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中國20世紀文學理論批評價值取向”為研究對象,是四年前在華中師范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做博士后研究的第二年確定的,而在此以前我原本是帶著另一個研究課題進入流動站的,并為此在資料的搜集、研究題目的確定以及出站報告的整體構思等方面花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我的出站也因此而延遲了半年。后來之所以選擇現在這個題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zui主要的有兩個:一是我的指導老師申報教育部文科重點教材給我布置了相關的編撰任務;二是中國20世紀文學理論批評價值取向的研究在學界還處于有待開墾的狀態(tài),具有某種挑戰(zhàn)意味。 然而這一課題其實做起來并不容易,不僅涉及的時間跨度大,研究對象難以把握,而且資料的爬梳也決非易事。因而如何切人、以何種體例結構全篇就頗費躊躇了。本書zui后以文學價值論切人,以代表性的理論命題、理論觀點和概念范疇為線索,整合不同歷史階段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批評家的價值選擇和理論建構的設想之得以確定,就是在導師的具體指導下反復思考的結果。本書是經過多次修改而得以zui終定稿的,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樣子和幾年前的出站報告已大不相同,其中大部分章節(jié)完全是重寫,余下的部分也做了較大程度的修改。附錄部分與全書的主題緊密相關,四篇論文——《文學的人民性:從毛澤東、鄧小平到江澤民》、《歷史之脈。知識體系.話語資源——論中國20世紀認識論文論》、《論中國20世紀審美論文論》、《論中國20世紀語言形式論文論》——分別是對正文第二章《社會政治價值取向》、第四章《現實認識價值取向》、第六章《審美感悟價值取向》、第七章《形式本體價值取向》的另一視角的補充,故而錄入。我的研究生陳愛華(廣東江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參與了本書第五章和《論中國20世紀審美論文論》的寫作;伍世文副教授(惠州學院思政部)參與了《文學的人民性:從毛澤東、鄧小平到江澤民》的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