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合王陽明的生平,詳細講解王陽明心學。 王陽明一生起伏跌宕,由最初一心成為圣人——守仁格竹到被貶龍場后在陽明洞悟道,并最終悟出存善去惡、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學精髓。他不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而且精通軍事,他領兵平定江西民變禍亂、宸濠之亂和明朝西南部的盜賊。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后傳于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作者簡介: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貶貴州時曾于陽明洞(今貴陽市修文縣)學習,所以世稱陽明先生。 王陽明是我國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二程”、朱、陸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世界觀與人生觀均載于《大學問》一文中。他一生以文治武功俱稱于世,對儒學的發(fā)展貢獻尤為卓著。他創(chuàng)立了以“良知”為本體,以“知行合一”為實踐工夫,以“致良知”為實踐目標,而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陽明心學”。其學說的影響,不僅及于中國,而且波及日、韓等東亞國家,是東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錄: 目錄: 第一章陽明心學之存善去惡 陽明心學所主張的最重要一點便是"存善去惡",也就是要做到時常省察克制,更要時時發(fā)現(xiàn)自己心中生出來的"惡"。一旦發(fā)現(xiàn)有"惡念",就要毫不留情地克去。唯有這樣做了,才能在日積月累后走向"明明德"的境界;也只有達到了"明明德"的境界,方能實現(xiàn)無善惡。正如王陽明所講的四句教中的第一句"無善無惡心之體",因為善惡是相對的,無惡自然也就無善;沒有善惡自然也就沒有了私欲,一個人若是沒有了私欲便是廓然大公,這樣的人便合于天道,也就成了圣人。 第一節(jié)絢爛情感,凈化心靈/002 心之本體,原自不動/002 省察是有事時存養(yǎng),存養(yǎng)是無事時省察/004 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006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008 清凈心,方避境由心生/010 不如反求之切/013 過不可怕,貴在改之/015 我不看花時,花與我心同寂/017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019 目錄: 第一章陽明心學之存善去惡 陽明心學所主張的最重要一點便是"存善去惡",也就是要做到時常省察克制,更要時時發(fā)現(xiàn)自己心中生出來的"惡"。一旦發(fā)現(xiàn)有"惡念",就要毫不留情地克去。唯有這樣做了,才能在日積月累后走向"明明德"的境界;也只有達到了"明明德"的境界,方能實現(xiàn)無善惡。正如王陽明所講的四句教中的第一句"無善無惡心之體",因為善惡是相對的,無惡自然也就無善;沒有善惡自然也就沒有了私欲,一個人若是沒有了私欲便是廓然大公,這樣的人便合于天道,也就成了圣人。 第一節(jié)絢爛情感,凈化心靈/002 心之本體,原自不動/002 省察是有事時存養(yǎng),存養(yǎng)是無事時省察/004 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006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008 清凈心,方避境由心生/010 不如反求之切/013 過不可怕,貴在改之/015 我不看花時,花與我心同寂/017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019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022 第二節(jié)修身養(yǎng)性,心隨意動/024 有根方生,無根便死/024 不受繁華而動于氣/028 修身貴在獨知上下功夫/031 保持務實本性/033 豈有邪鬼能迷正人/036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040 常快活便是功夫/043 一切得喪榮辱,真如飄風之過耳/045 第三節(jié)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049 利他方能自利/049 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052 欲得天下,先得人心/054 圣人一生實事,俱播在樂中/057 寬以待人,嚴以待己/060 隨人毀謗,隨人欺慢,處處得益/064 寬厚仁慈,深得人心/067 茍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072 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074 第四節(jié)保持本心,至誠為人/078 誠是心之本體,求復其本體,便是思誠的功夫/078 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081 誠意只是循天理/082 率性而為之/085 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088 為政不事威刑,唯以開導人心為本/090 臆不信,即非信也/092 物在外,與身心意知是一件/094 信得此過,方是圣人的真血脈/097 第二章陽明心學之致良知 王陽明心學的主旨,便是致良知。