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學術界最受人矚目的離職
2015年10月28日,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宣布,經多次申請,他已獲批辭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一職,將調至北京大學,擔任北大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講席教授,并同時擔任北大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一職。這一消息一經傳出,便刷爆了朋友圈。
俞可平
讓人意外的是,這一人事變動不僅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更引得媒體各界爭相報道。那么,俞可平到底是怎樣一位人物?有何過人之處?讓我們來盤點一下。
1985年,俞可平考入北京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1987年畢業(yè)后在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任教,不久后調入中央編譯局,后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如今,他即將回到母校北京大學擔任北大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講席教授,北大政府管理學院院長。
作為中國第一代政治學博士,僅百度百科羅列的他的研究領域就有19項之多——當代中國政治系統(tǒng)研究、增量民主研究、和諧社會研究、動態(tài)穩(wěn)定研究、政府創(chuàng)新研究、農村治理研究、中國模式研究、政治哲學研究、治理與善治研究、公民社會研究、比較政治制度研究、比較現(xiàn)代化研究、政治文化研究、中國文化研究、全球化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國外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理論研究及政治學學科建設等,有興趣請百度查看。
讓我們再來看看他的榮譽與成就:
2007年,《南方周末》稱俞可平是十七大之后中國“最耀眼的政治學者”。
2008年,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等評為“改革開放30年30名社會人物”之一。
2008年,被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2009年,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董事會主席約翰·桑頓先生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創(chuàng)刊號專訪時,稱“中國擁有一批世界級的思想家”,其中提到了經濟學家林毅夫和政治學家俞可平。
2009年,香港《鏡報》評論員撰文,稱俞可平是“在中國政、學兩界堪稱是始終走在理論、現(xiàn)實問題最前沿的民主政治探路者”,并認為他是“一位看向中國政治未來的獨特學者”。
2010年,作為“民主的思想推手”被《中國新聞周刊》評選為1999-2009年“十年影響力人物”。
2011年,被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評選為“2011年度全球百名頂尖思想家”。
2006年12月,他在《北京日報》上發(fā)表《民主是個好東西》一文,引起廣泛反響,而后出版《民主是個好東西:俞可平訪談錄》,至今重印8次。
2000年至今,俞可平教授僅在社科文獻出版的著作就有二十余種,足以彰顯他的學術情懷。
現(xiàn)為大家盤點如下:
全面深化改革研究書系:
《論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 俞可平/著 2014年6月出版
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內容。與此相應,國家治理的現(xiàn)代化也是政治現(xiàn)代化的重要內容。本書分別從治理和善治的理論基礎、全球化與治理變遷、社會自治與治理秩序以及全球治理等角度,深刻闡釋了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之于現(xiàn)代中國的現(xiàn)實意義。
《論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修訂版)》 俞可平/著 2015年3月出版
修訂版在《論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基礎上增補了部分內容,主題均圍繞三中全會與四中全會的關系而展開的。兩個章節(jié)分別是“依法治國、公平正義和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和“法治與善治”;兩個訪談錄分別是“依法治國:良法善治的本土智慧與中國道路”和“法治: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轉軌政治學論叢:
《全球化與政治發(fā)展》 俞可平/著 2003年4月出版
全球化究竟是什么?全球化如何影響國家的政治發(fā)展?全球化與全球治理是一種什么關系?全球化時代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走向何處?對于中國來說,全球化是西方化還是中國化?該書探討了全球化的性質、特點及其對人類政治生活和政治發(fā)展的深刻影響,探討全球化對中國經濟、政治、社會生活、行為方式甚至思維方式的具體影響,以及我們應該拿出什么樣的具體對策迎接全球化的挑戰(zhàn)。
