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眼目睹一種罕見的生理現(xiàn)象:約翰·謝德邊了解邊改造這個世界,接收,拆散,就在這儲存的過程中重新把它的成分組織起來,以便在某一天產(chǎn)生一樁組合的奇跡,一次形象和音樂的融合,一行詩。我在少年時代也體驗過這種激動人心的感覺。有一次我在舅父的城堡里,隔著一張茶桌望著那個魔術(shù)師,他剛變完一套絕妙的戲法兒,那當(dāng)兒正在吃一盤香草冰淇淋。我凝視著他那撲了粉的臉蛋兒,凝視著他別在紐扣眼兒里的那朵神奇的花,它方才變換過各種不同的顏色,如今固定為一朵石竹花。我還特別凝視著那些不可思議的、流體一般的手指,如果他愿意的話,那些手指就能捻弄那把小匙兒,把它化為一道陽光,或者把那個小碟往空中一扔,頓時變成一只鴿子。說真的,謝德的詩就是那種突然一揮而就的魔術(shù):我這位頭發(fā)花白的朋友,可愛的老魔術(shù)師,把一疊索引卡片放進他的帽子——倏地一下就抖出一首詩來。
文學(xué),真正的文學(xué),并不能像某種也許對心臟或頭腦——靈魂之胃有益的藥劑那樣讓人一口囫圇吞下。文學(xué)應(yīng)該給拿來掰碎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后你才會在手掌間聞到它那可愛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細細咀嚼;——于是,也只有在這時,它那稀有的香味才會讓你真正有價值地品嘗到,它那碎片也就會在你的頭腦中重新組合起來,顯露出一個統(tǒng)一體,而你對那種美也已經(jīng)付出不少自己的精力。
作者簡介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jì)公認(rèn)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1899年4月23日,納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xué)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xué)后,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xué)生涯。
1940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威爾斯理、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xué)執(zhí)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biāo)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1955年9月15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并引發(fā)爭議。
1961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