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ISIS文庫·科幻研究系列”之一,選擇收入了歷年發(fā)表在Nature雜志上的短篇科幻小說95篇,并按主題進行了分類,是第1輯的續(xù)集。這些作品反映了當今西方科幻的主流觀念——反思科學技術。作者們想象了未來社會中科技技術高度發(fā)展和應用之后的種種荒謬局面,表現(xiàn)了充滿人文關懷的深刻憂慮?紤]到這些小說竟發(fā)表在久負盛名的Nature雜志上,則又展現(xiàn)了另一層深遠意義。 亨利·吉(Henry Gee,1962~),獲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博士學位,1987年以記者身份進入《自然》雜志,現(xiàn)為生物學方向高級編輯,科幻專欄“未來”主持人。已出版多部生物學著作,包括《脊椎動物起源研究》(Views on the Origin of the Vertebrates,1996),《探尋深時》(In Search of Deep Time,1999),《恐龍認知指南》(A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2003)及《雅各的天梯》(Jacob's Ladder,2004)等。此外,他的科幻作品《魔符》(The Sigil)系列已于2012年出版。吉還是一位知名的“托爾金迷(Tolkienist,托爾金是《魔戒》三部曲的作者)”,曾擔任托爾金學會(Tolkien Society)會刊《梅隆》(Mallorn,《魔戒》中的大樹名)的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