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王季范 作者:王宇清 “王季范對我的一生影響極大,可以說,沒有王季范,就沒有我毛澤東的今天!” 一 1884年,我的曾祖父王邦模(字季范)出生在湖南省湘鄉(xiāng)縣南薰鄉(xiāng)一個小康家庭。他的父親王文生,在清朝末年曾到東北擔任過小官吏。 他的母親王文氏,系湖南湘鄉(xiāng)大坪棠家閣(解放后劃歸韶山)文芝儀的次女,行六,是毛澤東的母親文七妹的親姐姐,即毛澤東的二姨媽。她與王文生生有兩個兒子,長子是王星臣,次子即是王季范。王季范比毛澤東年長9 歲,在同輩兄弟的排行中排行第九,故后輩人均稱他為“九阿公”,毛澤東則一直叫他“九哥”。 王季范從小即聰穎好學,有很強的領悟力。他少年時師從當時較有聲望的宿儒蕭竹軒先生學習。他博覽群書,熟讀經史子集,打下了很深厚的“國學”根底。 本世紀初,年輕的王季范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長沙優(yōu)質師范(湖南大學的前身)攻讀數學。在優(yōu)質師范求學的日子里,王季范非常關注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以興廢自任,廣泛涉獵各方面的最新知識。 作為較早上新式學堂的中國人,他既精通中國傳統(tǒng)的“國學”,能寫一手漂亮的文言文,同時又非常熟悉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可謂是文、理兼資,滿腹經綸。深厚扎實的學養(yǎng),為他日后從事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辦并辦好一系列的學校,打下了異常堅實而又牢固的基礎。 二 曾祖父王季范于1972年去世時,我還是一個年僅四歲的孩子,只依稀記得曾祖父和藹親切的面容。 毛澤東和我曾祖父的交往以及他們那些鮮為人知的軼聞趣事,大多是曾祖父去世后,我奶奶對我講的。這些軼事,反映了曾祖父和年紀小他九歲的毛澤東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曾祖父對毛澤東一生成長道路的深刻影響。 記得奶奶曾對我回憶說,毛澤東自小就酷愛讀書,常常通宵達旦、廢寢忘食?墒撬母赣H,認為一個農家子弟,只要粗通文字,會日常記賬,也就可以了。他在毛澤東剛滿13歲的時候,即中止了其在私塾里的學習,酷愛讀書的少年毛澤東,心里對停學的事很不情愿。這時,作為毛澤東表兄的王季范得知了此事。在了解了表弟的真實想法后,他立即放下了手里的事,專程趕赴韶山沖,拜訪自己的姨父,替渴望讀書的表弟說情。 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來到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這是毛澤東第一次進入新式學堂,接受新式教育。他進入這所新學校后,感到耳目一新,精神也為之一振。毛澤東在入學不久,就興沖沖地給表兄王季范寫了一封信,介紹來到東山高等小學堂后的情況和感受。在這所學校里,大量新知識、革命的觀念,開始源源不絕地涌入少年毛澤東那求知若渴,急需各種“養(yǎng)料”滋養(yǎng)的大腦。 總之,離開落后而閉塞的韶山沖,進入東山高等小學堂,成了毛澤東一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為此,毛澤東很是感激這位幫助自己進入新式學堂,替自己打開了通往外部世界廣闊天地大門,從而改變了自己一生命運的表兄王季范。 三 1911年春天,毛澤東離開了他讀了半年書的東山高等小學堂,卷起鋪蓋卷,徒步由家鄉(xiāng)湘鄉(xiāng)走到湘潭,又由湘潭搭乘小火輪,來到湖南省省會———長沙。 毛澤東趕到長沙不久,就考取了湘鄉(xiāng)縣駐省中學。1911年10月10日,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爆發(fā)了,舉國上下為之震動。毛澤東也是一個血性男兒,他毅然中斷學業(yè),加入了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的革命軍隊。不久,清帝在四面楚歌的絕境中,宣布退位,中國成立了民國。清廷被推翻后,革命軍被遣散了,毛澤東便結束了歷時半年之久的軍旅生涯,考入了湖南省第一中學。在湖南省第一中學僅僅讀了半年書,毛澤東輾轉,考取了當時不收取學費和膳宿費的官辦學!×⒌谒膸煼丁 1914年春,毛澤東就讀的湖南省省立第四師范被合并入第一師范,毛澤東也就成為了“一師”的學生。這樣,毛澤東和當時正在“一師”擔任學監(jiān)的表兄王季范就成了師生的關系。據當年和毛澤東同在‘一師“上學的學生后來回憶,王季范對毛澤東與其他家境清貧的學生,不僅常常在經濟上解囊相助,學業(yè)上悉心教誨,對進步學生所從事的革命活動,他也總是盡自己所能給予支持。 四 20年代后期,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遭到了國民黨右派分子的破壞。