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人人都在曬,憑什么你出彩?


作者:奧斯丁·克萊恩     整理日期:2015-03-31 09:25:17

  這是一本關于社交網絡分享的創(chuàng)意集合。如今的社交網絡似乎只是“刷”時間的娛樂方式,但曬自拍、曬食物的行為并不能真正幫助你做一些事情,而作者努力給出的建議,是教你如何利用社交媒體曬出有意義的東西,進而吸引同好,讓機會找到你。作者提供了10條簡單的自我營銷之道,短小精悍但內容豐富。讀者可以從中收獲靈感,“曬”出不一樣的自己。本書語言風格詼諧、幽默,配以大量的手繪插圖、涂鴉,辨識度高。
  作者簡介:
  奧斯丁·克萊恩,作家、藝術家。他的作品大量刊登于《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PBS新聞一小時》及其他藝術類網站;曾受邀在各大企業(yè)及論壇演講,包括谷歌、皮克斯、TED、《經濟學人》人類潛能高峰會等。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StealLikeAnArtist》(簡體中文版為《“偷”師學藝》)、詩集《NewspaperBlackout》等。
  目錄:
  前言:一種新的經營方式
  第一章你不必是天才
  第二章專注過程而非結果
  第三章每天分享一點點
  第四章打開你的百寶箱
  第五章說好聽的故事
  第六章教別人你會的東西
  第七章別變成人肉垃圾郵件
  第八章學著挨打
  第九章賣出
  第十章堅持下去
  致謝
  參考文獻
  批注&圖片出處前言:一種新的經營方式
  第一章你不必是天才
  第二章專注過程而非結果
  第三章每天分享一點點
  第四章打開你的百寶箱
  第五章說好聽的故事
  第六章教別人你會的東西
  第七章別變成人肉垃圾郵件
  第八章學著挨打
  第九章賣出
  第十章堅持下去
  致謝
  參考文獻
  批注&圖片出處
  前言引言一種新的經營方式
  當我有幸和讀者交流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都與自我推銷有關:怎樣才能受到注目?如何找到觀眾?你是怎么辦到的?
  我討厭談論自我推銷。喜劇演員史蒂夫馬。⊿teveMartin)巧妙地回避了這一問題,并給出建議:“做到出類拔萃,別人就不會對你視而不見!瘪R丁說,如果你專注于讓自己變得更好,別人就會找到你。這一點我也同意。你不要為自己的作品尋找觀眾,而是要讓觀眾找到你。光靠作品優(yōu)秀還不夠,要讓觀眾找到你,你得是能找得到的。我認為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世,讓人發(fā)掘,同時又能專注于讓自己的能力卓越超群。
  幾乎現在所有我景仰、會試著偷學的對象,無論他們的職業(yè)是什么,都會把分享當成例行公事。他們工作太忙,根本不會在雞尾酒晚會上閑談。他們會在工作室、實驗室或者辦公室的座位上努力工作,對自己當下的工作開誠布公,絕不會遮掩、保密,并且持續(xù)在網絡上分享工作的點點滴滴,包括想法和收獲。相比于花費時間“打理關系”,他們更善于利用網絡“創(chuàng)造關系”。通過大方分享點子與知識,他們往往能贏得有一天會派上用場的觀眾,這些觀眾或許會變成伙伴,或許會提供回饋或贊助。
    我想寫一本新手指南來說明這種新的自我經營方式,也就是說,這本書適合所有討厭自我推銷的讀者。如果你愿意,它會成為自我推銷的替代方案。我會試著教會你如何把工引言一種新的經營方式
  當我有幸和讀者交流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都與自我推銷有關:怎樣才能受到注目?如何找到觀眾?你是怎么辦到的?
