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最初的面孔》所述對象,全是當今文藝界的精英和炙手可熱的大腕級人物:顧城、崔健、王安憶、賈平凹、王朔、楊麗萍、譚盾、張藝謀、姜文、陳丹青…… 肖全對人物性格的精準把握,以及他與這群人廣泛密切的交往,使得他的攝影和書寫超越了個人行為的層次,而成為具有社會意義的紀實工程。他見證了這一代人的生存,折射出了他們的歡樂與痛苦、堅持與彷徨。而畫面之外那近10萬字的“絮叨”,其目的也不在于給媒體提供新的傳聞。肖全生動的描述讓大眾得以看到“名人”在生活中的真實面貌,當鏡頭對準“我們這一代”時,每一張不同的面孔上都毫不遮掩地呈現出充滿希望的鎮(zhèn)定和安詳。 作者簡介: 男,1959年生于四川成都,曾任深圳《街道》雜志攝影記者,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們這一代”的拍攝,1991年出版《天堂之鳥:三毛攝影詩歌集》。1994年為張藝謀的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擔任圖片攝影。1995年為楊麗萍的電影《太陽鳥》擔任圖片攝影。2006年于北京和上海舉辦《女人,時間》攝影展。2010年于北京舉辦《心動——肖全鏡頭下的楊麗萍》攝影展。 目錄: 001|肖全:參與者與見證人(代序) 001|顧城·謝燁1986.12成都 005|北島1986.12成都 007|張棗1988.2成都 009|高源1990.2成都 010|崔健1990.3成都 013|翟永明1990.3成都 014|西川1991.8北京 017|魏光慶1991.8武漢 019|史鐵生1991.8北京 021|張培力1991.8杭州 025|王寅·陸憶敏1991.8上海 026|殘雪1991.8長沙 031|何立偉1991.8長沙001|肖全:參與者與見證人(代序) 001|顧城·謝燁 1986.12成都 005|北島 1986.12成都 007|張棗 1988.2成都 009|高源 1990.2成都 010|崔健 1990.3成都 013|翟永明 1990.3成都 014|西川 1991.8北京 017|魏光慶 1991.8武漢 019|史鐵生 1991.8北京 021|張培力 1991.8杭州 025|王寅·陸憶敏 1991.8上海 026|殘雪 1991.8長沙 031|何立偉 1991.8長沙 032|蘇童 1991.8南京 035|耿建翌 1991.8杭州 037|葉兆言 1991.8南京 038|高名潞 1991.8北京 041|栗憲庭 1991.8北京 042|李保田 1991.8北京 045|管策 1991.8南京 046|曾年 1991.8北京 050|賈平凹 1991.9西安 053|張曉剛 1991.10成都 057|呂澎 1992.2北京 060|王廣義 1992.2武漢 063|楊麗萍 1992.4北京 067|陳侗 1992.12廣州 069|張海兒 1993.1廣州 072|柏樺·趙野·鐘鳴 1993.2成都 079|張元 1993.2北京 083|何訓田·朱哲琴 1993.2成都 087|余華 1993.2北京 089|格非 1993.2北京 090|蔚華 1993.2北京 093|歐陽江河 1993.2成都 094|王朔 1993.2北京 097|馬原 1993.2北京 098|吳亮 1993.2上海 101|劉恒 1993.2北京 103|扎西達娃 1993.2北京 104|朱大可 1993.2上海 107|戴錦華 1993.2北京 108|何多苓 1993.2成都 111|吳文光 1993.2北京 113|夏小萬 1993.2北京 115|劉小東·喻紅 1993.2北京 116|沈小彤 1993.2南京 121|范景中 1993.2杭州 122|陳凱歌 1993.3北京 127|島子 1993.4深圳 131|安哥·侯登科 1993.4深圳 132|韓磊 1993.4深圳 135|李媚 1993.5深圳 139|黃銳 1993.9北京 141|陳少平·顧德新·王魯炎 1993.9北京 145|王友身 1993.9北京 146|竇唯 1993.9北京 149|賀延光 1993.9北京 150|何勇 1993.9北京 153|孔長安 1993.9北京 155|劉義軍·張炬·丁武·趙年 1993.9新疆 161|王勇 1993.9新疆 162|牟森 1993.9北京 165|李少紅 1993.9北京 167|梁和平 1993.9北京 168|芒克 1993.9北京 171|虞進·肖楠 1993.9北京 172|郭路生 1993.9北京 175|劉煒 1993.9北京 176|劉震云 1993.9北京 179|方力鈞 1993.9北京 181|王勁松 1993.9北京 183|張承志 1993.9北京 184|丁方 1993.9北京 187|邵飛 1993.9北京 188|馮國棟 1993.9北京 191|孫甘露 1993.11上海 192|王安憶 1993.11上海 195|楊立青 1993.11上海 196|陳村 1993.11上海 199|羅中立 1994.6重慶 202|譚盾 1994.8上海 205|侯詠 1994.8上海 207|韓少功 1994.9? 