì)的英雄人物,柔情俠骨,一應(yīng)俱全。在打天下的政治斗爭中,當(dāng)然他有和人一樣的霹靂手段,但在這些政治性的‘俗情’以外,他有許多‘奇情’,使江山多彩,為人類增輝。
                                                   李敖
  對(duì)后世的中國文人來說,太宗代表了一個(gè)文治武功理想地結(jié)合起來的盛世:國家由一個(gè)精力充沛但聰明而謹(jǐn)慎的皇帝治理……同時(shí)又一貫謙虛耐心地聽取群臣(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見。太宗的施政作風(fēng)之所以被人推崇,不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這一理想,另外還由于它表現(xiàn)了君臣之間水乳交融的關(guān)系。
                                                   《劍橋中國隋唐史》第九回  文靜世民議大事
     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jì)人也。其祖李虎,仕魏有功,封唐國公。父昺,襲封其爵,生淵于長安。體有三乳,性寬仁,亦襲封唐公。娶竇毅之女,生四子:長建成,次世民,三元霸,四元吉。一女適柴紹。
     世民年四歲,有書生見而異之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濟(jì)世安民!睍艳o去,淵懼其語泄,使人追殺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為神,乃即采其語,故名之曰世民。大業(yè)中,突厥圍煬帝于雁門,煬帝從圍中以木系詔書,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世民年十六,往應(yīng)募,隸將軍云定興。謂定興曰:“虜敢圍吾天子者,以為無援故也。今宜排列吾軍,分作前后為數(shù)十里,使其晝見旌旗,夜聞?wù)鞴模吮匾晌,以為大至,則可不擊而走。不然,知我虛實(shí),則勝敗未可知也!倍ㄅd從之。軍至崞縣,突厥候騎,見其軍來不絕,果馳告始畢可汗曰:“救兵大至矣。”遂引走去。
     為人聰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節(jié)下士。時(shí)天下已亂,盜賊蜂起,知隋必亡,乃輕財(cái)養(yǎng)士,結(jié)納豪杰,咸得其歡心。娶長孫晟之女。晟之族弟名順德,現(xiàn)任右勛衛(wèi),劉弘基任右勛侍,皆避遼東之役,亡命晉陽,與世民相善。左親衛(wèi)竇琮,亦亡命太原,素與世民有隙,世民加意待之,琮意乃安。時(shí)有一人,姓裴名寂,字玄真,桑泉人也,為晉陽宮副監(jiān)。又一人姓劉名文靜,字肇仁,彭城人也,為晉陽縣令。二人相善,當(dāng)晚共宿,見城上相傳烽火,裴寂嘆曰:“貧賤如此,復(fù)逢亂離,何以自存?”文靜笑曰:“如君言,英豪所資也,吾二人相得,何憂貧賤乎?”一見世民而大奇之,謂寂曰:“唐公之子,非常人也;磉_(dá)類漢高,神武同魏祖。其年雖少,命世才也!奔懦跷慈恢。
     會(huì)李密反,文靜坐李密姻屬,系于太原獄中。世民私入獄中視之,文靜喜,以言挑之曰:“今天下大亂,非湯、武、高、光之才,孰能定也?”世民曰:“安知無其人哉?但人不識(shí)耳。我來看汝者,非比兒女子之情,以世道將革,欲與君計(jì)議大事。試與我言。”文靜曰:“今主上南巡江淮,兵填河洛。李密圍逼東都,盜賊蜉結(jié),大連州縣,小阻山澤,殆以萬數(shù)。當(dāng)此之際,有真主驅(qū)而用之,誠能投機(jī)遘會(huì),奮臂一呼,則四海不足定矣。今太原百姓,皆避盜入于城內(nèi)。文靜為令數(shù)年,知其豪杰之士,一旦收集,可得數(shù)十萬人;加以尊公所掌之兵,復(fù)且數(shù)萬,一令之下,誰不愿從。以此乘虛入關(guān),號(hào)令天下,不過半年,帝業(yè)成矣。”世民笑曰:“君言正與我合!蹦岁幉渴鹳e客,訓(xùn)練士卒,而淵不之知也。
