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讀書報》征訂正在進行,恭請讀者朋友到當?shù)剜]局訂閱。郵發(fā)代號1-201 每年歲末,中華讀書報編輯部都會梳理一年內(nèi)的優(yōu)秀出版物,從中遴選出“百佳”圖書,再優(yōu)中選優(yōu)評出十大好書。2019年度十大好書已于12月25日發(fā)布(中華讀書報評出2019年十大好書),另外的90種包括文學(含傳記、紀實類作品)25種,歷史20種,社科和思想10種,文化和藝術10種,科學和博物10種,童書15種。以下為科學和博物類好書10種(按書名音序排列)。 《博物之旅 : 山水間的自然筆記》,金文馳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79.00元 美國密蘇里大學自然資源博士金文馳多年來在美國、中國、波多黎各和俄羅斯等地開展科學考察,不僅留下精美照片,還撰寫了大量科考手記,專業(yè)而生動地展現(xiàn)出各地生態(tài)、動物、植物、地理和地質等博物學畫卷。本書精選其中29篇筆記,按森林、高山與高原、峽谷、荒漠、湖泊與河流、沼澤濕地和海岸七大生境類型分為七章,為博物學精神在當代的踐行提供了一個樣本。 《昆蟲之美:勐海尋蟲記》,李元勝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19年9月第一版,68.00元作者借鑒《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等博物學家考察記的寫作方式,記錄了在西雙版納州勐?h的自然保護區(qū)域和原始森林的考察過程以及各種奇特物種的發(fā)現(xiàn)。書中充滿了物種情報、動植物知識點,有相當科學含量。同時,作為詩人和作家,李元勝對考察經(jīng)歷的記述充滿了對自然的熱愛,洋溢著詩意,再加上精彩的照片,使這個文本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感染力。 《鳥的智慧:插圖鳥類學史》,[英]蒂姆?伯克黑德著,任晴譯,商務印書館2019年7月第一版,128.00元英國皇家學會院士、鳥類學家伯克黑德的這本書既梳理了現(xiàn)代鳥類學誕生、發(fā)展的歷史——從17世紀的約翰?雷開始,也介紹了有關鳥類的各方面知識和話題——諸如卵、印刻(本書譯為“印隨”)行為、智力、遷徙、領地行為、鳴叫、性別、繁殖等,并配有百余幅精美鳥繪為主的插圖,是一本知識權威、內(nèi)容有趣、賞心悅目的鳥類學讀物。本書譯文精心、雅致,讀來非常愉悅。 《鳥類的天賦》,[美]珍妮弗·阿克曼著,沈漢忠、李思琪譯,譯林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78.00元關于鳥類的聰明,我們可能知道一些零散的事例,但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如此全面地了解鳥類智能恐怕還是第一次。本書從制造工具、溝通、鳴唱、審美、時空感、環(huán)境適應能力等方面展示了鳥類的智力奇跡。新喀烏不僅能像《伊索寓言》中說的那樣投石取水,而且能用樹枝和樹葉制作捕食工具;山雀會把食物放在數(shù)千個不同的地點,6個月之后還能準確找到儲藏位置……令人嘆為觀止。 《入門與出道:在科學院、工程院親歷札記及我的早年》,葛能全著,科學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118.00元1963年,葛能全大學畢業(yè)進入中國科學院院部工作,曾任院黨組秘書、錢三強秘書等;1992 年起參與中國工程院籌建,并任該院首任秘書長、黨組成員,至2000 年退休,幾十年見證和經(jīng)歷了許多重要科學事件。作者在書中述及一系列科學事件,資料豐實,敘事清晰,文字嚴謹,揭示了眾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jié),為研究兩院院史,以及當代科技史與科學人物,提供了大量一手資料。 《十問:霍金沉思錄》,[英]史蒂芬·霍金著,吳忠超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3月第一版,68.00元本書是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遺著。內(nèi)容是霍金對當代科學和社會所面臨的大問題的回答,包括“時間旅行是否可能?(仍無法排除可能性)”“我們能在地球上存活嗎?(很難,地球在未來發(fā)生毀滅性的災難無法避免)”“人工智能會不會超過我們?(會的。這正是危險所在,所以我們要預先制定應對措施)”等。一個杰出頭腦的智慧、憂思和幽默躍然紙上。 《天氣預報:一部科學探險史》,[英]彼得·穆爾著,張朋亮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第一版,68.00元這是一部角度獨特、資料豐富、文字引人入勝的氣象科學文化史。書中介紹了十九世紀西方世界的氣象觀測與預報的迷茫與發(fā)展,特別是生動講述了十幾位不同領域的天氣預報先驅是如何在當時的科學技術、社會背景下,打破人們的慣性思維、克服種種困難、追求科學精神、逼近氣象奧秘的動人故事。除此之外,書中蘊含大量的氣象知識,對讀者亦有科普意義。 《西方博物學文化》,劉華杰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128.00元作為當代博物學的重要倡導者和推動者,劉華杰教授不但做了許多具體的(一階)博物學工作,而且重視對博物學進行理論、史學等層面的(二階)研究。他主編的這本書匯集20位學者的力量,較為系統(tǒng)地梳理西方博物學文化的發(fā)展脈絡,重點在于對若干有典型意義的博物學家如塞奧弗拉斯特、約翰·雷、卡森等的研究,以此串起了一部博物學文化史,其中很多研究均屬填補空白。 《馴化:十個物種造就了今天的世界》,[英]艾麗絲·羅伯茨著,李文濤譯,讀者出版社2019年5月第一版,79.00元本書選取犬、小麥、牛、玉米、土豆、雞、水稻、馬、蘋果和人等10個物種,講述它(他)們被馴化的歷史。作者征引考古學、基因科技等學科的研究成果,輔以實地探訪,前所未有地揭示了物種馴化史的種種細節(jié)。在作者筆下,并不只是被人類馴化的物種發(fā)生了變化,它們也相應地改變了人類。從馴化的角度看人類歷史,我們的眼光將發(fā)生奇妙的變異。 《中國自然影像志》,影像生物調(diào)查所(IBE)編,北京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298.00元 本書匯集了影像生物調(diào)查所(IBE)數(shù)十位自然生態(tài)和野生動物攝影師在十年間遍及中國各地的作品,這些影像作品涵蓋了中國各大自然保護區(qū)、不知名自然區(qū)域的珍稀物種(其中不乏中國獨有物種),在以科學、專業(yè)的拍攝方式對這些物種的生態(tài)狀況進行定格的同時,也附有準確、詳盡的物種類別、名目、拍攝地、生態(tài)現(xiàn)狀等文字信息,傳遞中國自然物種之美,也喚起讀者對動物保護乃至更廣義環(huán)保的意識。 ???推薦閱讀: 中華讀書報評出2019年度十大好書 2019不容錯過的25種文學好書 2019不容錯過的20種歷史好書 本文為中華讀書報原創(chuàng)作品,如需轉載請留言。歡迎轉發(fā)到您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