《權利政治與公益政治》 俞可平/著 2003年4月出版
西方學者是怎樣看待當代西方政治的?究竟是精英政治還是多元政治?是程序民主還是實質民主?是權利優(yōu)先還是公益優(yōu)先?他們又是如何研究紛繁復雜的政治現(xiàn)象的?近年來在西方政治學界流行的政治系統(tǒng)分析、政治文化分析、政治溝通分析、政治精英分析、政治決策分析、政治結構功能分析等新方法,對我們觀察當代西方政治有什么借鑒意義?作者力圖對這些當代西方基本的政治學理論問題做出自己的回答,并對當代西方政治學的最新方法、基本范疇、主要流派和重要人物做出系統(tǒng)而深入的評析。
《增量民主與善治》 俞可平/著 2003年4月出版
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這些變化和成就不僅體現(xiàn)在社會的經濟生活中,也同樣體現(xiàn)在社會的政治生活中。作者在本書中比較全面地考察了轉變中的中國政治,從傳統(tǒng)政治文化、現(xiàn)代化和市場經濟等角度分析了當代中國政治的變遷過程,試圖構建一個分析當代中國政治的政府框架,并提出了以增量民主和善治為主要目標的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設想。
《政治與政治學》 俞可平/著 2003年4月出版
《政治與政治學》既深入淺出地論述了政治學的一般知識,也對政治學的若干前沿理論發(fā)表了專業(yè)性很強的分析與評論,是政治學和行政學專業(yè)的研究人員和一般讀者的基本參考資料。政治無處不在,似乎誰都知道政治。但政治與政治學絕不是一回事。政治學是一門獨立的科學,它有自己獨特的概念、范圍、邏輯結構、分析方法和公理體系。作者在《政治與政治學》中著重論述了作為一門科學的政治學的歷史演變、重要概念、主要方法、重要公理及前沿問題。
全球化譯叢:
《全球化與當代資本主義國際論壇文集》 俞可平 譚君久 謝曙光/主編 2005年5月出版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何認識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的全方位挑戰(zhàn),如何抓住全球化提供的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如何針對本國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尤其是如何處理我國加入WTO參加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是這次國際研討會的主要議題,也是本論文集的主題。
《全球化:全球治理》 俞可平/主編 2003年6月出版
本書以21世紀的世界發(fā)展趨勢為背景,論述全球化與國家主權的關系,全球化與國家職能、全球化與國家權力、全球化與國際組織等內容。全球化是一個整體性的社會歷史變遷過程。全球化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內在的充滿矛盾的過程。在21世紀,國家壟斷治理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治理將向多個發(fā)展方向。有的可能通向陽光普照的林間勝境,而有的則會迷失在濃霧深處。
《全球化與國家主權》 俞可平 等/著 2004年8月出版
冷戰(zhàn)結束后,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深入和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調整,全球治理的問題正在日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它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國際政治理論,而是目前國際政治中一個緊迫的實踐問題。全球治理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要素,全球治理興起的原因何在,其前景如何?這些問題不僅為各國學者所關注,更為國際組織、各國政府和政治家所關注。要從理論上比較全面而深入地理解這些問題,有必要首先弄清楚治理和善治的理論。因為從一定意義上說,全球治理是國家層面的治理和善治在國際層面的延伸。
《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 俞可平/主編 2002年5月出版
《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的作者是一些時刻關注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知識分子。他們從不同的學術視角給予全球化這一世界性問題以沉甸甸的現(xiàn)實關懷。有人認為經濟實力和發(fā)展水平對維護民族尊嚴和民族文化至關重要,應把重點放在學習西方文明上;有人認為維護民族文化的純粹和獨立比經濟發(fā)展更加重要,應把重點放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上!度蚧:西方化還是中國化》全面反映了中國學者在全球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國政府創(chuàng)新藍皮書:
《科學發(fā)展觀與政府創(chuàng)新》 俞可平/主編 2009年11月出版
本書以“科學發(fā)展觀與政府創(chuàng)新”為主題,系統(tǒng)地梳理了2008~2009年度中國政府創(chuàng)新理論的相關研究,并結合第四屆中國政府創(chuàng)新獎的獲獎項目,重點介紹了國內政府創(chuàng)新的若干典型案例。書中還收集了這一年度政府創(chuàng)新領域的政策法規(guī),介紹了國外政府創(chuàng)新的理念和案例,并在附錄部分收集了2008~2009年度政府創(chuàng)新的大事記和若干重要數(shù)據,是非常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和諧社會與政府創(chuàng)新》 俞可平/主編 2008年3月出版
