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越不怕死,活得越好


作者:星云大師     整理日期:2014-06-23 10:44:03

中國人向來是很避諱說“死”的,總怕一語成讖。人們往往被逼到一定程度,才去考慮生死問題。恰恰相反,從死亡的角度重新打量生命,才會懂得如何更好地活著。
  在星云大師看來,主動提醒自己最終都會死去,培養(yǎng)自己“不怕死”的無畏智慧,生活得更積極、樂觀,珍惜每一天。如果心懷這樣的智慧,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境遇,每個人都會歡喜而勇猛地活著。
  向死而生,是最積極的人生觀。現在的人,學習知識比較容易,學習當一個勇者比較困難。有的人平時逞強好勝,但在危難之前,容易為人收買,忘失身負的重任,忘失做人的骨氣。所以,真正的勇者,沒有多年的修心養(yǎng)性,是不容易成功的。美國的航天員在升上太空以前,都要修習禪定,因為禪定能養(yǎng)成一個人的勇氣。當一個人在生死之前,都能無所畏懼,還有什么不能勇敢的呢?
  作者簡介:
  星云大師,1927年生,為禪門臨濟宗第48代傳人。12歲于宜興大覺寺禮志開上人出家,1949年赴臺,1967年開創(chuàng)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yǎng)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業(yè)。
  大師著作等身,總計二千萬言,并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于大陸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譚》《往事百語》《金剛經講話》《人間佛教系列》《迷悟之間》《百年佛緣》等近百種。
  目錄:
  壹·生命的層次
  生命在哪里?/002
  生命的擁有/003
  活著/004
  為何而活/006
  流傳/007
  生命四層次/008
  生命七件事/010
  維生之計/011
  怎樣活下去?/013
  活力/014
  希望在哪里?/016
  開始/017
  方向/019
  目標/020壹·生命的層次
  生命在哪里?/002
  生命的擁有/003
  活著/004
  為何而活/006
  流傳/007
  生命四層次/008
  生命七件事/010
  維生之計/011
  怎樣活下去?/013
  活力/014
  希望在哪里?/016
  開始/017
  方向/019
  目標/020
  幸福/022
  愛/023
  播種/024
  跨越/026
  積聚/027
  累積/029
  最好的享受/030
  貳·四季人生
  老人的智慧/034
  老人的夢想/035
  老人自愛/037
  老人愛己/038
  四等防老/040
  老人五要五不要/041
  歸誰養(yǎng)/043
  孝順得失/044
  虐待老人/046
  四種焦慮/047
  老人怕什么?/049
  人生十怕/050
  人生八怕/052
  個人之怕/053
  人間的忌諱/054
  人間事/056
  四季人生/058
  新陳代謝/059
  人生的站/061
  結局/062
  黃昏/064
  匆匆/065
  叁·與病為友
  病的價值/068
  生病/069
  人之病/071
  療病五層次/072
  吃藥/074
  身體衰弱的原因/075
  防患之道/077
  保健/078
  健康八法/080
  養(yǎng)生四法/081
  健身運動/083
  十項全能/084
  病人百態(tài)/086
  看護/087
  病患家屬/089
  防治感冒五法/090
  痔瘡療法/091
  止痛的方法/093
  健忘/095
  上癮/096
  免疫/098
  過敏/099
  傳染/101
  打鼾怎么辦?/103
  有趣的香港腳/104
  憂郁癥/106
  畸形/107
  真正的盲聾瘖啞/109
  苦味/110
  肆·向死而生
  壽命/114
  長壽/115
  過客/117
  面對死亡/118
  活不下去/120
  走不下去/122
  關于自殺/124
  自殺前后/125
  死亡/127
  死前交代/128
  婚喪喜慶/130
  死的時候/132
  歸宿/133
  輪回/135
  演變/136
  歸源/138
  涅槃/139
  傳承/141
  悲劇/142
  墳墓/144
  殺手/145
  最大的失去/147
  伍·去留之間
  謎底/150
  無奈/151
  升降/153
  顛倒/154
  迷思/156
  迷失/158
  幻想/159
