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作者:魏小暖     整理日期:2014-08-03 02:49:52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或依偎在父母的懷抱里,享受著父母給予的溫暖,給予的愛;或跟隨在父母親的周圍,在父母羽翼的愛撫下快樂的玩耍。這時候孩子的心靈清凈的像一張白紙,不著一點污垢,他們除了享受愛沒有一絲憂愁,世界對他們來說是無比的圣潔,無比的讓他們放心。而這時的父母面對著孩子投來的純潔的目光,美麗的笑靨,想的就是如何給孩子以最深的愛,他們完全沉浸在對孩子的愛的喜悅中,至于孩子在想什么,做父母沒必要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思維能力的增強,頭腦里生活現(xiàn)象的侵入,使本來純凈無暇的孩子自然而然的成為思想者了,這是一個人要獨立走上社會的必然。顯然,此時,父母們在面對已經具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孩子,要繼續(xù)我們的愛,繼續(xù)我們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期望,我們再不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我們就算不上是稱職的父母了。如果說孩子處于嬰幼兒時期,父母主要盡養(yǎng)育責任,而在思想不斷成熟的學齡時期,父母主要盡教育責任的話,那么,父母不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就無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甚至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會因對同一事物的觀點和意見不同而產生對立情緒,影響親子關系。而如果父母了解和掌握不同階段孩子在想什么,渴望什么,實際上也就知道了自己孩子的身心狀況,以及其與社會發(fā)展的融合程度,也會讓父母知道,此時在孩子身上要補充什么,摒棄什么,應該說,以上所談論的問題并不是所有的年輕父母們都十分清楚的問題,為此我們編撰本書,意在為所有熱愛和關心自己孩子健康成長的父母們提個醒,并提供一套本極富操作性的了解和掌握孩子思想和心理手冊。  本書從孩子最基本的心理活動入手,用實例再現(xiàn)情景,因而具有普遍性和實用性特點,使年輕的父母們一讀便能輕松的和自己的孩子對上號,進而掌握孩子每時每刻的想法,以滿足孩子的真正需要,讓其健康快樂成長。
  目錄:
  第一章養(yǎng)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的心
  有問題,先了解真相后發(fā)表意見
  善于讀孩子的肢體語言
  能聽懂孩子話語中的真正含義
  善于通過孩子的眼神透視其心理
  父母應注意孩子的著裝
  了解自己孩子的專長
  父母要了解孩子嘗試獨立的心理第二章孩子,媽媽知道你渴望愛撫
  時常對孩子“說”出你的愛
  父母的要善于解讀自己的孩子
  孩子渴望更多地陪在父母身邊
  媽媽要充當孩子的“避風港”
  孩子在心理上需要媽媽的愛撫
  父母應該時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第一章養(yǎng)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的心
  有問題,先了解真相后發(fā)表意見
  善于讀孩子的肢體語言
  能聽懂孩子話語中的真正含義
  善于通過孩子的眼神透視其心理
  父母應注意孩子的著裝
  了解自己孩子的專長
  父母要了解孩子嘗試獨立的心理
第二章孩子,媽媽知道你渴望愛撫
  
時常對孩子“說”出你的愛
  父母的要善于解讀自己的孩子
  孩子渴望更多地陪在父母身邊
  媽媽要充當孩子的“避風港”
  孩子在心理上需要媽媽的愛撫
  父母應該時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給孩子真愛就是給孩子自由
  平時對待孩子別太嚴肅
  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
  絕不能讓孩子有孤獨感
第三章孩子更喜歡遨游在戲耍的世界里
  
讓孩子學會玩
  讓孩子像享受陽光一樣享受游戲
  不因孩子愛玩而說孩子沒出息
  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常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活動
  父母不該過多干涉孩子
  讓孩子放開了去玩
第四章孩子不愿意父母對他們捆綁的太緊
  
孩子需要自由自在的生活
  孩子的興趣需要家長的重視
  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父母不能硬性改變孩子的興趣
  孩子希望能無拘無束地討論問題
  有些事孩子不喜歡大人參與
  不要把孩子“囚”禁在書房里
  給孩子房間,更要給孩子空間
  不強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第五章蹲下來和孩子建立同理心
  
對孩子給予必要的理解和尊重
  孩子希望得到與父母的爭辯權
  多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與孩子做近距離的交流
  父母要蹲下和孩子說話
  不要總是和孩子講大道理
  孩子希望父母能顧及到自己的感受
  父母要體量孩子的埋怨情緒
第六章你想得到家人的贊美
  
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尊重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鼓勵而憎惡貶毀
  父母要經常肯定自己的孩子
  肯定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時?浜⒆右痪
  把老師的夸獎及時地傳遞給孩子
  孩子更渴望父母能在別人面前夸獎自己
  父母要善于多角度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
  時常為孩子買一件小禮物
第七章孩子希望有自己的活動空間
  
