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戴逸文集


作者:戴逸     整理日期:2023-01-28 18:09:18

  戴逸先生主要從事中國史研究,在清史、中國近代史領域尤有專長,他是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是中國當代少有的貫通清代前后期歷史的清史研究大家。同時,他把清史放到世界背景下思考、討論,學術視野開闊。無論是以其個人學術成果開拓重要研究領域,還是以其聲望與影響推動中國清代歷史研究的發(fā)展,他都卓有建樹。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曾說:“戴逸先生和張卓元先生心懷祖國,言傳身教,桃李滿天下,取得了一系列優(yōu)秀成果;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對學術的熱愛和追求,不追風,不趕潮,獨立思考,令人敬佩,令人感動!
  戴逸先生治學多年,筆耕不輟,其中《中國抗戰(zhàn)史演義》作于1951年,在全國剛剛解放、不少人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甚了解的情況下,這本普及型讀物有著極大的社會效益!吨袊犯濉肥切轮袊闪⒁院笞钕葟乃枷肜碚摻嵌茸珜憵v史的近代史著作,梳理了整個近代史的脈絡。從1978年起,戴逸先生用7年時間主持編寫了70余萬字的《簡明清史》,摸清了清代歷史的主要線索;在《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中,利用中、俄雙方大量的官方檔案和私人文獻,再現(xiàn)了條約談判的全過程,為中國政府處理中蘇邊境問題提供了珍貴的參考和備要,以嶄新的思維方式開創(chuàng)了中國研究清朝邊疆史的先河。2003年1月28日,清史編纂工程正式啟動,戴逸先生受命擔任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在纂修工作中實事求是,尊重歷史,既要還原歷史真實,又要反映時代精神,既要繼承前人研究成果,又要勇于學術創(chuàng)新,既要理清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脈絡,又要聯(lián)系世界歷史的發(fā)展。以史實為依據(jù),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避免主觀臆斷。要使新《清史》成為一部觀點鮮明、內容充實、史料豐富、文筆生動的高水平的史書,盡量使思想性與學術性達到完美統(tǒng)一,使新《清史》成為傳世佳作。同時,在編纂新《清史》工作中,注重培養(yǎng)出一批優(yōu)秀的中青年清史專家。
  《戴逸文集》對歷史學學科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帶有戰(zhàn)略性、前瞻性,研究成果屬國內一流水平,并具有相當大的國際學術影響。
  所以說,戴逸先生著作等身,他的著作對學界和非專業(yè)大眾讀者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經久不衰。而戴先生從未有過文集出版,他的著述散見各處,沒有經過系統(tǒng)整理編排,尤其是主持編纂《清史》以來的文章尚未經過系統(tǒng)整理,這一直是學界一大憾事。此次出版文集,系統(tǒng)整理了戴先生治學之初至今的全部著述!洞饕菸募窋M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著述,包括專著、文章(專論、隨筆、序跋)、講演、采訪記等等,分門別類后、按照時間排序,精編成10卷本的文集,總規(guī)模約700萬字。因此這部《戴逸文集》的意義不言而喻,它既是戴先生多年治學的成果精華,也是后輩學人研究清史和近代史的必讀之書。
  作者介紹:
  戴逸,1926年生。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歷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史學會第四、五屆會長,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6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長。2002年8月至今,擔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2011年4月,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13年12月,獲得第二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戴逸教授最初從事中國革命史、近代史研究,后從事清史研究,是清史學科開創(chuàng)者之一。他勤于筆耕,著作等身,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個人撰寫或主編的著作有四十余部,代表作包括《中國近代史稿》《簡明清史》《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乾隆帝及其時代》《履霜集》《語冰集》《涓水集》《繁露集》《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戴逸卷》《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清通鑒》等,發(fā)表文章800余篇。





上一本:文選 - 全六冊套裝 下一本:戰(zhàn)爭和人·全3冊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戴逸文集的作者是戴逸,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