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張學良身邊的中共將領(lǐng)郭維城


作者:張學良身邊的中共將領(lǐng)郭維城     整理日期:2013-06-02 12:17:38


  
  
  張學良身邊的中共將領(lǐng)郭維城
  
  周燕
  郭維城將軍曾是第四野戰(zhàn)軍鐵道運輸司令員,指揮了遼沈戰(zhàn)役的鐵路軍運,把四野特縱及輜重運進關(guān)內(nèi)。四野南下打到哪里,他就指揮部隊把鐵路修到哪里?姑涝陂g,他奉命入朝,任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指揮所司令員,面對美國飛機的狂轟濫炸,他帶領(lǐng)6個師筑起了一條條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新中國建設(shè)時期,他先后參與領(lǐng)導了黎湛、鷹廈、包蘭、嫩林、川黔、貴昆、成昆等國家重點鐵路的修建。
  郭維城將軍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最鮮為人知的,還是他在張學良將軍身邊那段不平常的經(jīng)歷。
  
  16歲的英俊少年要求面見張總司令
  1912年,郭維城出生在遼寧省義縣一個富裕、有文化的滿族家庭。郭維城自幼聰明穎慧,15歲便離開家鄉(xiāng)來到沈陽,在東北大學附屬高中讀書。
  東大和附中的學生每天上學都要通過南滿鐵路道口,守備在道口的日本憲兵隨便盤查,無故找茬,誰要停下來看一看,鬼子兵舉手就打。對此,學生們個個義憤填膺。
  16歲的郭維城聽說東北邊防軍總司令、東北大學校長張學良聲望極高,而且喜歡與青年人談話,就想面見張總司令提點意見。不想,張學良真的約見了他。于是,他一條一條地列舉了同學們的憤懣,建議校方采取措施,制止日本人的野蠻行為。張學良認真地傾聽了這位英俊少年反映的意見,鼓勵他努力學習,將來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在東大附中,由于受到進步書籍和革命思想的影響,郭維城聯(lián)合李正文等7位同學創(chuàng)辦了名叫《冰花》的普羅文學刊物。由于《冰花》具有強烈的革命傾向性,剛發(fā)行幾期,便被中共滿洲省委書記劉少奇發(fā)現(xiàn)。他找來滿洲省委委員楊易辰,要他與郭維城他們聯(lián)系,組織他們參加“讀書會”學習馬列主義,并給予具體的幫助和指導。
  1930年,郭維城高中畢業(yè),考入東北大學文法學院。他升入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了。郭維城只身來到北平,在燕京大學借讀。當年暑期,又考入復旦大學。在那里,他加入了共青團,1933年4月,轉(zhuǎn)為中共黨員。
  1934年,郭維城獲得法學學士學位。正當黨組織考慮他去向的時候,不想,一天晚飯后,一群特警突然來到復旦大學學生宿舍捉拿他。幸好他外出,特務(wù)撲了空。黨組織通知他緊急轉(zhuǎn)移,去北平找地下黨組織聯(lián)系。誰知,北平地下黨遭到嚴重破壞,一點門路也找不到,他在北平呆了3個月,尋找組織的努力一再落空。在萬般無奈之中,正逢張學良派人來北平招考東北大學畢業(yè)生,立志重振東北軍。聽說東北軍中有不少中共地下黨員,可以找到黨的關(guān)系,加上初見張學良時的好感和對他抱有的希望,于是,郭維城給東北大學秘書長王卓然寫了一封信,經(jīng)王卓然力薦,他來到張學良身邊工作。
  捉蔣命令下達后,張學良緊急將他接到指揮中心,草擬捉蔣新聞22歲的郭維城,進入東北軍領(lǐng)導機關(guān),就被任命為上尉科員,負責給張學良摘譯英文報刊雜志。
  因東北失守,張學良被迫下野,出訪歐洲歸國后,被任命為鄂豫皖三拾剿共”副總司令,司令部設(shè)在武漢。因身負“不抵抗將軍”的罪名,他心里一直很郁悶,有時打打網(wǎng)球,緩解煩躁的心情。郭維城詩琴書畫都在行,在東北大學還培養(yǎng)了打網(wǎng)球的業(yè)余愛好。張學良很是高興,時常請他陪著打網(wǎng)球。打球間歇,他們常常談古論今,抒發(fā)對故土的懷念。
  