孩子總想讓父母夸夸自己
  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每個孩子都希望有間“心靈小屋”
  在選擇朋友上,孩子反對父母的干預
  孩子要求按自己的愿望交朋友
  孩子之間的事他們喜歡自己解決
  有些時候孩子喜歡在父母面前表現(xiàn)一下
  孩子渴望由自己來支配“壓歲錢”
  父母不要強行改變孩子的選擇
第八章孩子需要爸爸媽媽為他的成長提供條件
  
孩子失敗時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勵
  父母要盡量滿足孩子所提的合理要求
  孩子期望父母支持他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孩子在成長中需要得到自然的錘煉
  不愿去幼兒園——害怕陌生人
  支持孩子的野外集體活動
第九章孩子也像大人一樣需要得到尊重
  
不要拿孩子的建議不當回事
  對孩子要做的事,父母應提建議而不是替決斷
  尊重孩子的朋友
  不要去觸動孩子的隱私
  父母要避免用過度的語言去刺激孩子
  不能看低孩子
  教育是不能來硬的
第十章孩子希望父母能為自己點亮一盞指路明燈
  
孩子渴望父母為其提供發(fā)展的空間
  幫助孩子學會自己動手
  孩子在六個方面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
  孩子煩惱時需要父母幫助來排解
  教育孩子學會理財
  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任何時候都不要恐嚇孩子
  父母要善于為孩子的情緒解套
 了解孩子的心人們都說世界上最純凈的地方是孩子的心靈,可你是否知曉孩子的心里隱藏了多少個“為什么?”都說父母最愛孩子,可每個父母是否知道孩子的一舉一動又代表了他們怎樣的需求?童心有“十萬個為什么”的求知欲望,他們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和向往,更想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探索和征服這個世界。家長只有善解孩子的行為,才能真正地與孩子的心相通,說出孩子最貼心的話語,給予孩子最適合的關愛,成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做孩子成長中最好的陪伴者。孩子從生下的那一刻起,就努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為和這個世界進行溝通:響亮的哭聲、甜甜的微笑、清澈的眼神對媽媽進行細細端詳……可是,你可知道,這其中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包含著大學問!曾經聽很多家長說過這樣的話:帶孩子真是太累人了,每天晚上孩子都要莫名其妙地哭,真是沒辦法;有的父母說自己的孩子愛吃手,認為這個行為對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利,可是糾正起來又非常困難;也有的家長說孩子膽子太小,不讓生人抱,擔心這樣會影響孩子將來的社交能力;還有的家長抱怨自己孩子太黏人,不愿去上幼兒園。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的困惑也會不斷地推陳出新:孩子淘氣、任性、什么都要自己來、跟家長對著干、不讓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甚至說謊、撒潑、亂發(fā)脾氣和不懂感恩……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從孩子的每一個細小行為中,明白他們的需求和心理動向。要想理解孩子的行為語言,首先要了解他們成長中每個階段的不同特點。有一篇題為《美國孩子對父母的“告誡”》,文章中這樣寫道:“我的手很小,無論做什么事,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腳很短,請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樣見過世面,請讓我自己慢慢觀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過多地加以限制。家務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暫的,請花些時間給我講一點世界上的奇聞,不要只把我當成取樂的玩具。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請對我的反應敏感些,不要整天責罵不休。不要嚴厲地批評、威嚇我。您可以批評我做錯的事情,但不要責備我本人。請給我一些自由,讓我自己決定一些事情,允許我不成功,以便我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有一天,我會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請讓我和您一起娛樂,孩子需要從父母那里得到歡樂,正像父母需要從孩子那里得到歡樂一樣!倍嗝磧(yōu)美的文字,而這也正道出了孩子們的心聲。當孩子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時,父母是他們最信任的人。面對未知的一切,他們的無助感可想而知。但他們還不能用語言和你進行溝通,把自己的困難向你傾訴,這就需要你能從孩子的行為中讀懂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當他們漸漸長大,面對誘惑和不解,他們更想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索,這同樣需要你從孩子的行為中去洞察他們的心理動向。因此,要想做一個好家長,不僅要在生活上對孩子進行悉心的照顧,讓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學到更多的知識,更要有讀懂孩子行為的能力。