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碧城是近代杰出之女詞人。其詞作才氣深得樊增祥、吳宓、錢仲聯(lián)、龍榆生等名家的推崇。好為人曠放,行蹤遍及英、美、法、德、意諸國,所作以“新材料入舊格律”,中詞壇別開生面。本書以最稱完備之《曉珠詞》為底本,復校以英斂之《呂氏三姊妹集》等多種版本,詳加箋注。箋注者披閱近代詩文別集及各類報刊雜志數(shù)百種,歷時十余個,用力甚勤。書末,附錄了有關大量資料及箋注者所撰《呂碧城年譜》填補了晚清民國詞苑研究的一個重
作者簡介: 呂碧城(1884——1943),安徽旌德人,父親呂鳳歧,光緒三年進士及第與清末著名詩人樊增祥同年,曾任山西學政,家學淵源。呂家有姐妹四人,呂碧城是老三。呂碧城和她的姐姐呂惠如、呂美蓀都以詩文聞名于世,號稱“淮南三呂,天下知名! 20世紀頭一二十年間,中國文壇、女界以至 整個社交界,曾有過“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的一大景觀。 呂碧城生于安徽旌德,父親呂鳳歧為光緒進士。12歲那年,父親去世,由于呂家一門生四女,并無男子,族人便以其無后繼承財產(chǎn)為名,巧取豪奪,霸占呂家財產(chǎn),與呂碧城9歲時便議定婚約的汪氏,見呂家變故,也連忙退婚。家庭破落,她不得不隨同母親遠走娘家。 1904年,呂碧城想去天津城內(nèi)探訪女子學校,被舅父苛責,年輕氣盛的她,一怒之下,毅然“逃登火車”,只身奔赴天津。在友人的介紹下,年僅二十歲的呂碧城結(jié)識了天津《大公報》總經(jīng)理英斂之,并以絕妙文采,得到英的賞識,成為該報第一位女編輯。 呂碧城到《大公報》僅僅數(shù)月,在報端屢屢發(fā)表詩詞作品,格律謹嚴,文采斐然,頗受詩詞界前輩的贊許。她又連續(xù)撰寫鼓吹女子解放與宣傳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論提倡女學之宗旨》、《敬告中國女同胞》、《興女權(quán)貴有堅忍之志》等,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呂碧城也因此在文壇嶄露頭角,聲譽鵲起。她在詩文中流露的剛直率真的性情以及橫刀立馬的氣概,深為時人尤其新女性們所向往和傾慕。一時間,出現(xiàn)了“到處咸推呂碧城”的盛況。 1904年到1908年,呂碧城借助《大公報》這一陣地,積極地為她的興女權(quán)、倡導婦女解放而發(fā)表大量的文章和詩詞,她結(jié)識了大批當時的婦女運動領袖人物,與秋瑾尤其交好。1904年5月,秋瑾從北京來到天津,慕名拜訪呂碧城。兩人此番相會不足四天,卻一見如故,情同姊妹,當即訂為文字之交。這可以稱得上是兩位新女性間的一段因緣佳話。 呂碧城連續(xù)發(fā)表的鼓吹女子解放的文章,震動了京津,袁世凱之子袁克文、李鴻章之子李經(jīng)義等人紛紛投詩迎合,推崇備至,一時間,京津文壇,形成了眾星捧月的局面。她以女兒之身,大方地與男人們交游,唱和詩詞,賞玩琴棋,自由出入男性的社交場所,談笑風生,成為清末社會的一道奇景。 1904年9月,于文壇大展鋒芒的呂碧城,在英總經(jīng)理的幫助下,得到時任直隸總督袁世凱支持,出任北洋女子公學總教習。兩年后,北洋女子公學更名為北京女子師范學堂,呂碧城任監(jiān)督。這一年,她不過23歲。 1912年,袁世凱在京登上民國總統(tǒng)寶座,呂碧城憑借與袁世凱的舊交,出任總統(tǒng)府機要秘書,后又擔任參政一職。 1918年呂碧城前往美國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美術,兼為上海《時報》特約記者,將她看到的美國之種種情形發(fā)回中國,讓中國人與她一起看世界。四年后學成歸國,1926年,呂碧城再度只身出國,漫游歐美,此次走的時間更長,達7年之久。她將自己的見聞寫成《歐美漫游錄》(又名《鴻雪因緣》),先后連載于北京《順天時報》和上!栋朐隆冯s志。 1928年,她參加了世界動物保護委員會,決計創(chuàng)辦中國保護動物會,并在日內(nèi)瓦斷葷。1929年5月,她接受國際保護動物會的邀請赴維也納參加大會,并盛裝登臺作了精彩絕倫的演講,與會代表驚嘆不已。 1930年呂碧城正式皈依三寶,成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 1943年1月24日在香港九龍孤獨辭世,享年61歲。遺命不留尸骨,火化成灰后將骨灰和面為丸,投于南中國海。 與她交往的社會名士中,不乏才子和高官,但她在婚姻一事上,早期被棄的陰影一直困擾不散,再加上她自恃清高,始終覺得身邊無可匹配之人,所以寧愿獨身終老。當友人問及她的婚姻,她回答說:“生平可稱許之男子不多”。于是,呂碧城雖姿容優(yōu)雅,但終身未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