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的速度與激情 《紐約時報》《紐約客》年度小說 -------------------- 1975年,出生于美國西部的年輕女孩里諾去紐約尋找自己的藝術前程,在那里她邂逅了六十年代嬉皮士運動中的幾個核心人物,命運遽然改變。她也同時陷入與兩位藝術家羅尼·方丹和桑德羅·瓦萊拉的情感糾葛,他們的身世和生活作風截然不同,但都信仰共同的藝術理念,三個人之間就此展開一段隱秘的追逐游戲。 里諾一方面不停地吸納紐約各種時興的藝術理念,一方面逐步確立了自己對“速度”的迷戀——作為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女摩托車手,她想在家鄉(xiāng)內(nèi)華達的鹽灘上創(chuàng)作一幅以“速度”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在羅尼的鼓勵下,桑德羅同意讓自己的家族企業(yè)、意大利工業(yè)巨頭瓦萊拉公司贊助里諾完成瓦萊拉摩托的巡回宣傳。里諾隨桑德羅回到瓦萊拉家族的豪宅,感受到兩人巨大的階級落差,也知悉了瓦萊拉家族與法西斯政府媾合、在巴西奴役勞工的不堪往事。她渴望自由、冒險的靈魂也感受到了意大利躁亂的變革的脈動。 當意大利和紐約都爆發(fā)無政府主義暴力事件,桑德羅的哥哥被激進的“紅色旅”綁架殺害,遭遇桑德羅背叛的里諾孑然一身回到紐約,也要獨自重建對藝術、社會、愛情的思考。 -------------------- 名家點評 生機洋溢……故事、奇聞、精致的獨白、狡黠放任的荒唐事,還有無畏的冒險一齊構成了文本層層的漣漪……《噴火器》自身就是此刻的外爆:它用流動的、轉瞬即逝的此刻攫住我們……可以視作對福樓拜的《情感教育》的重寫。 ——詹姆斯·伍德,《紐約客》 《噴火器》是我近期讀過的呈現(xiàn)的場景最為宏大、明亮的美國小說。引人入勝,攝人心魄……非常性感。 ——德懷特·加納,《紐約時報》 《噴火器》給了我近十年最興奮、最強烈的閱讀體驗……我們可以看到德里羅、E.L.多克托羅還有彼得·凱里的影子。庫什納的才華是驚人的,她將自己托付給風景、生活和語言。 ——科倫·麥凱恩,《轉吧,這偉大的世界》《飛越大西洋》作者 《噴火器》是一本野心勃勃而嚴肅的美國小說,句子鋒利而驚人的美妙,視域也很寬廣。政治和個體深刻而迷人地交纏在一起。庫什納帶著一種陰暗、富有洞察力的諷刺描繪了意大利和紐約。 ——科爾姆·托賓,《大師》《布魯克林》作者 作者簡介 蕾切爾·庫什納,1968年生于俄勒岡州,畢業(yè)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后獲得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碩士學位,長期從事藝術領域的報道。 庫什納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噴火器》獲2013年度美國國家圖書獎最終提名,也是《紐約時報》2013年度小說。她的處女作長篇《來自古巴的電報》獲得2008年度美國國家圖書獎最終提名,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和年度好書榜。 她的小說已被翻譯成15種語言,她的小說、散文可見諸《紐約客》《哈潑斯》《紐約時報》《巴黎評論》等報刊。 蕾切爾·庫什納獲得2013年度古根海姆獎金,現(xiàn)居洛杉磯。
目錄:
目錄 一 他用(手中的)摩托車前大燈殺了他 1 二 美國精神 3 三 他走了如此漫長的路,方抵達激烈的暴力瞬間—— 30 四 空包彈 41 五 瓦萊拉之死 69 六 春風秋雨 77 七 小女奴 100 八 光 106 九 這是牛奶 120 十 面孔 127 十一 我們的方式 175 十二 希爾斯模特范兒 185 十三 樹葉的顫抖 201 十四 暴力的規(guī)則 206 十五 羅馬的游行 249 十六 “妓女和孩子” 275 十七 隨心而動:羅尼· 方丹的生活 322 十八 綠門背后 323 十九 羅馬建城的那一天,是四月二十一日。 333 二十 她的速度 352 致謝 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