  妄想/161
  痛惜/162
  依靠/163
  風險/165
  人生死角/166
  角度/168
  生理/170
  脫困/171
  題目/173
  年關/174
  沖擊/176
  懲罰/178
  檢查/179
  彌補/181
  陸·生命的流動
  流動/184
  六度/186
  與眾不同/187
  無形的可貴/189
  內在的財富/191
  物以稀為貴/192
  不能揮霍/194
  三八二十三/195
  不如/197
  寧可/198
  好人不易/200
  選擇/202
  判斷/203
  評價/205
  位置/206
  地位/208
  荒地/209
  雙手萬能/210
  懷抱/212
  殿堂/214
  柒·人生的方向
  人生的方向/218
  人生的加油站/220
  人生的“路”/221
  人生的鏡子/223
  人生實相/224
  人生之計/226
  人生得意事/227
  人生的危機/228
  人生的劫難/230
  人生七寶/231
  人生八求/233
  人生四不/234
  人生八不可/236
  人生十四轉/237
  人生十六問/238
  人生七堂課/240
  人生需要什么?/242
  十全人生/243
  三品人生/245
  美化人生/246
  舉重若輕/247
  和而不流/249
  捌·走更遠的路
  發(fā)現/252
  找到了/254
  整理/255
  勇氣/257
  承擔/258
  極限/260
  化繁就簡/261
  快捷方式/263
  快不得/264
  不可能/266
  不能錯/267
  不得已/269
  有誤/270
  選/272
  聽什么?/273
  畢業(yè)/275
  磨/277
  適合/278
  易/279
  時代的退步/281
  舞臺/283
  跑道/284
  錦繡/286從生命的萬花筒解析人生,看見生命的真相。字字如陽光種子,落在心田。依循著《人間萬事》書中透出來的光,我反復巡田,面對自己,巡訪心中那塊田。在憂傷與挫折之間,在歡心與鼓舞之間,歡喜閱讀星云大師的文章,歡喜從《人間萬事》里,尋得智慧的種子。
  ——作家、記者歐銀釧★四季人生★
  人生有生老病死,氣候有春夏秋冬。拿四季來比喻人的一生,春天百花盛開,充滿無限生機,就像年少歲月,燦爛美好;夏天艷陽高照,萬物欣欣向榮,就如滿懷理想的青壯之年,熱情奔放;秋天落葉飄零,大地一片蕭條,象征老病人生,寂寞悲涼;冬天冰雪覆蓋,凄凄歲暮殘冬,正如人生之最后,逐漸萎謝而亡。
  人之一生,有生老病死,恰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確實相仿。人間因為四季更迭而變化多彩,人生也要像四季一樣,活得豐盛。如何才能活出豐富多彩的四季人生呢?
  一、生命要像春天,繁花似錦。人到世間上來,童年時期有父母呵護,生活無憂無慮。及至青春年華,廣交朋友,兩性相愛,充滿了理想。此時體力、精神都無比旺盛,雖不能呼風喚雨,但只要勤勞,世間的衣食總可溫飽。然而生命的意義,不能只為三餐溫飽,應該讓生命活得像春天一樣,所謂“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春天的生命,前途似錦,應該盡情揮灑,讓似水的年華歲月充滿了愛,有愛的生命才有希望,才能生生不息。
  二、性格要像夏天,熱情助人。人的生命要活得像夏天,充滿盎然生機,尤其性格要像如日中天的太陽,熱情奔放,為世界奉獻,為眾生服務。一個性格像太陽一樣的人可以光照十方,讓萬物在陽光普照之下,跟著欣欣向榮。一個有陽光性格的人,自己沐浴在夏天的陽光之下,清晨可以欣賞朝日,黃昏可以觀看夕陽,即使是日正當中,也可以在樹下乘涼。所以,熱情奔放的人生,可進可退,當然是可喜可賀的人生。
  三、行為要像秋天,沉穩(wěn)內斂。春天、夏日過去了,秋天就會來臨。這就如同人生經過了數十年歲月的磨煉,生命到了中年以后,思想、行為都到了成熟的階段,也如五谷、果實到了秋天,慢慢結穗、成熟。人生經過了歲月的洗練,到了成熟的階段,就知道如何傳承、利世,如何用自己的成就,所謂“果實芬芳”來分享人間。所以,秋天的人生,不要悲傷年華老去。其實人生的精華,人生的意義,就在秋天成熟的歲月,甚至即使年屆退休,也有“退而不休”的第二度春天再起。例如,過去是忙自己的事業(yè),忙著照顧家庭,現在退休了,正好可以做社會的義工,可以更廣泛地做善事。此時的人生,由于自己的智慧、經驗豐富,所以一日的生命,可以勝過他人許多的歲月。
  四、思想要像冬天,成熟穩(wěn)重。人生到了冬天,思想臻于成熟的階段,可以環(huán)游世界,廣增見聞;可以含飴弄孫,增加歡樂;可以著書立說,立功、立德、立言。所以,人生到了冬天,不要以為是老之將至,其實冬日是功果圓滿之時,只要留下的功果可為世人所愛,即使花朵枯萎凋謝,但是種子埋藏在土里,還怕沒有萌芽、成長的一天,還怕生命不能再起嗎?