     及過數(shù)月,文靜得脫于獄,世民將發(fā),恐唐公不從,久不敢言。文靜謀曰:“尊公素與裴寂最厚,激其行事,唯此人則可!笔烂窦闯鲥X數(shù)百萬,餉龍山令高斌廉,使與寂博,佯輸不勝。寂得勝多,知是世民來意,大喜,由是與世民日親,世民遂以情告之。寂慨然許諾曰:“汝但放心,此事盡在于我。不過旬日,事必諧矣!碑(dāng)日各散,寂退于私宅,寢食皆廢,無計(jì)可施。
     一日,徑入晉陽宮,假作驚惶之狀,正直張、尹二妃在慶云亭側(cè)玩花,見寂驟至,謂曰:“汝自何來?”寂曰:“某亦欲來折花以樂耳!睆堝υ唬骸盎藡D人所戴,干汝何事?”寂曰:“汝以為男子不得戴乎?愛欲之心,人皆有之,但分貴賤憂樂之不同耳。臣來非折花,有事特共商議!卞唬骸拔岬扰,有甚知識(shí)?商議甚事?”寂曰:“特送富貴。”尹妃曰:“何言之哂乎?”寂曰:“非也。今隋室荒亂,主上巡游江都,樂而忘返。代王幼沖,國中無主,四方群雄競起,僭號(hào)極多。近報(bào)馬邑校尉劉武周據(jù)汾陽宮,稱為可汗,甚是利害。想汾陽與太原不遠(yuǎn),倘兵至此,誰能御之?臣雖為副守,智微力弱,難保全軀,汝等何以得安?”二妃驚曰:“似此奈何?果如所言,吾姊妹休矣。”寂曰:“臣有一計(jì),可以保之!卞唬骸敖裎T诘┫,愿施良策,以備不虞!奔旁唬骸傲羰乩顪Y,今有人馬數(shù)萬。其子世民,英雄無敵。陰自結(jié)納四方豪杰,欲舉大事,因淵不從,一時(shí)未敢動(dòng)兵。吾料天下,不日必歸此人。汝二人永處閑宮,不見天日,已有年矣。何不乘此機(jī)會(huì),侍事于淵,一則轉(zhuǎn)禍為福,二則久后非嬪即后,富貴無比,豈不為美!卞唬骸拔徭⒚靡鄳汛诵木靡,實(shí)難啟口。又恐此人秉持忠直,見棄事泄,其時(shí)將安所適?”寂曰:“只恐汝二人不堅(jiān),不能成事!卞唬骸耙谎约瘸,駟馬難追。此事只吾姊妹與汝知之,勿使有滅族之禍。”寂曰:“寂之所謀,萬無一失。李淵與吾極善,每每酒通晝夜?稍O(shè)一筵,安于宮側(cè)閑房,吾邀其飲,汝二人侍事音樂。此人溺于酒色,必不見卻,酒酣之際,二人扶入宮內(nèi),令彼自覺知罪,欲舉大事必諧,何難之有。”商議已定。
     次日,二妃即將明珠數(shù)顆,令裴寂密送李淵。淵得之大喜,徑到宮內(nèi)致謝。寂備佳肴美饌,好酒細(xì)果,設(shè)立外房。黃昏左側(cè),邀淵共飲,讓之高坐。二妃侍立,隨操音樂。淵大驚曰:“某乃一小臣耳,汝乃是主母,何故錯(cuò)敬?事若漏泄,當(dāng)滅門矣。”妃曰:“方今天下,別無英雄,惟留守耳。非敬留守之職,敬留守才德也!崩顪Y再三推讓,避席而起。寂隨扯之曰:“暮夜無知者,惟我四人而已,何以見疑?”于是四人共席,開懷暢飲。酒至半酣,寂離席潛出。淵又自飲數(shù)杯,似有相戲之狀。妃以言挑曰:“吾二人今無主,欲侍事留守,還肯納否?”淵即跪謝曰:“愿當(dāng)犬馬之報(bào)!辈挥X酩酊大醉,立腳不定,跌于地下。二妃曰:“汝不勝杯酌矣。”此時(shí)醉眼朦朧,亦不之顧,二妃遂扶向龍床,以被蒙面,與之共宿,極盡交態(tài)。比及醒覺,則天色已明矣。淵見臥在龍床,黃袍蓋體,駭然披衣而起,謂妃曰:“汝二人做得好事,致我死地,汝亦合得甚罪?”二妃曰:“君請勿怖,事已至此,惟圖其大事,共保富貴,則何傷矣!睖Y心神方定。麗泉觀此,有詩云:
     高祖人稱賢哲主,奸淫宮女恨難消。
     非因裴寂多機(jī)變,只為天翁祚李朝。
     李淵自后出入宮內(nèi),一無所間。是時(shí)正值突厥入寇馬邑,淵遣高君雅將兵與王仁恭拒之,為其所敗。淵恐并得罪,甚自憂之。世民乃乘間屏開左右,說于淵曰:“今主上無道,百姓困窮,晉陽城外,皆為戰(zhàn)場。大人若守小節(jié),下有寇盜,上有嚴(yán)刑,危亡無日,不若順民心,興義兵,轉(zhuǎn)禍為福,此天授之時(shí)也!睖Y大驚曰:“汝安得為此言乎?事泄則死無葬身之地矣。吾今執(zhí)汝去告縣官!笔烂裥煺Z曰:“世民觀天時(shí)人事如此,故敢發(fā)言。大人必欲執(zhí)吾告官,亦不敢辭死!睖Y曰:“吾豈忍告汝,特驚汝之心。慎勿出口,使外人知之!