在對孩子具體的教養(yǎng)中,讓孩子體會到成長的快樂,保護和開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質,讓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時常對孩子“說”出你的愛 關愛,說起來是很溫馨的一個詞。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快樂,能健康地成長,但每個父母還要懂得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主要營養(yǎng)是父母給予的關愛。所以,無論何時、無論做什么,我們都要對孩子抱有關愛之心。在適當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來對孩子“說”出我們的愛。曾經有一家網站做過一項調查,題目是“你會對孩子說愛嗎?”調查結果顯示:75%的父母會在孩子還處于嬰兒懵懂期時,向孩子表達情感,而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3歲開始上幼兒園后,就很少再直接對孩子表達愛了;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孩子很少甚至從來都不向父母表達感情。有的父母說,孩子小時候跟他說“愛”很自然,可他長大了、懂事了,再要這么說會覺得很難開口。再說,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要把該做的事都做好了,就不需要表達了。雖然我們很多時候是含蓄的,但是面對孩子永遠都需要的“關愛”,我們就沒必要那么含蓄了。對孩子,我們也要有一個“關愛原則”。我們需要用自己的愛去讀懂孩子的行為,讀懂他的思想,更要讀懂他的內心。說到關愛,我們可能會說:“關心孩子的冷暖溫飽,關心他的學習成長,這些還不夠嗎?他的喜好、優(yōu)缺點,我也了如指掌,這還不夠關愛嗎?”是啊,說起來,我們對孩子的了解不可謂不深,可有一個問題:既然我們如此“關愛”孩子,為什么很多孩子還會表現(xiàn)得那樣叛逆呢?為什么很多孩子都不乖乖地和我們合作呢?由此可見,所謂的“關愛”,并不是簡單的“知道”“了解”,我們必須讓孩子能從心里感受到我們的這份愛,而我們對愛的表達也要有一定的技巧。首先,媽媽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愛。在遇到不同情況時,我們都要將關愛傳達給孩子。比如,他取得了好成績,我們可以說“你付出了努力,你很棒,媽媽為你驕傲”;他犯了錯誤,我們也可以說“你的這種做法我覺得不合適,但媽媽愛你,所以我希望你能改正錯誤”;他遭遇了挫折,我們就說“別怕!媽媽會一直陪著你,我希望你勇敢地堅持下去”……我們的這些“愛的話語”,不僅會讓我們的關愛盡顯無遺,更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溫暖。其次,父母還要學會用各種方式表達愛。說到向孩子表達愛,除了用語言,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用眼神給予孩子鼓勵、用擁抱給予孩子溫暖、用撫摸帶給孩子安心……對于孩子來說,媽媽是和他最親近的人,所以我們要學會綜合運用各種方式讓孩子感受愛。而且,在表達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真心地去表達,不能敷衍他。如果是對年齡小的孩子,我們還要蹲下身子與他平視,這也是對他的一種尊重。第三,即使相隔有距離,也不要忘記愛的表達。有的媽媽由于種種原因不得不和孩子“相隔千里”,在這種情況下表達愛可能對這些媽媽來說就有些難了。畢竟相隔甚遠,很多貼心的動作、話語可能都無法及時傳達。不過,我們倒是可以參考下面這位媽媽的做法。牛牛的媽媽由于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可是牛牛并沒有因為媽媽不在身邊而感到孤獨。原來,媽媽經常和他通電話,母子二人會在電話中互相通報各自的情況,媽媽每次都會在電話里遺憾地說:“寶貝,真對不起,媽媽實在大忙了,現(xiàn)在可想你啦!”而牛牛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心里就一陣陣地感到溫暖,但他總是很男子漢地說:“媽媽沒關系!等您回來不就看見我了?”后來,牛牛和媽媽都學會了網上聊天、視頻聊天,母子二人的心貼得更近了。牛牛有事時也愿意和媽媽說說,哪怕是犯了錯誤,他都會主動向媽媽承認。媽媽也會給牛牛講道理、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母子倆的親熱關系,讓牛牛的爸爸看了好生羨慕。距離并不能成為表達愛的障礙,相反我們應該讓距離成為凝聚愛的重要力量。牛牛的媽媽給我們做了個好榜樣。如果我們和孩子相隔甚遠,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他的思念,打電話、寫信都是很好的傳遞情感的方式,F(xiàn)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網絡視頻聊天也已經很普及了,媽媽可采用的方式更多了。我們該超越距離,將愛直接傳遞到孩子的內心深處。最后,每位媽媽都要將愛的原則牢記心間。所謂愛的原則,就是要求媽媽對孩子一定要“關愛有度”,不能愛得“沒有邊際”。我們要區(qū)分關愛和溺愛的不同,對孩子的關愛是要滿足他的心理需求,但媽媽的愛也要適可而止——不能凡事都包辦代替,不能所有的困難都替孩子扛下來,不能替孩子解決他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更不能對他言聽計從、任其為所欲為……我們要記住這些“愛的原則”,孩子只有在我們正常、合理的關愛之下,才會有健康的身心。





上一本:夯實基礎初三化學跟蹤練習 下一本:夯實基礎初三物理跟蹤練習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的作者是魏小暖,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