  郭維城空暇時,總是徘徊在古書店或舊書攤,博覽古今中外各種書籍。加之他思路敏捷,對時局頗有見地,很快博得張學良的好感和賞識,不久便被提升為少校秘書,負責給張學良做記錄、發(fā)布新聞等工作。張學良親切地稱他“大個子”,每逢開會、演講,外出巡視,總是把他帶在身邊。
  1935年10月,東北軍奉蔣介石之命調(diào)往西北與紅軍作戰(zhàn)。郭維城隨張學良住在西安金家巷的張公館,成為機要部門的第三把手。凡屬絕密的文件和電函,都由郭維城負責承辦。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逼蔣抗日,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當天凌晨,捉蔣行動緊張、秘密地進行著。一輛軍用吉普車由設(shè)在新城大樓的指揮中心向張公館方向疾馳,即刻又飛速返回新城大樓。這是張學良緊急接郭維城來指揮中心,讓他草擬捉蔣新聞稿、宣傳提綱,準備向全國同胞、向全世界發(fā)布新聞。勝券在握的張學良口述了新聞提要,郭維城奮筆疾書。事變第二天,郭維城奉命接收了國民黨《西京日報》,將其改為《解放日報》,并主管《解放日報》和廣播電臺,特請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幫助進行國際宣傳。
  為響應(yīng)中共中央關(guān)于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12月25日,張學良將軍送蔣介石回南京,當即被扣押。趙四小姐擔心張學良與中共中央來往的密電落到蔣介石手里,急忙找郭維城商量對策。她請郭維城一起,將密電、密碼本以及她與張學良之間來往的情書都燒毀了。
  蔣介石專門召見29歲的東北軍少將,給他高官厚祿“七·七”事變后,郭維城隨東北軍愛國將領(lǐng)于學忠參加了淮河、臺兒莊、武漢等戰(zhàn)役,隨后東進山東,進行抗日游擊戰(zhàn)爭。在武漢,郭維城找到東北救亡總會?周恩來領(lǐng)導的黨的外圍組織?的負責人高崇民、閻寶航、劉瀾波等人,要求去延安,回到革命隊伍中。東總的幾位領(lǐng)導不同意,理由是:現(xiàn)東北軍領(lǐng)導機關(guān)當年在張學良身邊的親信只剩下郭維城一人,“碩果僅存”,是很難得的“聯(lián)系人”。根據(jù)組織安排,郭維城繼續(xù)堅守在東北軍總部,在東北軍首領(lǐng)于學忠將軍手下,擔任了秘書室主任,并深得于學忠的重用。
  郭維城利用在東北軍領(lǐng)導機關(guān)的特殊身份,及時掌握敵特動向,保護了大批險遭暗害的革命同志。他多次說服于學忠謹防反共先鋒、國民黨山東省主席沈鴻烈的挑唆,避免東北軍與八路軍發(fā)生摩擦;查處了沈鴻烈派人刺殺于學忠一案,引起于學忠對國民黨頑固派的惡感,堅持與共產(chǎn)黨團結(jié)抗日。
  1941年春天,國民黨在重慶召開戰(zhàn)地黨政會議。這時,29歲的郭維城已被提升為少將處長,代理東北軍總部秘書長。于學忠決定派郭維城代表魯蘇戰(zhàn)區(qū)參加重慶會議,代表他聯(lián)系東北軍在重慶的元老,探詢有關(guān)營救張學良的事。
  郭維城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輾轉(zhuǎn),來到中國戰(zhàn)時陪都重慶。這時國民黨戰(zhàn)地黨政會議已近尾聲。由于郭維城不僅代表魯蘇戰(zhàn)區(qū),而且代表東北軍一個方面,蔣介石在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專門召見了他。
  當身穿國民黨軍服、佩戴少將肩章,一身帥氣的年輕軍官出現(xiàn)在委員長會客廳時,蔣介石暗暗吃驚,張漢卿身邊何時有這等豪杰英才?他熱情地招呼郭維城在他對面就座,打量著眼前這位器宇軒昂的年輕人。蔣介石的眼睛里流露出極為賞識的神情。他在詢問了魯蘇戰(zhàn)區(qū)的情況及東北軍內(nèi)部的動向后,又關(guān)切地問起郭維城的家眷。蔣介石說服郭維城來重慶工作,說是要委以要職。他說:“郭將軍年輕有為,在重慶一定會有更大的發(fā)展。重慶很安全,把家眷一起接來,在這里可以安心軍務(wù)!