王陽明所提倡的良知有著雙重性,即形式上的層次,是假名的良知,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禪;以及形式下的層次,就是孟子說的良知。"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圣人教人第一文。"由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仍存在著良知遮蔽所造成的各種缺陷與弊端,所以致良知實際是人類最偉大的人性去蔽化改造工程,是王陽明一生學問思想最具總結性的定論。 第五節(jié)良知不假外求,生而知之/104 心靈與良知密不可分/104 尚功利,崇邪說,是謂亂經(jīng)/107 用功到精處,愈著不得言語/109 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成己/111 良知四句教/115 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118 心也,性也,天也,一也/121 夫吾之所謂真吾者,良知之謂也/123 遵循良知,以不變應萬變/126 第六節(jié)苦中作樂,失意不失志/129 忍辱方能負重/129 須要時時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潑潑地/132 何天高之冥冥兮,孰察予之衷/133 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135 是有意于求寧靜,是以愈不寧靜耳/137 依靠心學,化危為安/140 圣人只有此,學者當存此/144 第三章陽明心學之知行合一 在王陽明創(chuàng)立的心學理論中,有一條十分重要的原則,那便是不可讓倫理道德成為僵死的教條。王陽明極力反對用"天理"來束縛人的思想與行為,尤其反對言行脫節(jié)、只說不做的學風。不僅如此,王陽明還提出每個人都必須嚴格踐行自己的德行,做到知行合一,將道德規(guī)范變成每個人的一種自覺的道德要求。 第七節(jié)知行合一,心口如一/148 慎思之,篤行之/148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150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53 不逆不臆,信守承諾/155 素謀其位而行/158 問了又走,方漸能到得欲到之處/160 第八節(jié)心之所想,力之所行/163 人生立志,志存高遠/163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168 有意必便偏著一邊,能此未必能彼/170 立志不可敷衍了事/172 玩物必然喪志/175 第九節(jié)有一種養(yǎng)心方法是放下/177 爭名奪譽易自斃/177 好高騖遠要棄之/180 視天下之人無外內遠近/183 過度貪婪,人生處處不如意/185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187 人生達命自灑落/190 放下私心,獲得光明/192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問:“知識不長進,如何?” 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仙家說嬰兒亦善譬。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識認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fā)之中’上養(yǎng)來。后儒不明格物之說,見圣人無不知,無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做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傳習錄》 王陽明認為,一個沒有遠大志向的人,就不可能成功;即使在學習各種工匠技藝時,若是沒有志氣與堅持不懈,也是不可能學成的。正如常言所說的:“有志登山頂,無志站山腳!弊怨乓詠,但凡成大事之人,都是先立志;而沒有志向的人,往往碌碌為無而終其一生。因此,想要做出一番成就,首先便要為自己確立一個志向,并堅持不懈地朝這個方向努力下去。 王陽明極為贊同“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這句話。在王陽明的眾多弟子中,不乏有一些不能立志,更不能立長志的人。每當遇到這樣的弟子,王陽明都會向其講述立志的重要性,并幫助他們確定合理的志向。 王陽明的弟子陸澄非常好學,但是他在努力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問并沒有太大的長進。于是,滿腹疑惑的他找到先生,向其請教這一問題:“為什么我努力了這么長時間,自我感覺卻沒有取得進步呢?” 