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六講》基本上是作者1999年在韓國高麗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時所寫,或者也可以叫做寂寞之書吧。那時候,常常一個人關在后山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上課之余,就翻看隨身攜帶和在高麗大學能夠借到的有限的幾本魯迅著作,有了感觸,便急切地寫成文章。年底回上海,稍加修改,就交給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了。 2000年出書之后,許多朋友都曾建議修訂。其中比較平庸的部分,更有人建議刪去。有好幾次,作者也幾乎動手這么干了,沒想到修改自己的文章竟如此困難,好像非有刮骨療傷的勇氣不可,但作者非關云長,大肆修改的計劃也就只好取消。 原來的“六講”,正文一字不動,但為了醒目,把一些小標題提到目錄上來了。 作者想,新文章、舊文章,還中涇渭分明為好。舊作改來改去,弄得和新寫的差不多,不要說不尊重歷史了,即便以今日之我攻打昨日之我,誰敢保證就一定是明智之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