  郭維城婉轉(zhuǎn)地謝絕了蔣介石:“感謝總裁關(guān)懷,維城愿重返魯蘇前線,為挽救民族危亡戰(zhàn)死在疆碃”3個月過去了,張將軍沒有一絲音訊,對于日后東北軍的前途也無任何良策,郭維城帶著滿腹惆悵離開了山城,返回充滿炮火硝煙的抗日前線。
  于鳳至久久地端詳著他:“我想起來了,你是‘大個子’?是少帥當年的秘書,我還記得你年輕時的模樣!
  1953年,郭維城從朝鮮戰(zhàn)場回國,與夫人侯惠生一起參加政務(wù)院在北京飯店舉行的歡迎會。隨著“雄赳赳,氣昂昂……”的樂曲和熱烈的掌聲,周恩來總理漫步來到志愿軍將領(lǐng)中間,十分高興地與大家握手,并致以親切的問候。在郭維城面前,總理停住了腳步,一邊握手,一邊充滿關(guān)懷地說:“維城同志,你辛苦了?”郭維城不由得一愣。周總理微笑著說:“西安事變時,你為黨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8年,臺灣當局在輿論的壓力下放松了對張學良的監(jiān)管,但沒有給予完全的自由。東北大學在美校友會、全美華人協(xié)會等6個群眾團體決定,在1988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52周年這天,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爭取張學良將軍全面自由研討會”。郭維城作為唯一被邀請的大陸共產(chǎn)黨人士參加了研討會。張學良將軍專門請人制作了錄像和錄音。會后,他在女兒郭梅和閻寶航之女閻明光的陪同下,前往洛杉磯看望張學良的原配夫人于鳳至女士。
  91歲高齡的于鳳至獨自居住在美國洛杉磯郊區(qū)一幢白色的別墅中,只有一位菲律賓女傭陪伴著她。聽說祖國大陸來人了,于鳳至喜出望外,吃力地從床上坐起來。她握住郭維城的手,久久地端詳著:“我想起來了,你是‘大個子’?是少帥當年的秘書,我還記得你年輕時的模樣!
  于鳳至雖然久居國外,但鄉(xiāng)音不改,一口濃重地道的遼北話。好不容易從祖國大陸來了幾位東北老鄉(xiāng),能用家鄉(xiāng)話嘮嘮嗑,老夫人興奮不已!犞S城的敘述,于鳳至時而頻頻拭淚,感嘆不已,時而不停地點頭稱贊。
  東北大學是1922年經(jīng)張作霖批準籌建的。張學良對東北大學的建設(shè)極為重視并寄予厚望。據(jù)說他曾拿出300多萬元私款。1934年,張學良被迫下野出訪歐洲之前,在和幕僚商議“還鄉(xiāng)大計”時,特別提出:武要保全東北軍,文要發(fā)展東北大學。在半個多世紀中,張學良任人評論功過,從不答辯,唯獨創(chuàng)辦東北大學培育英才的功績,不愿被埋沒。解放后,東北大學被遼寧工學院和吉林師范大學所取代。
  郭維城始終牢記周總理病危時的特別囑咐:“不能忘記那些對人民做過有益事情的人們,第一個不能忘記的就是張學良將軍。”1981年,郭維城即開始聯(lián)系在京的東北大學老校友。1984年,正式組織了北京東北大學校友會,由他任會長。他們向中央打報告懇請東北大學復校,積極與分散在全國的校友建立聯(lián)系,與遼寧、吉林兩省政府反復探討復校方案,并與海外校友開展對話。經(jīng)過近10年的艱苦努力,東北大學復校終于得到批準。
  消息傳到海外,張學良將軍欣然題詞,并題寫了校名。1993年4月23日,東北大學在沈陽舉行了隆重的復校慶典。東北大學第一任秘書長、93歲的寧恩承老先生到會宣讀了張學良將軍的賀信,并專程到解放軍總醫(yī)院向臥病的郭維城表示謝意。
  張將軍無時無刻不在思念他的舊部。他第一次赴美探親時,就親自點名,特請郭維城及3位東北元老閻寶航、萬福鱗、王卓然之子閻明復、萬國權(quán)、王福時赴美參加祝壽活動,并寄來四幀莊重的請柬。由于種種原因,張將軍的心愿未能如愿。
  1994年底,郭維城將軍帶著終身的遺憾,走完了人生最后的里程,默默地離去了。
  ?摘自《中華兒女》2000年第6期?





上一本:李訥在北京師大女附中 下一本:格麗達·嘉寶:愛國的超級明星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張學良身邊的中共將領(lǐng)郭維城的作者是張學良身邊的中共將領(lǐng)郭維城,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