  我討厭談論自我推銷。喜劇演員史蒂夫馬。⊿teveMartin)巧妙地回避了這一問題,并給出建議:“做到出類拔萃,別人就不會對你視而不見!瘪R丁說,如果你專注于讓自己變得更好,別人就會找到你。這一點我也同意。你不要為自己的作品尋找觀眾,而是要讓觀眾找到你。光靠作品優(yōu)秀還不夠,要讓觀眾找到你,你得是能找得到的。我認為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世,讓人發(fā)掘,同時又能專注于讓自己的能力卓越超群。
  幾乎現在所有我景仰、會試著偷學的對象,無論他們的職業(yè)是什么,都會把分享當成例行公事。他們工作太忙,根本不會在雞尾酒晚會上閑談。他們會在工作室、實驗室或者辦公室的座位上努力工作,對自己當下的工作開誠布公,絕不會遮掩、保密,并且持續(xù)在網絡上分享工作的點點滴滴,包括想法和收獲。相比于花費時間“打理關系”,他們更善于利用網絡“創(chuàng)造關系”。通過大方分享點子與知識,他們往往能贏得有一天會派上用場的觀眾,這些觀眾或許會變成伙伴,或許會提供回饋或贊助。
  我想寫一本新手指南來說明這種新的自我經營方式,也就是說,這本書適合所有討厭自我推銷的讀者。如果你愿意,它會成為自我推銷的替代方案。我會試著教會你如何把工作想成持續(xù)的過程;如何分享創(chuàng)作過程,才能吸引志同道合的潛在觀眾;如何面對把自己、把作品公之于世之后的跌宕起伏。
  如果《“偷”師學藝》是一本關于如何從別人身上偷學影響力的書,這本書則能讓你學會發(fā)揮影響力,讓人從你身上偷學。
  說不定,你未來的老板不需要再看你的簡歷,因為他已經看過你的博客;或者你還是學生,但因為把學校的項目作業(yè)放在網上公開,結果接到人生第一個案子;又或者你丟了工作,但社交網絡上還有一群人熟悉你的作品,能隨時給你介紹新的工作;或者你無心插柳的業(yè)余嗜好變成了專業(yè),只因為有忠實粉絲挺你。
  簡單一點想,結果也是一樣令人滿意:你可以把大部分時間、精力和心思,都用來琢磨技巧、學習技能,或是經營一項事業(yè),但同時你還可以讓你的工作或作品有機會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人。
  只要曬出你的點子!
  《出版人周刊》:有些人天生就懂得行銷自己,但也有些人覺得要把作品推到世人眼前,簡直困難得不得了。如果你屬于后者,這本書會教你幾招有效的方法,讓你既能分享作品,又不必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書中的建議聰明又有用。
  《圖書館期刊》:這本書和《偷師學藝》都堪稱經典,不管經過多久,讀者都可以不斷回頭從書中找到依然實用的建議與秘訣。如果你認為這本書是寫給有心從事創(chuàng)作的年輕人,那你就錯了,因為對每個有心創(chuàng)作,或是想重拾創(chuàng)作的人來說,這本書都能大大鼓舞他們。
    找到眾才
  “你有什么就給什么。對某些人來說,現有成果永遠比單純的念頭要好。”  ——美國詩人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HenryWadsworthLongfellow)
    關于創(chuàng)意,有許多有害無益的迷思,其中最糟糕的一個是“孤獨天才”:在歷史某一刻突然出現一位擁有超人般能力的天才,沒受到什么思潮影響或前人啟蒙,而是有如神助或繆斯女神啟發(fā)。靈感來臨宛如雷擊,他的腦袋像燈泡被倏地點亮,接下來他就耗在工作室里,把點子琢磨成曠世巨作。如果你相信這個孤獨天才的迷思,那么創(chuàng)作就是反社會化的行為——只有寥寥可數的大師級人物才辦得到,其中的大多數已經作古,像是莫扎特、愛因斯坦和畢加索。凡人如我們,只有在一旁對大師杰作目瞪口呆的份兒。  關于創(chuàng)造力,有一個比較健康的想法,流行音樂家布萊恩伊諾(BrianEno)稱之為“眾才”。在這個模式下,好點子通常是一群人創(chuàng)意策劃的結果:藝術家、策展人、思想家、理論家,及其他潮流開創(chuàng)者,他們組成了一個“天才生態(tài)系”。如果仔細回想歷史,我們以為是孤獨天才的大師,事實上都是“互相支持、互相觀摩、互相抄襲、互相偷點子,也互相出主意的一群人”當中的一分子。“眾才”這個概念,并不是要把大師的個人成就視為無物,而是點出好的作品并非神來之筆。從某種意義上說,創(chuàng)意都是協(xié)作,是心智交融的結果。  我喜歡“眾才”這個想法,它讓我們這些自知不是天才的凡人,能夠在創(chuàng)意的過程中占有一席之地。成為“眾才”里的重要一分子,并不取決于你多聰明或多有能耐,而是你能貢獻什么:你分享的點子、發(fā)展的關系和價值、開啟的對話。如果我們忘記“天才”的概念,更多地思考如何發(fā)展“眾才”并為它做出貢獻時,就能調整對自我的期許,以及對希望接納我們的這個世界的期許。不要再問其他人能為我們做什么,要開始問自己能為其他人做什么。  在我們所處的年代,加入“眾才”無比容易。網絡基本上就是超越了地理局限后,一大群眾才的聯(lián)結。博客、社交網站、電子郵箱、討論組、論壇——其實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可以消磨時間、討論關心事物的虛擬場所。門口沒有保鏢、沒有守門人,要進入這些場所毫無阻礙。你不必家財萬貫、不必德高望重、不需要驚人履歷或名校學歷,在網絡上,每個人——藝術家與策展人、大師與學徒、專家與業(yè)余愛好者——都有貢獻一己之力的能力。
