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所親歷的是一個世變迅捷的時代。揀大事件說,有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紛至沓來的運動,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撥亂反正”才稍獲寧息。這之間的物換星移,風云變幻,回顧起來真令人有不勝滄海桑田的深長感喟。 在這樣的大局勢大氣候下,文學的途徑當然不會是平坦的;無寧說,它是zui受磨難zui遭折騰的一隅。舊政權(quán)統(tǒng)治時期,有良心的文人是無拳無勇zui受迫害的一群;解放后,多數(shù)的運動又以知識分子為整治的主要對象,執(zhí)筆為文的群落又是重災(zāi)區(qū)。本書作者便是飽受災(zāi)害備遭折騰的一員,他省視生平,回顧往昔,怎能禁得住對歷史的浩嘆呢? 羅飛是詩人,是本分篤實,從不炫耀或渲染自己的詩人。他鐘愛詩,以生涯中的某些感觸吟唱,卻不去尋詩做。就我所知,上世紀八十年代“出土”以后就只出過《銀杏樹》和《紅石竹花》兩本詩集,都是毫不矯揉的直白的抒情。從這個意義上,羅飛可稱為胡風所說的“diyi義的詩人”。 《易·系辭》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币虼,詩人所交往的,或談得來,可以傾心相與的也是詩人。所以本書所收的文字,也以懷念和議論詩人的篇章為zui多。尤為奪目(市語叫做“搶眼球”)的是對屈死的詩人阿垅,不但篇數(shù)zui多,而且有整整一輯涉及他,據(jù)事實闡明真情,引文獻為之辯誣,可謂對之一往情深。此外如對烈士丘東平,也是仗義執(zhí)言,雪誣糾枉,深具歷史感。對胡風、梅志、路翎等人的追憶和評述,也都以身歷目擊的事實為根據(jù),情致真切而且具有史料價值。其他對當代作家作品的評述,也都質(zhì)樸坦率,有許多予人啟迪之處。 本書所輯集的文字,有的我曾讀過,有的此前未曾寓目,但總的說,作者的取向和文心我自覺還是了解的。作為老友,羅飛囑我為本書作序,故作小引如上。我是否知言,讀者自可以本文印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