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本書圖文并茂,選篇優(yōu)良,其編修根源是一種自身對于經(jīng)典的崇拜,其動力是作為一個出版人的社會責任感。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網(wǎng)絡文學、快餐文化如此泛濫,良莠不齊,迷惑著人們的眼界,更有甚者,直接誘騙讀者的感情,也不乏些庸庸之作,一點言笑,幾滴眼淚,以此來賺取大家寶貴的時間甚至生命。對于心靈及精神上的建設與維護,自是不敢說力挽狂瀾,只求能盡一己綿薄之力,鋤一方微圃,讓路過的人能欣賞到一些花繁葉茂的風景。只是我希望,路人在一瞥的同時,能略微駐足,植葉茂于眼中,沁花香于肺腑。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后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等。 魯迅1881年出生于浙江紹興的一個封建士大夫家庭,從小對民間文學、野史筆記及繪畫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拘泥于四書五經(jīng),多方尋求課外讀物,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1902年初,魯迅在南京礦務鐵路學堂畢業(yè)后,被公費選送赴日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畢業(yè)后,1904年8月,往仙臺入醫(yī)學專門學校學習。1906年棄醫(yī)學文,希望以文藝改造國民精神。1909年回國,先后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紹興師范學校校長。1912年2月,魯迅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后隨教育部遷往北京。1918年5月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發(fā)表第一篇現(xiàn)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20年8月,魯迅被聘為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文科講師。1921年12月至1922年年初,《晨報副刊》上連載了他的代表作《阿Q正傳》。1923年,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吶喊》出版。 目錄: 吶喊 自序 狂人日記 孔乙己 藥 明天 一件小事 頭發(fā)的故事 風波 故鄉(xiāng) 阿Q正傳 端午節(jié) 白光 兔和貓 鴨的喜劇吶喊 自序 狂人日記 孔乙己 藥 明天 一件小事 頭發(fā)的故事 風波 故鄉(xiāng) 阿Q正傳 端午節(jié) 白光 兔和貓 鴨的喜劇 社戲彷徨 祝福 在酒樓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長明燈 示眾 高老夫子 孤獨者 傷逝 弟兄 離婚故事新編 序言 補天 奔月 理水 采薇 鑄劍 出關 非攻 起死“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運氣了你!你運氣,要不是我信息靈……” 老栓一手提了茶壺,一手恭恭敬敬的垂著;笑嘻嘻的聽。滿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聽。華大媽也黑著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葉來,加上一個橄欖,老栓便去沖了水。 “這是包好!這是與眾不同的。你想,趁熱的拿來,趁熱吃下!睓M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沒有康大叔照顧,怎么會這樣……”華大媽也很感激的謝他。 “包好,包好!這樣的趁熱吃下。這樣的人血饅頭,什么癆病都包好!” 華大媽聽到“癆病”這兩個字,變了一點臉色,似乎有些不高興;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著走開了。這康大叔卻沒有覺察,仍然提高了喉嚨只是嚷,嚷得里面睡著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來。 “原來你家小栓碰到了這樣的好運氣了。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著呢!被ò缀右幻嬲f,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聲下氣的問道,“康大叔——聽說今天結果的一個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誰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兒子么?那個小家伙!”康大叔見眾人都聳起耳朵聽他,便格外高興,橫肉塊塊飽綻,越發(fā)大聲說,“這小東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這一回一點沒有得到好處,連剝下來的衣服,都給管牢的紅眼晴阿義拿去了!谝灰阄覀兯ㄊ暹\氣;第二是夏三爺賞了二十五兩雪白的銀子,獨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小栓慢慢的從小屋子走出,兩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飯,泡上熱水,坐下便吃。華大媽跟著他走,輕輕的問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舊只是肚餓?……”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過臉,對眾人說,“夏三爺真是乖角兒,要是他不先告官,連他滿門抄斬。現(xiàn)在怎樣?銀子!——這小東西也真不成東西!關在牢里,還要勸牢頭造翻! “啊呀,那還了得,”坐在后排的一個二十多歲的人,很現(xiàn)出氣憤模樣。 “你要曉得紅眼睛阿義是去盤盤底細的,他卻和他攀談了。他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你想,這是人話么?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可是沒有料到他竟會那么窮,榨不出一點油水,已經(jīng)氣破肚皮了。他還要老虎頭上搔癢,便給他兩個嘴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