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斗篷032 http://www.douban.com/group/murderpen/ 這一次,本書作者皮埃爾·布瓦洛和托馬·納爾瑟雅克拋棄了以往的寫作常規(guī),希望寫一本完全遵循經(jīng)典套路的推理小說,將劇情建立在了推理小說最傳統(tǒng)、但同時也是最非凡、最引人注目的主題之上:“密室問題”。 高級核能專家、總工程師索爾比耶在自己的辦公室中槍身亡。一聽到槍響,死者的兩個同事就立刻沖進了房間,與此同時,還有一位目擊者看守著唯一的出口。照理說,任何物理意義上的逃脫都是不可能的。然而,兇手不僅成功消失得無影無蹤,還帶走了一個巨大而沉重的試管,里面滿是鈾元素,一旦打開就有可能引發(fā)難以想象的災難。 但撲朔迷離的慘劇還未終結:兇手又連續(xù)犯下多起案件,每一次都在無法解釋的前提下完成了消失。也就是說,一共四起“密室”案件一起擺在了警方面前……也擺在讀者面前。四個難題,兩位作者——讓我們強調一下——舉出了四種不同的解決方案,每一種都合情合理。 小說法文書名的意思是“工程師熱愛數(shù)字”,起初以專欄連載形式刊登在《費加羅報》上,目的是為了參加競賽。這部作品向讀者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用以考驗他們的智慧和邏輯能力,開動腦中的“灰色小細胞”。
作者簡介: 布瓦洛-納爾瑟雅克,這一筆名中隱藏著兩個人的姓氏,他們是皮埃爾?布瓦洛(Pierre Boileau,1906-1989)和托馬?納爾瑟雅克(Thomas Narcejac,1908-1998)。兩人都熱愛推理小說。在1948年相識前,他們都致力于創(chuàng)作推理小說。相識之后 ,他們決定合力寫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他們就像硬幣的正反面,密不可分,分工明確:布瓦洛負責設計故事情節(jié),而納爾瑟雅克負責故事填充及人物塑造。兩人憑借著驚世才華將傳統(tǒng)懸疑故事的元素與個人風格巧妙融合,圍繞著被害人展開故事情節(jié),起承轉合精致細膩又不落窠臼,充滿驚喜,因此領軍法國推理小說界長達四十年。這組文壇二重唱留下了許多傳奇性的作品,它們無一例外地擁有性格復雜多變的主人公,詳細的心理描寫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時至今日,他們的小說已經(jīng)被世人奉為現(xiàn)代經(jīng)典,并且頻頻被搬上銀幕,希區(qū)柯克(《迷魂記》)、亨利-喬治?克魯佐(《惡魔》)等著名導演都對他們的作品情有獨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