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云表,藝術批評家、藝術策展人。1942年生于上海。1964年畢業(yè)于浙江工業(yè)大學化學工程系,從事高分子合成材料研究三十年。1996年起轉入美術界,參加籌備舉辦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海春季藝術沙龍。著有《詩心舞魂——中國飛天藝術》《相約古村落》《藝術面對面》《藝術現場》《此樹彼樹》《上,F代美術史大系·油畫卷》《畫家電影過眼錄》等,主編各類藝術叢書共一百三十余種,發(fā)表藝術評論文章二百余篇,并策劃組織三十余次大型藝術活動和展覽。
舊時文人作文,常說某人“于書無所不窺”。這句往往當不得真的客套話,在龔云表這里,卻成了準確生動的寫照。剛剛踏入他的客廳,入眼即是三面滿滿當當的書墻——主人提醒說,書柜是特意訂制的,都是雙層。走近端詳一下,人文社科各門類幾乎無所不包,不少新書剛出版不久便已上架,也有相當部分是市場上久已絕版的舊書。這些書不少是從季風書店買來的,龔云表是季風的?土,簡直有點逛季風成癮的味道,但最近幾年癮頭慢慢降了下來,他已越來越習慣于新書不決上亞馬遜,舊書不決上孔夫子。洗手間馬桶旁的小凳上擺著一摞去年出的新書,如《鳥兒歌唱》《沈從文的后半生》《吳小如演講錄》等,就大多來自網購。 這樣淵博的讀書人,在退休以前,社會身份卻一直是化工專家,日常研究的是高分子合成材料:“我保證白天上班八個小時把專業(yè)方面的事情做好,這樣晚上下班回家以后我可以讀自己想讀的書!焙迷诩胰硕急M力支持龔云表,讓他免去瑣事的煩擾,比如家務,龔云表笑著說:“我在家務上是無能的,我自己也知道! 到了1996年龔云表提前退休,這種“雙重生活”終于告一段落。以前一直自謙為“藝術票友”的他,就此“下了!,一心一意地從事藝術批評,策劃藝術展覽,與此同時,也像清朝文人說的那樣,“拼命著書”。自客廳階梯上去右轉,便是龔云表的書房,他日常寫作就在這里。墻上掛著的一張油畫格外醒目,畫中人正是龔云表,斯斯文文地端坐著。畫的作者,是早年畢業(yè)于著名的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的畫家汪誠一先生。龔云表曾為汪先生編了一冊畫集,汪先生即以此畫作為答謝。當然,龔云表所編著的書遠不止此,畫旁的書柜,整整一面全是畫冊、文集、雜志,龔云表說:“這些都是我自己寫的、編的書,還有發(fā)表過文章的雜志! 現在他又正著手寫一本陳逸飛的傳記,與五年前他主編的那冊集大成之作《陳逸飛畫集》不同,這次他關注的是陳逸飛的青年時代,尤其是“文革”時期的畫作,龔云表說,拋開意識形態(tài)色彩不談,那時的陳逸飛,正處于藝術巔峰。 對龔云表來說,祖父、父親在趣味上的影響,是極為巨大的。祖父是一位舊式文人,愛讀書,也喜歡書畫,他對藝術最初的興趣,就是從小追隨祖父,耳濡目染得來的。父親是同濟大學教授,曾經做過副教務長,對讀書的熱衷,自不在話下。但多少有點尷尬的是,出生在這樣一個讀書人家庭的龔云表,卻選擇了與祖父、父親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條人生道路:離開上海,到杭州去讀理工科。而更讓人尷尬的是,到了最渴求讀書的時候,龔云表卻遇到了幾乎無書可讀的窘境:“當時最流行的就是《魯迅文集》,而且是那種沒有注釋的白皮小冊子。這種小冊子我是出一本買一本,然后跑到圖書館,把有注釋的版本借出來,再一條一條地把注釋謄到我自己的書上面!痹诖酥,所有的閱讀,仿佛都是補讀少年時代該讀而未讀的書。比如,周海嬰主編的編年體《魯迅大全集》一出版,他馬上就買了一套,雖然未必去讀。龔云表說,他也知道自己買的很多書或許永遠不會去讀,但仍然習慣于不斷地買,“哪怕不讀,放在手里摸一摸,也會覺得特別舒服”。另一個長久堅持下來的習慣,則是在書前扉頁上作點筆記,或長或短,或與書有關,或與書無關,長年累月,這樣的書也積累了數百本之多,龔云表說,這是受孫犁《書衣文錄》影響。凡此種種,大約都可以說是特殊年代所造就的讀書人的“戀物癖”。 這也同樣體現在龔云表所熱愛的電影上面。雖然現在可以輕松便捷地下載到各類電影,龔云表還是堅持買碟,他所收藏的電影碟片,都鄭重其事地收藏在一間儲藏室內,按國別、風格、題材,精細地加以分類整理。他關于畫家電影的幾本專著,就是根據自己的收藏寫出來的。龔云表在后記中講過一個故事,十幾歲還在杭州讀書時,他就迷上了電影,一位好友同樣癡迷電影。有一次,為了看一場電影,這位好友賣掉了心愛的集郵冊,換來了兩張電影票。電影他還記得,是捷克斯洛伐克的電影《好兵帥克》,看完電影的余錢,還買了一本厚厚的《電影導演學》。 攝影 雍凱 撰文 鄭詩亮 十問Q&A Q: 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書? A: 六七千本左右吧。 Q: 您記憶中自己買的第一本書是什么? A: 《在比利牛斯山那邊》,我叔叔陪我 去買的。我自己買的是黃覺寺《素描 述要》,那是初中畢業(yè)時買的。 Q: 您最近買的一本書是什么? A: 《楊牧詩選》。 Q: 一般以哪種方式買書,逛書店還是 網上購買? A: 季風還在陜西南路時,我經常去逛 逛。現在主要上孔夫子和亞馬遜。 Q: 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錢買書? A: 一千元以上。有一年我在季風書店 花了四萬元。 Q: 您手上正在閱讀的是什么書? A: 楊繼繩的一本書,香港買的。 Q: 看書時候的最佳佐料是什么? A: 煙和茶。 Q: 您平時閱讀,網絡和紙面的比例是 多少? A: 全部讀紙面的。上網看東西傷眼, 而且感覺不好。 Q: 有沒有一本書,是每年都要拿出來 讀一讀的? A:我喜歡阿城的文字,《棋王》我隔兩 年就要拿出來讀讀。金庸也常讀,一 拿起來就放不下,所以輕易不敢翻 開。然后就是俞平伯的散文,包括他 編的《唐宋詞選釋》。 Q: 如果讓您只帶一本書去某個地方, 您會帶哪本? A:如果去近處,早些年我會帶《讀書》, 現在帶《炎黃春秋》吧。去遠處的話, 我想我會帶一些老派文人的文集, 如俞平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