1927年4 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軍閥,向中國共產黨人舉起了手中的屠刀,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以失敗告終,革命形勢風云突變。我的曾祖父王季范也受到身為中共著名領袖人物的表弟毛澤東的牽連。 據奶奶生前回憶說:“當時,湖南省反動當局,很不滿你曾祖父的辦學方針,這些國民黨官員說:”不能再讓王季范在第一師范教書了,再讓他在一師辦下去,學生都會成為共黨分子‘!霸谶@種白色恐怖的情況下,王季范只得被迫離開了自己辛勤耕耘了十數載的學校———湖南省第一師范。 雖然離開了“一師”,但曾祖父辦教育,為國家培養(yǎng)棟梁之才的癡心,仍猶不改。離開“一師”后不久,由于他在湖南省教育界的聲望,也由于他所具有的卓越的組織和開拓的才能,他又應邀出任了當時湖南省著名學!伴L郡中學”的校長職務。 五 解放戰(zhàn)爭進入到第三年的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了全面的反攻,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蔣家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中。毛澤東審時度勢,向全國人民發(fā)出了解放全中國的偉大號召,解放軍兵分多路,渡過了長江,乘勝向南中國挺進。 此時,正在長沙賦閑的曾祖父,親眼看到了全國即將面臨解放的大好形勢,心中感到由衷的高興,他日夜盼望解放大軍能早日到來,也盼望能早日與自己分手多年的,而今已身為中共領袖的表弟毛澤東團聚。 王季范和毛澤東在此之前的最后一次見面,還是在1927年的“馬日事變”發(fā)生以前。此后二十余年間,他們兄弟二人再未謀面。但他們倆情誼深厚,始終彼此掛念。只要一有機會,他們相互總會設法捎信問候,互相鼓勵。 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后,湖南的局勢異常緊張。曾祖父下定決心要為和平解放湖南作出自己的努力。作為社會賢達,王季范是湖南省的名宿、辛亥革命的參加者、國民黨的元老仇鰲是多年至交。在自己的家鄉(xiāng)面臨戰(zhàn)與和兩種選擇的情況下,兩位老人進行了秘密的會晤。說起策動湖南和平解放的打算,兩人一拍即合。于是他們又聯絡了唐生智等一些當時湖南省的名流和社會賢達,共襄和平解放家鄉(xiāng)的盛舉。經過這些民主人士和社會名流的大力推動,在湖南省省主席程潛、省最高軍事長官陳明仁等人的領導下,湖南省宣布和平起義,解放軍順利地開進了湖南。中共中央隨即派出了南下工作團趕赴三湘大地,接管了湖南的政權。 湖南終于和平解放了,王季范當時的心情是無比興奮的。但他并沒有被勝利所陶醉,而是看得更遠,想得更深,他已經在為新中國今后的發(fā)展建設、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新的執(zhí)政黨應該如何執(zhí)政等一些事關新興的共和國未來長治久安的重大問題,認真地進行著思考了。于是,他便接連三次致電身在北京,當時已成為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的表弟毛澤東。電報中,除對他領導的中國革命的勝利表示祝賀外,還向毛主席鄭重地提出了“用賢才、立法制、崇道德”三個治國的重點,供毛澤東參考。毛澤東很快給這位關心國事的表兄回了一封熱情洋溢的電報,表達了自己深深的謝意,并向表兄一家問好。兄弟間的親情,使年近七旬的王季范很受感動。 六 1952年的春節(jié),中南海中的豐澤園里,毛澤東主席設宴招待來自湖南家鄉(xiāng)的客人。宴會前,毛澤東親切地拉著一位面容清癯的老先生的手,向起身迎接的江青、毛岸青、李敏、李訥等家人和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我的九哥。是我的姨表兄。”他接著又說:“沒有他,就沒有我。”新中國建立以后,毛澤東一直擔任中共中央和國家、軍隊的重要領導職務,日理萬機。但有時偶爾有閑暇,他仍不時約見湖南省在京的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和知名學者。常受到邀請的有章士釗、齊白石、程潛、仇鰭黎錦熙等老先生們。我曾祖父這時亦常常被邀請赴中南海毛主席住所一聚。 七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當時擔任政務院總理的周恩來,曾有意請王季范出山,到教育部任職。曾祖父提出自己不從事具體工作,但愿意為國家建設出謀劃策,當當顧問,以貢獻余熱。不久,周總理簽署了任命王季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參事的任命書。 王季范自就任政務院參事后,認為既然當了參事,就要有所貢獻,絕不能尸位素餐,無所事事。當時陳毅元帥的堂兄,曾在國民黨軍隊中擔任過中將的陳修和先生,也在政務院參事室供職。曾祖父與陳關系很好,經常和他共同研究討論問題,有時還合作撰寫考察報告和建議書。 建國初期,我國修建了成昆鐵路等好幾條重要的鐵路線,王季范和陳修和兩位老人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就修建和施工提出了多項有價值的建議。