  無門禪師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人只要能隨緣自在,四季無不是光風霽月,晴空朗照。
  ★死的時候★
  人生有兩個大問題,一是“生”,一是“死”。人都是喜生惡死,其實不生哪里會死?因為有生才會有死。同樣地,因為死了才會再生,所以生死是自然的循環(huán)。
  生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只是一般人總是談“死”色變。一個進步的國家,應該教育人民不要忌諱談死。只是講生,不去談死,一旦面臨死亡,才來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為何不在平時就好好面對生死問題呢?能把生死完全了解,其實生也不足喜,死也不足悲!生死就如同早上起床就是生,晚上睡覺就是死,每天二十四小時不都要生死一次嗎?
  或者早上出門,過了不久又再回來,這不也像是生死來去一次嗎?人死如搬家,搬家是喬遷之喜,不應哀傷;人死如換衣服,破舊的衣服換一件新的,也是值得歡喜的事,哪里需要悲傷呢?假如人真能活到百歲,百歲的老人,發(fā)蒼蒼,視茫茫,齒牙動搖,看不清,聽不到,走不動,難道就是幸福嗎?平時家里的沙發(fā)舊了,換一套新的,汽車的引擎壞了,也要換個好的,為什么身體不能換呢?所以,人應該以平常心面對死亡。只是對于死時的一些問題,不能不有所了解:
  一、親友不能留。當一個人世緣已了,要告別世間而去的時候,再好的親朋好友,既不能代替你死,也不能留你不死。此時只有抱著悲傷的心情,結束這段相聚的因緣。因此人不必等到死后再來懷念,生時就要相互提攜、親愛,免得徒留遺憾。
  二、財物帶不走。死亡的悲傷,何止告別親友,尤其自己一生努力賺取的錢財,絲毫也不能隨身帶走。但其實也不盡然,生時如果能夠立功、立德、立言,即使人死離開間,你的功德還是常留世間,何必一定要帶走呢?一個人一生享受前人的給予,死后能留一些財物、功德給后人使用,不也是正常的道理嗎?
  三、身體當舍棄。人死的時候,不但身外財物不是自己的,就連身體也不是自己所有,這時只有黃土一抔,或者烈火一堆。但即使火化,也不是化為灰燼,人的生命是燒不了、埋不了,也死不了的。雖然身體帶不走,但是無形無狀的“心識”,還是會跟隨我們于五趣六道中輪回。總之,人死后總有去處,就好像移民,就看是移民到哪個國家而已,也許是天堂、凈土,或者人間、惡道,都有可能。
  四、業(yè)報跟隨去。所謂“心識”,也就是我們生前所做的善惡業(yè),它能隨我們投胎轉世,所以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業(yè),就像是我們的生命線,我們每個階段的生命,就由業(yè)識來串聯(lián),也由業(yè)識來決定去處,或善或惡,或長或短,或苦或樂。所以《三世因果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币驗槿说乃魉鶠椋梢詻Q定自己的命運好壞,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只要我們多行善事,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上一本:圖解讀懂般若心經 下一本:江門五邑風俗敘錄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越不怕死,活得越好的作者是星云大師,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