聽了陸澄的問題,王陽明便根據(jù)自己日常講學中看到的陸澄學習的情形,幫陸澄分析其中的原因,他說:“無論誰做學問,都必須要先建立一個根基,之后再以此為基礎循序而進。道家學說以嬰兒作比喻,說得十分精辟。當一位母親剛剛懷孕時,胎兒在其腹中還沒有成形,那時還僅僅是一團氣。但是,等到胎兒出生之后,會哭出聲音,稍大一些后才會笑出聲音;再接下來就是認識自己的父母兄弟,直到可以站立、行走、拿東西,最后天下的事情幾乎無所不能。這都是由于他精氣日益充足,筋骨也變得越來越強壯,大腦越來越聰明。這些并非是出生時就具備的,因此,必須要有一個本源。即便是圣人,也是建立在涵養(yǎng)的基礎之上,才不會將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表現(xiàn)出來的。只有慢慢養(yǎng)成,才能立足于世間萬物之間,任由世間萬物隨性而長。由于后來的儒學弟子們并不懂得格物的學說,才會認為圣人擁有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能力,因此,才會妄想在剛剛做學問時,便將圣人的學問全部學完,但又怎么可能呢?” 聽了先生的一番話,陸澄連連點頭稱是。 王陽明繼續(xù)說道:“我們現(xiàn)在在這里討論學問,只不過是無中生有的功夫,如果想要求得真學問,就必須立志。立志用功猶如種樹,開始生根發(fā)芽,然后逐步長出枝節(jié)和樹葉,再結出花果。但是,剛種植時,只管栽培灌溉,不要想枝,不要想葉,不要想花,不要想果?障胗惺裁从茫恐灰煌浽耘酀补嗟墓Ψ,何愁沒有枝葉和花果?剛開始做學問的時候也應當如此,立下志向,一定要朝此方向努力! 王陽明認為,只有立志,才有可能做成某事;一個不懂得立志,沒有為自己確立專一目標的人,便無法做到心無旁騖,更不可能做到一心一意地朝著目標努力。爭名奪譽易自斃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屢責之。一日,警責方已,一友自陳日來功夫請正。源從旁曰:“此方是尋著源舊時家當! 先生曰:“爾病又發(fā)!痹瓷,議擬欲有所辯。 先生曰:“爾病又發(fā)!”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內種此一大樹,雨露之滋,土脈之力,只滋養(yǎng)得這個大根,四傍縱要種些嘉谷,上面被此樹葉遮覆,下面被此樹根盤結,如何生長得成?須用伐去此樹,纖根無留,方可種植嘉種,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養(yǎng)得此根! ——《傳習錄》 王陽明的弟子孟源,一直以來都有著自以為是、追求虛名的壞毛病,對此,王陽明已經(jīng)多次加以責備。一天,王陽明剛剛批評了孟源,有位朋友來向先生講述自己近日所學所悟,希望得到先生的指正。站在一旁的孟源便先于老師開口說:“你現(xiàn)在所學的這些東西,可算是找到了我以往的那些老家當了! 王陽明說:“孟源,你又犯老毛病了! 孟源鬧了個大紅臉,正想為自己辯解。王陽明又說了一遍:“你的老毛病又犯了!苯又_導他說:“這個毛病是你人生中的一大病根。好比在一丈見方的地里種一棵大樹,雨露的滋潤、土地的肥沃能滋養(yǎng)到樹根。如果在這棵大樹的周圍種一些優(yōu)良的谷物,可上有枝葉遮擋陽光,下有樹根盤結,它又怎么能生長呢?所以,必須將這棵大樹砍掉,連須根也不留,才能種植優(yōu)良谷物。不然的話,無論你再怎么努力耕耘栽培,得到滋養(yǎng)的也只能是大樹的根! 在王陽明看來,之所以會出現(xiàn)諸多悲劇,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人們爭名奪譽所致。很多人為了虛名,而不惜付出一切代價,陷入追求虛名的深淵之中無法自拔。于是乎,為了毫無價值的虛名,而與人鉤心斗角,打得頭破血流,好朋友反目成仇,親人相殘。因此,王陽明極力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他甚至將“去人欲”視為“存天理”的前提和基礎,也就是他所說的:“只有去掉了人欲,才能真正認識到天理! 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一個追求虛名的人,只會無端地給自己帶來諸多禍端,無法放下虛名,只會為了維持這一沒有價值的東西而費盡心思,徒增人生道路上的苦悶與煩惱,無法讓自己的人生獲得難得的坦然。 當時,在學術界也存在流弊,即程朱理學日漸虛偽,治學風氣不正。王陽明曾淋漓盡致地揭露了程朱理學的虛偽化:“后世良知之學不明,天下之人用私智以相比軋,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瑣僻陋之見,狡偽陰邪之術,至于不可勝說;外假仁義之名,而內以行自私自利之實,詭辯以阿俗,矯行以干譽,掩人之善而襲以為己長,訐人之私而竊以為己直;忿以相勝而猶謂之徇義;險以相傾而猶謂之疾惡;妒賢嫉能而猶自以為公是非;恣情縱欲而猶自以為同好惡。相陵相賊,自其一家骨肉之親,已不能無爾我勝負之意、彼此藩籬之形,而況于天下之大,民物之眾,又何能一體而視之?則無怪于紛紛藉藉而禍亂相尋于無窮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后世良知的學說不再昌明,天下的人各自用自己的私心才智互相傾軋,所以人人都有私心,而那些偏執(zhí)淺陋、瑣碎繁雜的見解,虛偽陰險的手段,就更是達到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地步。