本書圍繞“和諧社會與政府創(chuàng)新”這一主題,從全國范圍精選出十六個典型案例,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展示了近年來各級政府的創(chuàng)新實踐;從年度內出臺的近3萬多條法文中,篩選出300多條,進行統(tǒng)計分析,抽樣研究,剖析了中國政府年度創(chuàng)新的現(xiàn)狀及趨勢;并向讀者介紹了國外在政府創(chuàng)新的理論和實踐方面的一些最新進展和本年度中國政府創(chuàng)新的大事。
中國民主治理案例研究叢書:
《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與善治:案例研究》 俞可平/主編 2003年9月出版
本書主要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縣級以下地方政府在推進基層民主治理方面的最新成就,體現(xiàn)了地方政府在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中的生動實踐。
《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 俞可平 等/著 2002年11月出版
本書主要研究了改革開放后興起的民間組織及其對社會政治生活的影響,分別選擇了有代表性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行業(yè)協(xié)會、村民組織為實例,對民間組織的結構、功能、運行機制、管理方式及其對治理的影響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
改革開放研究叢書:
《中國治理變遷30年(1978-2008)》 俞可平/主編 2008年12月出版
本書旨在研究30年來中國治理變遷的主要路線和中國治理改革的重點內容,分析中國治理變遷的現(xiàn)實基礎,并對中國治理改革的重大成就、存在問題和中國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進行了概括。
中國發(fā)展道路研究叢書:
《中國的政治發(fā)展:中美學者的視角》 俞可平/主編 2013年4月出版
改革開放后中國30多年持續(xù)的發(fā)展及其在國際舞臺上的迅速崛起,引發(fā)了中國學術界一系列熱烈的討論和爭論。特別是關于中國的政治發(fā)展,討論和爭論尤其激烈。本書的作者包括中美兩國24位著名的政治學家和中國問題專家,是中美學者首次關于當代中國政治問題的專題對話。從相當程度上說,本書代表了中美學者關于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相當?shù)臋嗤浴?br> 當代西方學術前沿論叢:
《權利政治與公益政治:當代西方政治哲學評析》 俞可平/著 2000年1月出版
西方學者是怎樣看待當代西方政治的?究竟是精英政治還是多元政治?是程序民主還是實質民主?是權利優(yōu)先還是公益優(yōu)先?他們又是如何研究紛繁復雜的政治現(xiàn)象的?近年來在西方政治學界流行的政治系統(tǒng)分析、政治文化分析、政治溝通分析、政治精英分析、政治決策分析、政治結構功能分析等新方法,對我們觀察當代西方政治有什么借鑒意義?作者力圖對這些當代西方基本的政治學理論問題做出自己的回答,并對當代西方政治學的最新方法、基本范疇、主要流派和重要人物做出系統(tǒng)而深入的評析。
《治理與善治》 俞可平/主編 2000年9月出版
治理和統(tǒng)治有什么區(qū)別?怎樣評估一個國家的治理狀況?本書收錄了目前西方治理研究中幾位代表人物的文章,他們分別從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國別表達了對治理與善治的不同觀點。
其他:
《思想解放與政治進步》 俞可平/著 2008年2月出版
作者從政治意識形態(tài)變遷和理論創(chuàng)新的角度對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政治的變化進行了分析,并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對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做了有益的建言。中國20多年的改革事實充分證明,思想觀念的變革,與社會政治的進步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就是一個新舊思想觀念的碰撞過程,是一個新的思想觀念戰(zhàn)勝舊的思想觀念從而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
《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識”》 俞可平 等/主編 2008年2月出版
2005年8月,社科文獻出版社與中央編譯局、社科院國際合作局及天津師范大學聯(lián)合舉辦了“中國發(fā)展道路國際學術研討會”,近50名國內外一流權威政治學家、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就中國發(fā)展道路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熱烈探討,并集結成冊。本書包含對于“北京共識”的諸多討論,信息集中,觀點均來自海內外名家學者,比較難得。
2015年,俞可平獲得社科文獻建社30周年“最受尊敬的的30位作者”稱號。他的很多著作雖然專業(yè),但一經面世都受到廣大讀者的追捧。我們也期待俞可平教授在正式回歸學術之后,能夠出版更多學術成果,帶來更多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