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一種其他藝術(shù)像文學那樣,能夠在虛幻的場景和人物身上生動形象地將惡表現(xiàn)出來。在古代流傳下來的神話人物和荒誕不經(jīng)的故事人物形象身上,惡有了具體的表現(xiàn);在心理分析小說和巴洛克時期高貴人物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故事中,惡的描寫有了心靈上的透徹、尖銳的深度;在戲劇中,惡贏得了一種災難性事件不可避免的巨大動力。然而,從浪漫派開始,文學才脫離了從道德的角度上看,把惡置于人性的陰暗面上的觀點的束縛。文學將在一種綱領性的意義上變得與道德無關,并且在聳人聽聞的罪行中,在欲念的深淵里和暴力的恐怖中發(fā)現(xiàn)惡的審美魅力。 在本書中,彼得-安德雷?阿爾特探究了各種類別的作品,諸如悲劇、偵探故事以及幻想小說、恐怖故事和戰(zhàn)爭報道等,惡的美學通過放縱、逾越、重復和諷刺改寫的結(jié)構(gòu)得出了一個大致輪廓。在從歌德經(jīng)過霍夫曼、雪萊夫人、波德萊爾、于斯曼、王爾德、格奧爾格、卡夫卡直到容格爾和利特爾的歐洲文學廣闊的光譜上,人們注意到了有一種惡的現(xiàn)象學,這種惡的現(xiàn)象學直至今天一直意味著一種道德丑聞。在本書的最后,作者對奧斯維辛之后惡的美學和倫理學準則進行了思考,這種倫理學準則也規(guī)定著后現(xiàn)代條件下文學的價值判斷。 彼得-安德雷?阿爾特(Peter-André Alt),生于1960年,柏林自由大學現(xiàn)代德國文學教授,自2010年起任校長。著有《席勒——生平?作品?時代》、《理性的睡眠:文學和近代文化史中的夢》、《席勒》、《弗蘭茨?卡夫卡:永恒之子》、《古典主義的終場:歌德和席勒的戲劇》、《卡夫卡與電影:關于電影制片技巧的敘事》。 寧瑛, 1941年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著有《20世紀德語文學史》、《托馬斯?曼評傳》,譯有《斯大林格勒》、《鋼琴教師》、《安妮日記》等。 王德峰,1939年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歷任新華社駐柏林分社記者,首席記者,譯審,“資深翻譯家”。譯有《童話月球》、《謊言》、《法老的詛咒》、《死于威尼斯——托馬斯?曼中短篇小說選》等。 鐘長盛,1939年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退休前就職于紡織工業(yè)部,副譯審,“資深翻譯家”。主要譯作有《斯大林格勒》、《衣表人才》、《女王和她們的情人》、《賭運》、《美麗的曼陀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