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結(jié)婚十年的美國夫婦,波特和姬特,丈夫是作曲家,妻子是作家。二戰(zhàn)結(jié)束后,夫婦倆和友人雷納一起來到北非撒哈拉旅行。波特對雷納很警惕,姬特則因為雷納的俊美熱情有一種出軌的預(yù)感。到達北非的那天,波特說,我們是旅行者,不是游客。雷納問,這有什么區(qū)別嗎?
姬特說,游客是觀光后回家的人,旅行者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一語成讖。波特死在了撒哈拉,死于霍亂。
在此之前,婚姻里危機四伏的波特和姬特各自出軌,波特嫖妓,姬特和雷納上了床。在兩人重新走近、親密、確定彼此是自己的愛后,波特撒手而去。姬特因劇痛而神智恍惚,跟著一隊駱駝幫走進了撒哈拉沙漠的深處,成為幫主的女人;后脫離駱駝幫流浪在非洲集鎮(zhèn)上,淪為乞丐。最后被美國大使館找到。人還是那個人,但靈魂已經(jīng)脫竅了。
波特和姬特都把自己留在了撒哈拉。
保羅·鮑爾斯的小說Too Far form Home將這個故事的時空背景設(shè)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以后。小說里,波特和凱特間的關(guān)系僅僅是眾多即將來臨的不祥之兆的因素之一,在戲劇沖突中融入了超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書中充滿了對生活、愛情、旅行、其他文化以及撒哈拉的真知灼見。
在小說里,凱特是自甘墮落的,耽于性欲的白日夢。而同Mark Peploe合寫劇本的貝托魯奇對這種敘述角度并不滿意,他將凱特和她的柏柏爾情人的相遇描繪得并不下流,而是通過性,凱特凈化了作為西方觀念中的所謂獨立和個性,從而進入一種更原始的公社式意識中。鮑爾斯以隱晦的方式表達個人的性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