            第十回   世民說李淵起兵
     次日,世民復(fù)說淵曰:“近來童子謠言:‘楊氏將滅,李氏當(dāng)興!质廊私詡鳎豪钍袭(dāng)應(yīng)圖讖,故李金才無罪,一朝族滅。今盜賊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詔討賊,賊可盡乎?若能盡滅其賊,則功高不賞,身益危矣。惟昨日之言,可以救禍,此萬全之策也,愿大人勿疑!睖Y乃嘆曰:“吾一夕思汝之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軀亦由汝,化家為國亦由汝矣!笔烂袼紴榧庇(jì),遂設(shè)席于別所,暗使人邀淵。淵乃從裴寂夜飲,酒至半酣,寂又從容言于淵曰:“二郎陰養(yǎng)士馬,朝夕訓(xùn)練,欲舉大事,正為寂以宮人侍公?执耸掠X,得罪見戮,故為此急計(jì)耳。公意如何?”淵曰:“吾兒誠有此謀,事已如此,當(dāng)復(fù)奈何,正須從之耳!笔侨站脐@人散,世民見淵不肯動(dòng)兵,轉(zhuǎn)加疑慮。
     忽報(bào)隋帝以淵與王仁恭不能御寇,致使劉武周據(jù)汾陽宮,遣使執(zhí)詣江都。淵聞大懼,世民與寂、劉文靜復(fù)說淵曰:“公據(jù)嫌疑之地,勢不圖全。今部將敗績,方以罪見收,事已迫矣,尚不為計(jì)乎?且晉陽士馬精強(qiáng),宮監(jiān)蓄積巨萬。代王幼沖,關(guān)中豪杰并起,公若鼓行而西,撫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何乃受單使之囚,坐取夷戮乎?”淵然之,即與其下,欲定大計(jì)。會(huì)帝遣使馳驛,赦淵與王仁恭二人,淵謀遂緩。
     大理司直夏侯瑞謂淵曰:“今帝座不安,參墟得歲,必有真人起于其分,非公而誰乎?”司馬許世緒、司鎧武士彟、前勛衛(wèi)唐憲、憲之弟儉,皆勸淵舉兵。時(shí)建成、元吉尚在河?xùn)|,故淵遷延未發(fā)。劉文靜謂裴寂曰:“事若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必制于人。今公為宮監(jiān),而以宮人侍客,朝廷一聞,公死可爾,何誤唐公也?”寂甚憂懼,屢迫淵起兵。淵乃使文靜詐為敕書,發(fā)太原、西河、雁門、馬邑四郡之民,年二十以上,擊高麗。由是人情洶洶,思亂者眾。及劉武周據(jù)汾陽宮,世民言于淵曰:“大人為留守,而賊盜竊據(jù)離宮,不早建大計(jì),禍今至矣!睖Y乃集將佐謂之曰:“武周據(jù)汾陽宮,我輩罪當(dāng)族滅,如之奈何?”高君雅大懼,王威曰:“智憑唐公,勇賴諸將,吾與高君皆聽約束而已!睖Y曰:“朝廷用兵,皆稟節(jié)度。今賊在數(shù)百里內(nèi),江都在三千里外,加以道路險(xiǎn)要,復(fù)有他賊據(jù)之。以嬰城膠柱之兵,當(dāng)巨滑豕突之勢,必不全哉!進(jìn)退維谷,何為而可?”王威與眾將皆曰:“公地兼親賢,同國休戚,要在平賊,專之可也!睖Y再三推讓,詐為不得已之狀,方始從之曰:“賊勢浩大,兵微難敵,先當(dāng)聚集英杰,方好用兵!
     乃命世民與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各去募兵,遠(yuǎn)近赴集,旬日之間,近得萬人。仍暗遣使,召建成、元吉于河?xùn)|,召柴紹于長安。王威、高君雅見兵大集,二人大驚,遂疑淵有異志,謂武士彟曰:“順德、弘基皆出征背叛之人,朝廷赦而重用。受此大恩,安得從淵將兵,為此叛逆?”欲收二人問罪。彟曰:“二人皆唐公之客,汝若鞫問其罪,必大致紛紜!蓖饶酥。至是二人設(shè)計(jì),欲因唐公禱雨晉祠,共謀殺之。
     世民與眾人謀為急計(jì),私令司馬劉政會(huì)先詣留守處,首告二人反狀。候淵與王威、君雅正在視事,文靜進(jìn)曰:“有密狀言反者,請大人視之!睖Y以目視王威,令眾官同來看狀。政會(huì)不肯,曰:“所告乃是副留守高、王二人,惟唐公得觀!睖Y驚曰:“豈有是乎?”讀畢,謂威曰:“人告公等私召突厥入寇,果有此乎?”君雅攘袂大罵曰:“造翻之人,欲來殺我耳!”遂抽身便起。世民已布兵塞路,文靜與順德、弘基等共執(zhí)之。淵即號(hào)令軍中曰:“王威、君雅私召突厥犯邊,今其果然!彼靾(zhí)威與君雅系獄中。適突厥引兵數(shù)萬入寇晉陽,淵命裴寂率兵為備,而悉開諸城門,突厥懷疑不敢進(jìn),眾疑威與君雅實(shí)召之也,于是斬威、君雅二人以徇,突厥大掠而去。畢竟還如何?





上一本:體驗(yàn)人生最高享受 下一本:如去如來:善用屬于你的幸福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李世民傳的作者是羅貫中,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dòng)引人入勝。為表示對(duì)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shí),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