209|鞏俐 1994.12蘇州 212|張藝謀 1994.12蘇州 216|田壯壯 1994.12蘇州 219|呂樂 1994.12蘇州 220|李曉 1995.2上海 222|尹吉男 1995.3北京 225|胡雪樺 1995.3北京 226|徐冰 1995.3北京 229|張獻 1995.3上海 230|姜文 1995.3北京 234|溫普林 1995.3北京 237|陳沖 1995.3北京 238|李小山 1995.10南京 241|尚楊·陳丹青 1995.11南京 242|王序 1996.9廣州 245|后記 到了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你說什么沒有經歷過呀?再大的事,我們都能頂得住,再討厭的人我們都可以寬恕他們,面對這些事、這些人,你只需笑笑就過去了,別往心里去。我們的心里,可不要裝這些東西,那里面應該是干干凈凈的,只有愛和那些令人愉快的東西才能裝進去。 ——楊麗萍 盡管肖全常常專注于畫面的經營,但最終他還是很清楚:他的工作并不是完全為了攝影,而更是為了“我們這一代”,為了那些不同歲數的、歷經坎坷而又有所作為的、或者的和不幸早逝的同代人……他賦予鏡頭的使命是拍出一幅幅經典之作,因此獲得了“拍誰就是誰一生中最好的照片”的贊譽。 ——陳侗 肖全的人像攝影沒有色彩,很多時候甚至不講究構圖,一張臉大喇喇地戳在畫面中。但它們就是能戳中人心,就是好像掀開了紙面要走出來似的,就是比那些用昂貴器材拍到了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你說什么沒有經歷過呀?再大的事,我們都能頂得住,再討厭的人我們都可以寬恕他們,面對這些事、這些人,你只需笑笑就過去了,別往心里去。我們的心里,可不要裝這些東西,那里面應該是干干凈凈的,只有愛和那些令人愉快的東西才能裝進去。 ——楊麗萍 盡管肖全常常專注于畫面的經營,但最終他還是很清楚:他的工作并不是完全為了攝影,而更是為了“我們這一代”,為了那些不同歲數的、歷經坎坷而又有所作為的、或者的和不幸早逝的同代人……他賦予鏡頭的使命是拍出一幅幅經典之作,因此獲得了“拍誰就是誰一生中最好的照片”的贊譽。 ——陳侗 肖全的人像攝影沒有色彩,很多時候甚至不講究構圖,一張臉大喇喇地戳在畫面中。但它們就是能戳中人心,就是好像掀開了紙面要走出來似的,就是比那些用昂貴器材拍出的、經過精心修飾、構圖精準而色彩絢麗的照片都要永駐人心。 ——豆瓣網友 第4頁 臨走之前,我給顧城和謝燁在他們的房間拍了不少照片,顧城樂得手舞足蹈。他說,我最喜歡拍照片了,我的這頂帽子,是一位美國老太太給我的。 我們在公園里玩得開心死了。北島像個小孩,跑幾步坐在草地讓我拍照,顧城、謝燁在竹林里用枯藤制成花籃戴在脖子上。 顧城看著拉大鋸的師傅,目不轉睛。他對我說,我特喜歡這些剛鋸下來的木屑,我常把它們攤在手心上,我感受到這些都是新的生命! 在茶館里,北島、舒婷講他們在國外的事。舒婷說,在西方,婦女冬天也露著小腿,進大廳有人給脫大衣,當然你得給人小費。 顧城只得在一邊靜靜地聽著,他還沒出過國門。 太陽西下,天色不早了。我們坐上一輛小中巴,大伙兒余興未減,北島、李剛帶頭唱起俄羅斯民歌: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一直通向迷霧的遠方。我要沿著這條細長的小路,護送我的愛人上戰(zhàn)場…… 歌聲笑語飛出窗外,警察和路人疑惑不解地望著我們。 顧城、北島等人都領到一百塊錢的“舞臺演出費”,顧城激動不已,他說,成都人太好了,干脆我在這兒辦講座,賣門票,直到剩下一位聽眾。 顧城回北京后,給我郵來了他的詩集《黑眼睛》,并留下兩行字: 那些花已經走遠了。 給肖全。 1987年1月,北京。 11-12頁 有一年的中秋節(jié)晚上,在成都,詩人萬夏、畫家田野等一幫人帶隊,在郊外一個發(fā)電廠里玩通宵,男男女女一群人,點著蠟燭跳舞。田野放了《一無所有》,說是崔健給他的。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崔健這個名字。 