他們都假借仁義的名義,而做著一些自私自利的勾當;巧言辭令來迎合世俗,用虛偽的行為來博得名譽;掩蓋別人的優(yōu)點而作為自己的長處;揭露別人的隱私來表現(xiàn)自己的正直;為泄私憤而相互爭斗卻認為是為正義而獻身;陰險地互相傾軋還以為是疾惡如仇;忌賢嫉能卻以為自己能主持公道;恣意放縱卻以為自己愛憎分明;ハ嗥哿杌ハ嗲趾Γ词故枪侨馐肿,彼此之間也要分出個勝負高低、彼此之間隔著一道無形的墻,更何況天下如此之大,百姓事物眾多,又如何能把他們看作是和自己一體的呢?這就難怪天下動蕩、紛爭迭起了。 王陽明又說:“蓋王道息而伯術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濟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無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謂天理者乎?自是而后,析心與理而為二,而精一之學亡。世儒之支離,外索于刑名器數(shù)之末,以求明其所謂物理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無假于外也! 從王陽明的這些話里,不難看出明代的儒學即程朱理學已完全流于虛偽,士大夫之屬講的是仁義道德、忠信孝悌,而求的是聲色利祿、富貴權勢;也可以看出王陽明對那些“外假仁義之名,而內以行自私自利之實”,“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濟其私”的人深惡痛絕。他認為這是士大夫之屬道德的淪喪和良知的失落。為了糾治這一流弊,他要喚起人們的良知,特別是士大夫的良知。王陽明創(chuàng)立知行合一學說,揭致良知之教,都是為了扭轉世風,教人們言行一致、心從良知,傳揚儒學之真諦。因此,他在給弟子們講學時,尤其注重這一點,對于那些追逐名利之輩常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評。 好高騖遠要棄之 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見?” 先生一言翦裁,剖破終年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懼。 ——《傳習錄》 在王陽明看來,為人最重要的便是踏踏實實,不可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無論對待何種事情,都應當用心去做,一心想著做出一番大事而不屑于小事的人,是永遠都不可能成功的。他時常教導弟子,若想在人生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 公元1526年,王陽明的弟子錢德洪、黃正之、張叔謙、王汝止一起去參加會試,途中他們向民眾宣講王陽明的學說,卻發(fā)現(xiàn)有些人并不相信。于是,他們回來之后,便將途中的見聞講給老師聽。 聽完他們講述的情況后,王陽明說道:“當時你們是以何種身份講學的?” “圣人啊!睅讉人不約而同地回答。 “那自然是了。你們以圣人的身份給人講學,人家看到圣人出現(xiàn)了,當然被嚇跑了,哪里還會聽你們講學呢?想要給人家講學,首先就要將自己扮成愚夫愚婦的形象,這樣講學才有人愿意聽! 聽了老師的話,錢德洪說道:“如今,想要發(fā)現(xiàn)一個人品質高低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此話怎講?”王陽明問道。 錢德洪回答說:“就拿恩師來說,您猶如泰山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那些不懂得敬仰之人,大都是有眼無珠! “可是,與平地相比,泰山遠不如其廣闊,平地怎么可能看見泰山呢?”王陽明這句話,其實指出了很多人都容易犯的毛病——好高騖遠,缺乏腳踏實地的精神,弟子們聽了此話無不悚懼,頓時明白了先生的意思,都不再吭聲了。 在《傳習錄》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名下屬官員長期聽王陽明講學,一日對王陽明說:“先生的學說十分精彩,只是我每天都必須處理大量的文件、案件,十分繁忙,沒有時間去做學問。” 王陽明聽了他這番話后,對他說:“我什么時候教你放棄文件、案件而去空談學問了?既然你每天都有大量的公事要做,就理應從公事上學習,這樣才是真正的‘格物’。例如,當你判案時,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惱怒,不能因為對方說話婉轉而高興,不能因為對方有求于你而故意整治他,不能因為對方的哀求而寬容他,不能因為自己的事務繁冗而隨意草率結案,不能因為他人的詆毀和陷害而按其意愿去處理。其實,這些念頭都是存在于你內心之中的私欲,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必須仔細省察克制,唯恐心中偏離而枉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處理公事全是切實的學問,如果拋開了事務去學反而會不著邊際。”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王陽明反對空談學問,十分強調要在實際事務中學習和運用學問,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能把學問與實際事務分割開,要把學問落實到具體事情上,因為這才是做學問的根本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