    當個業(yè)余愛好者
  “我們每個人都是業(yè)余愛好者。我們都活得不夠久,沒辦法脫離這個境地。”  ——英國喜劇演員/查理卓別林(CharlieChaplin)
    我們都很害怕別人拆穿我們只是業(yè)余愛好者,但事實上,如今的業(yè)余愛好者比專業(yè)人士更有優(yōu)勢。業(yè)余愛好者是充滿熱情、墜入情網般瘋狂投入作品的人。(amateur在法語里意指“情人”),不會計較可能得到的名聲、酬勞或職業(yè)成就。業(yè)余愛好者并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東西,因此樂于嘗試并分享結果。他們愿意冒險、實驗,跟隨內心的想法。有時候,他們會在不專業(yè)的做事過程中收獲新的發(fā)現。日本禪僧鈴木俊。⊿hunryuSuzuki)說:“初學者的心,面向無限可能;專家的心則飽受羈絆!薄 I(yè)余愛好者不怕犯錯,不怕當眾出丑,他們宛如深陷愛河,所以即使是其他人覺得很蠢或很傻的工作,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去做。美國社會觀察作家克萊舍基(ClayShirky)在《認知盈余》(CognitiveSurplus)一書中寫道:“最傻的創(chuàng)意也仍舊是創(chuàng)意。在創(chuàng)意工作中,平庸與出色之間還有很大的空間。但即使是平庸,畢竟還是在創(chuàng)意范圍內,你可以一點一滴地從平庸進展到出色。真正的差別是在做與不做之間!睒I(yè)余愛好者明白,付出點什么總比什么都不付出要好。  業(yè)余愛好者可能沒受過正式訓練,但是一輩子都在學,而且他們要大方公開地學,這樣其他人才能從他們的失敗與成功中學到教訓。美國作家大衛(wèi)福斯特華萊士(DavidFosterWallace)認為好的非虛構作品是一種機會,通過它可以“觀察一個相當聰明卻也不脫平凡的人,同時絞盡腦汁去思考各種我們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會去想的事情”。業(yè)余愛好者也是如此:他們都是迷上某件事物的普通人,花了大把時間思考,并且大聲分享想法。  有時候,從臭皮匠身上學到的會比在諸葛亮身上學到的還要多。英國作家C.S.劉易斯(C.S.Lewis)認為:“兩個學生互相幫助解決困難習題的能力通常會比老師強。這是因為雖然他們知道得不多,但我們要他們解的難題,是他們最近剛碰見過的。同樣的難題老師以前也碰到過,但時間太長,他都忘了該怎么解才好!笨粗ぷ髦械臉I(yè)余愛好者,也會讓我們想要一試身手。英國新秩序樂團(NewOrder)主唱伯納德薩默(BernardSumner)說:“我看了性手槍樂團(SexPistols)的表演,他們糟透了……糟到我想站起來加入他們的行列。”純粹的熱情是會感染人的。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每個人都會變成業(yè)余愛好者。即使是專業(yè)人士要發(fā)光發(fā)熱,最好的辦法也是保有業(yè)余愛好者的精神,勇敢接受不確定性及未知。有人問電臺司令樂隊(Radiohead)主唱湯姆約克(ThomYorke)他最大的優(yōu)勢是什么,他回答說:“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美國民謠歌手湯姆威茲(TomWaits)是約克的偶像,每當約克察覺到自己寫歌寫得太輕松愜意或了無新意時,就會像威茲那樣,挑一種沒學過的樂器,試著彈奏并用來寫歌。這正好也是業(yè)余愛好者的一個特質:他們會利用任何可以上手的工具,試圖把想法傳遞給世人。約翰列儂說:“老兄,我是個藝術家。給我一把低音號,我就能吹首曲子給你!薄 ∫_始踏上分享作品之路,最好的辦法是想清楚你想學什么,并下定決心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學習。找到“眾才”,注意別人在分享什么,然后記下別人不會分享的是哪些。細心留意可以憑一己之力補上的空缺,即使乍看之下這個空缺很糟糕,也不要放棄。在這個階段不用考慮如何獲利或發(fā)展事業(yè)。別想當專家(或專業(yè)人士),盡情展露你的業(yè)余愛好特點(心和熱愛)。分享所愛,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找到你。







上一本:我的第一本人情世故書 下一本:實用談判口才與技巧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人人都在曬,憑什么你出彩?的作者是奧斯丁·克萊恩,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