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豆瓣8.0) 發(fā)表于1994年,是古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借少年未經(jīng)世事、不加濾鏡的視角,將一個男孩的成長故事嵌于社會動蕩、歷史變遷的大背景中,通過書寫一代移民的前生,來“努力保存那種記憶,找回人們賴以生活,并以此認知自我的那些時刻與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百年前處于德國殖民陰影下的東非桑給巴爾,這片多種文明交融、多種宗教并存的古老土地。男孩優(yōu)素福被父親抵押給商人阿齊茲償債,從此跟隨商隊行走異鄉(xiāng),親歷生存之難。他困惑于他成長儀式上的領路人阿齊茲的陰陽莫測;他好奇于被深鎖在花園背后的瘋女人的泣泣私語;他癡迷于旅途中那座火焰墻般的巍峨懸崖,它仿若天堂之門,令他天眼開啟:是忍辱偷生,守著方寸店鋪變成一個小掌柜,還是在殘酷的世界中變得像鐵一樣結實,去找尋有花園和噴泉,更有自由與尊嚴的窮人的天堂? 《贊美沉默》(豆瓣8.2) 首次出版于1996年,故事討論了后殖民敘述之下的家庭、身份與生命歷程。主人公“我”感到胸口有硬塊,醫(yī)生告訴“我”可能是心臟病,而“我”的確有心病。 離開非洲故土20年,主人公在英國的中學干著不喜歡的工作,和愛瑪?shù)膼矍橐苍谄接沟娜粘DΣ林邢拇M。一日,一封家書邀請“我”回國探親,他們在為“我”張羅相親的事兒,因為主人公從未向他們告知英國的一切,在他們眼中,他還是個單身漢。此行“我”也另有目的:想要母親打破多年的沉默,讓她說出父親的出走之謎。 《海邊》(豆瓣8.6) 古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曾入圍2001年布克獎長名單和《洛杉磯時報》圖書獎短名單。小說講述了20世紀末從桑給巴爾來到英國尋求政治避難的中年人薩利赫·奧馬爾的遭遇!逗_叀氛宫F(xiàn)了古爾納對難民處境的深切關注,尤其是對于身處不同文化夾縫中的難民。 抵達英國后,奧馬爾被安排暫住在一個海邊小鎮(zhèn),由于入境時使用了昔日家鄉(xiāng)仇敵賴哲卜·舍爾邦的名字,其子拉蒂夫竟找上門來,由此引出了當年兩家人的恩怨情仇。一同身處飽受敵視的異國他鄉(xiāng),奧馬爾和拉蒂夫敞開心扉,共同回憶了當年的家族恩怨。真相漸漸浮出水面,兩人最終達成了和解。小說采用倒敘、插敘等方式交代了主人公奧馬爾背井離鄉(xiāng)的原因,由此引出種種記憶,小到家族恩怨,大到桑給巴爾的殖民獨立史。敘述角度的不斷變化,回憶與遺忘相互交疊,形成了古爾納獨特的敘事藝術。 《最后的禮物》(豆瓣8.9) 古爾納出版于2011年的作品,也是他的另一部小說《贊美沉默》的姐妹篇。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阿巴斯因自卑和猜忌,在十九歲時拋妻棄子,逃離故鄉(xiāng)桑給巴爾,成為一名水手,穿梭于世界各大港口,過著居無定所的阿飛生活。直到十五年后,他在英國埃克塞特與一位出生后即遭遺棄的黑人混血姑娘瑪麗亞姆一見鐘情,二人決定在諾里奇定居,開啟一段生兒育女的平凡生活。然而,人生并非從此幸福美滿。英國移民的卑微身份始終如夢魘般彌漫整個家庭。而阿巴斯閉口不提桑給巴爾的一切,更是令一對兒女如同無根的浮萍,在身份認同的問題上迷失了自我。阿巴斯在六十三歲那年中風,此后便纏綿于病榻,直至過世。在這段臨終歲月里,他用盡大半生努力淡忘的那片遙遠故土,在他腦海中變得愈發(fā)清晰,令他魂縈夢牽。在妻子的鼓勵下,他最終對著一臺錄音機,緩緩道出了他完整的人生故事,為孩子們留下了他生命中最后的禮物。 《來世》(豆瓣8.4) 首次出版于2020年,次年古爾納獲諾貝爾文學獎。 故事發(fā)生在一百多年前的非洲。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伊利亞斯就在東非海岸上被德國殖民軍隊拐走。離家多年以后,伊利亞斯回到自己的村莊,得知父母早已去世,妹妹阿菲婭寄人籬下,說是收養(yǎng),實則如奴隸般飽受虐待。哈姆扎同樣從戰(zhàn)場歸來,肉體、精神都已傷痕累累,幾乎一無所有——直到他遇見了美麗而勇敢的阿菲婭。隨著這幾個年輕人生活、工作和戀愛,他們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而就在此時,戰(zhàn)爭的陰影又一次迫近,歷經(jīng)艱險才得以重聚的親人又一次面臨分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