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面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王季范心中始終充滿自豪感,但他又決不是一個守舊泥古的腐儒。曾于清朝末年擔任過“御醫(yī)”的施今墨老先生,是北京“四大名醫(yī)”之一。曾祖父與他時常往來。通過與施老先生的交往,王季范深刻地認識到,中醫(yī)實在是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無數先賢智慧結晶,是真正的國之瑰寶。但中醫(yī)也確實存在著自身的局限和不足。例如面對急癥和傳染類疾病,它就不及西醫(yī)有效。經過和施今墨的深入切磋和虛心請教,并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王季范和施今墨聯合提出了中西醫(yī)結合是中國醫(yī)療的發(fā)展方向的建議。后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疾病的觀念,漸漸被醫(yī)學界所接受,F在,即使在歐美,也已經有不少醫(yī)生在行醫(yī)中,使用中醫(yī)的某些療法,中藥也越來越多地被西醫(yī)采用。 八 王季范是一位非?粗厍榱x,也很念舊的老人,對過去曾經一起共事、同學、同鄉(xiāng)的一些老朋友,他總是盡自己所能,多方予以照顧和關心。這里,我披露一首他為自己的老友和同事袁吉六老人的遺孀戴長貞女士申請補助金,而特意寫給毛主席的打油詩,作為一件有趣的軼聞。 袁吉六是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上學時的國文授業(yè)恩師,教了毛澤東五年半的國文。毛澤東曾對到陜北革命根據地采訪他的美國著名記者愛德加·斯諾深情地回憶這位老師對自己的悉心指導,說他之所以能輕松地撰寫還算過得去的古文,多虧了袁先生當年的教誨。毛澤東當時還不知道,這位袁先生已于1932年因病不幸去世了。 解放初期,王季范得知袁老先生的夫人戴長貞女士,年邁體弱,但家中卻是經常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解到這些情況后,作為老朋友的王季范,心中很是焦急。他立即動筆給毛澤東寫下了如下一首打油詩,托人轉交給主席,詩曰: 袁胡教學有何奇,① 橫掃千軍筆一枝。 一字千金何處報, 其妻老病絕糧時。 注①袁吉六蓄須,人稱袁大胡子。 毛澤東收到王季范的詩,和隨詩一起轉來的陳述戴長貞近況的信后,感慨萬端,唏噓不已。他當即提筆寫信給當時擔任湖南省省長的王首道:“……擬請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酌給津貼、米若干……”用以供養(yǎng)王季范信中提到的袁吉六夫人戴長貞等三位對湖南省教育事業(yè)有卓越貢獻的湖南教育界老前輩。 九 由于王季范和毛澤東的特殊關系,以及他對毛澤東一生成長道路的深刻的影響,毛澤東對自己這位表兄是非常敬重的,他們的情誼非比尋常,持續(xù)了一生。這里講幾件發(fā)生在他們倆人之間的軼事。 全國解放后,王季范被接到北京,開始時沒有合適的住處,暫時棲身在北京飯店。一天,毛澤東來北京飯店探望表兄。談話間,主席感到口渴。這時,身邊的衛(wèi)士立刻取出帶來的一個水瓶,遞給毛澤東喝水。 毛澤東剛喝兩口,就發(fā)現表兄面露不快的表情,忙放下水瓶,問王季范何故。王季范直言相告:“主席,你我兄弟之間,難道還如此的見外嗎?”旁邊的警衛(wèi)連忙解釋說:“不是!不是!因為現在特務活動猖獗,為了主席的安全,組織上特意作出了規(guī)定,這是我們的紀律規(guī)定。”毛澤東笑道:“哪有這么危險!”說罷,就拿起飯店桌上的茶杯,自己倒了杯水喝了起來。 他們在一起時還經;貞浧鹪缒暝诤系囊恍┩。 當時,毛澤東遠離家鄉(xiāng),只身一人在省城長沙求學,課余他常到表兄家來請教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時毛澤東登門的時候,卻正趕上王季范外出,他進門問過九嫂(曾祖母),得知九哥不在家后,就隨手掏出身上攜帶的書本,一聲不響地坐在一邊埋頭看起來,直到王季范由外面回來,才就書中問題向表兄虛心地請教;貞浧甬斈甑倪@些溫馨往事,兩位老人常常相對露出會心的微笑。 建國后,王季范除長期擔任政務院(后改名為國務院)參事外,還連續(xù)當選為第一、二、三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積極地參政議政,為祖國的發(fā)展和建設事業(yè)建言獻策。 1972年7 月11日下午,王季范病逝于首都北京,終年88歲。7 月 14 日下午,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他的學生、湖南省副省長周世釗致悼詞。作為王季范先生表弟的毛澤東主席,心情非常悲痛。他敬獻了一個花圈,花圈的飄帶上寫著“九哥千古/毛澤東敬挽!睋磉叺墓ぷ魅藛T回憶說,那一整天,主席都神色黯然。 摘自《光明日報》 -------- 網絡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