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藝術(shù):從印度到中國》是絲綢之路與敦煌文化叢書之一。不論是在以雕刻聞名,氣勢宏偉的云岡石窟,還是以壁畫著稱,裝飾精美的敦煌石窟,我們都可以看到一種獨特的形象,她們自由飛行于天空,姿態(tài)優(yōu)美。在佛教藝術(shù)中稱為飛天。在古代佛教石窟或寺院中,佛、菩薩、天王等形象都是供人們禮拜的對象,因而造得莊嚴肅穆,而在佛身邊的這些飛天,則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飛行于天空。當(dāng)佛說法時,她們從天空散花,或者彈奏樂器、輕歌曼舞。使氣氛嚴肅的佛教石窟、寺院變得氣氛輕松而充滿了歡樂。飛天,顧名思義,就是飛行于天空的神。然而,佛、菩薩、天王等佛教世界的天神都是可以在天空自由來往的,飛天,應(yīng)該是某一種特定的天神。那么飛天在佛教中是一種什么樣的神格?她們的職能是什么?為什么佛教石窟和寺院中要雕刻或繪出這么多的飛天呢?想知道答案嗎?那就讓我們一起打開書本吧!
作者簡介 趙聲良,1964年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84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1996—1998年受聘為東京藝術(shù)大學(xué)客座研究員。2003年3月,在日本成城大學(xué)獲“文學(xué)博士”學(xué)位(美學(xué)美術(shù)史專業(yè)),F(xiàn)為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敦煌研究》編輯部主任,東華大學(xué)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敦煌石窟藝術(shù)和中國美術(shù)史,在國內(nèi)外學(xué)術(shù)刊物上發(fā)表論文五十余篇,出版著作主要有:《敦煌石窟全集·山水畫卷》、《敦煌壁畫風(fēng)景研究》、《飛天史話》、《敦煌藝術(shù)十講》等。
目錄 叢書總序作者簡介前言第一章 印度神話中的天女 一、天女烏爾瓦茜 二、莎恭達羅 三、天女蘭跋 四、蒂樓塔瑪?shù)诙? 印度藝術(shù)中的天人 一、馬圖拉雕刻中的天人 二、巴爾胡特雕刻中的天人 三、阿瑪拉瓦提雕刻中的天人 四、山奇大塔的天人 五、阿旃陀等石窟的天人 六、印度教的天人第三章 中亞和龜茲藝術(shù)中的天人 一、犍陀羅雕刻中的天人 二、巴米揚石窟中的天人 三、龜茲石窟中的天人第四章 甘肅石窟的飛天 一、馬蹄寺、文殊山石窟的飛天 二、炳靈寺石窟的飛天 三、麥積山石窟的飛天第五章 云岡石窟的飛天第六章 龍門及周邊石窟的飛天 一、龍門石窟的飛天 二、中原風(fēng)格之形成 三、鞏縣石窟的飛天 四、響堂山石窟的飛天 五、青州的飛天第七章 敦煌飛天(一) 一、北涼北魏的飛天 二、西魏的飛天 三、北周的飛天第八章 敦煌飛天(二) 一、隋代的飛天 二、初唐的飛天 三、盛唐的飛天第九章 敦煌飛天(三) 一、吐蕃時期的飛天 二、歸義軍時期的飛天 三、西夏和元代的飛天第十章 唐代以后各地的飛天 一、唐宋中原及南方的飛天 二、廣元等地區(qū)石窟的飛天 三、安岳與大足石窟的飛天 四、日本的飛天結(jié)束語后記 叢書總序作者簡介前言第一章 印度神話中的天女 一、天女烏爾瓦茜 二、莎恭達羅 三、天女蘭跋 四、蒂樓塔瑪?shù)诙? 印度藝術(shù)中的天人 一、馬圖拉雕刻中的天人 二、巴爾胡特雕刻中的天人 三、阿瑪拉瓦提雕刻中的天人 四、山奇大塔的天人 五、阿旃陀等石窟的天人 六、印度教的天人第三章 中亞和龜茲藝術(shù)中的天人 一、犍陀羅雕刻中的天人 二、巴米揚石窟中的天人 三、龜茲石窟中的天人第四章 甘肅石窟的飛天 一、馬蹄寺、文殊山石窟的飛天 二、炳靈寺石窟的飛天 三、麥積山石窟的飛天第五章 云岡石窟的飛天第六章 龍門及周邊石窟的飛天 一、龍門石窟的飛天 二、中原風(fēng)格之形成 三、鞏縣石窟的飛天 四、響堂山石窟的飛天 五、青州的飛天第七章 敦煌飛天(一) 一、北涼北魏的飛天 二、西魏的飛天 三、北周的飛天第八章 敦煌飛天(二) 一、隋代的飛天 二、初唐的飛天 三、盛唐的飛天第九章 敦煌飛天(三) 一、吐蕃時期的飛天 二、歸義軍時期的飛天 三、西夏和元代的飛天第十章 唐代以后各地的飛天 一、唐宋中原及南方的飛天 二、廣元等地區(qū)石窟的飛天 三、安岳與大足石窟的飛天 四、日本的飛天結(jié)束語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