后來,崔健真的來成都了,他要做全國巡回演出,為第十一屆全運會募捐一百萬元。 這天晚上,成都人像過節(jié)一樣,人們奔走相告。崔健沙啞的歌聲響遍了城市的每個角落。 三塊巨大的紅布高懸在萬人體育館內,一個大型舞臺周圍密密麻麻地堆滿了大音箱,據說有好幾噸重。 燈光暗去,音樂漸起,崔健手持一面鮮紅的旗幟,從后臺英勇地沖向觀眾。 頓時,全場一片歡呼聲,“崔健”、“崔健”的聲浪此起彼伏。 崔健將紅旗插在身后,問候一聲,大家好嗎?那動人的樂曲就掀開了。 這是九十年代的第一個春天。 三月,人們還穿著厚厚的毛衣。我手持相機,沉浸在這一歡樂的時刻里。美國、英國、德國生產的各式大音箱傳出的巨大音波,一股股地灌進我的耳朵,厚厚的喇叭紙棚連同我的心臟被震動到最高極限。 畫家張曉剛的妻子唐稽站在觀眾的第一排,她的前面是全副武裝的保安和公安戰(zhàn)士。不一會兒,她揮動的毛衣不見了,只剩下一件薄薄的短衫,她喊著、唱著,淚流滿面。 當《南泥灣》的歌聲響起,我再也控制不住眼里的淚水。素不相識的人們手挽著手,排山倒海地搖動著,他們和崔健一起唱著。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 在這歌聲中,最普通、最麻木的人也被喚醒了。 這種力量,只能在戰(zhàn)爭年代和足球場上才能感受到。整個體育館沸騰了。 一些留學生打出標捂:崔健俺愛你! 一個女學生沖上臺給崔健獻上一只掛筆,幸福地吻了崔健。 崔健看了我的照片,說很喜歡,他最喜歡的是一張小樣:一個小學生,盤腿坐在地上,雙手捧著臉,瞪大了雙眼注視著臺上的表演,他的身后是一排嚴肅的公安戰(zhàn)士。 我和崔健、王曉京去電視臺取錄像帶,在電視臺門口,我見有一堵舊墻和TV的V字,正好奇妙地組合在一起,便請老崔下車來拍張照片。 崔健想了想,下了車。我操起機器,按了二十一張,老崔不停地改變著身體姿式。一分鐘后,我心里有數,一幅好照片剛才已經誕生了。 213-215頁 1995年3月的一個晚上,我與張藝謀打了一輛出租車回他的家。 我們的車穿過長安街,往南郊方向駛去。張藝謀脫下了那件溫暖的軍大衣,穿一件黑皮背心,顯得十分精神。這是我近半年來第一次與張藝謀獨處這么長的時間。這部戲已經結束了,你下面有什么打算?他問我。我有一個計劃,我想為我拍過的其中幾個人做終身拍攝。張藝謀對此也很感興趣,他問我想拍哪幾個。 崔健、楊麗萍、陳凱歌、姜文和你。他點點頭表示認同。 出租車在一片別墅的花園門口停住了。張藝謀叮囑我,別透露他的這個秘密住處,他知道我有不少記者朋友。 這是一幢非常寬大舒適而華麗的住宅。不知為什么,我脫了鞋,跟他走進房間,踩在干凈冰冷的木地板上,心里便一陣酸楚:張藝謀終于有了自己的“窩”。 張藝謀對我說,我先給我女兒打個電話,你自己倒水喝,想吃東西冰箱里什么都有。 張藝謀的聲音從二樓傳下來:爸爸實在對不起你,說好了星期六下午給你打電話,可爸爸事情太多,身不由己,我想暑假帶你去玩,你要好好聽媽媽的話,用功學習…… 后來他又讓孩子的媽媽替他找《一個和八個》的電影劇照…… 第二天一早我去做圖片,張藝謀對我講:肖全,你可要小心底片的保護,我的電影一般都是七十幾個國家發(fā)行的,如果你把底片弄丟了,那些發(fā)行商沒有劇照,全世界都要追殺你! 一周后,我抱著兩大箱圖片和全部底片回到工作室,張藝謀哼著小調和我做圖片分類,他看著這幾千幅圖片說:睢,剛開機那陣我還挺年輕,戲拍完了,我怎么老成這樣了?說完又笑了,臉上出現一堆褶子。 他把我放大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劇照裝在鏡框里,我們一起布置工作室。 他從樓上抱來一大筒招貼畫,有《秋菊打官司》、《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和鞏俐的照片。這些是小姐的,保管好,他說。大家心照不宣忙碌著,要是小姐在家里,這工作室該有多少笑聲呀! 1995年2月17日,上海的軍用碼頭,張藝謀在這里拍了一場大戲。這是《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影片中的第一場戲。 大家都知道了,前一天的《新民晚報》向全世界發(fā)布了張藝謀和鞏俐分手的消息。 一些記者像“特務”一樣混在人群中,冷不防沖到張藝謀面前采訪,制片主任像警衛(wèi)員一樣保護著張藝謀,拒絕一切干擾。 戲拍到黃昏,張藝謀已精疲力盡,隨著他的一聲“停!”一天的工作結束了。 剛剛還在風里雨里的群眾演員,把這位穿軍大衣的導演團團圍住,請他簽名,那場面感動了所有的人。制片主任說,讓他去吧!也許他會好受一點! 黃浦江水,滔滔地流向遠方,夜幕開始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