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上帝存在的證明,diyi個談得上有趣的要算坎特伯雷大主教圣安瑟倫在近千年前提出的那個了。不過MarjorieHaight和人在20世紀70年代合寫了篇很嚴密的文章,他們發(fā)現(xiàn)安瑟倫的邏輯同樣可以用來辯護魔鬼存在——如果我們把魔鬼定義成“一個不可設(shè)想比他更邪惡的存在者”的話。號稱20世紀的阿奎那的斯溫朋宣稱,他有把握證明上帝存在的概率比不存在的要高些,當然,他的證明即使成立也完全依賴概率論的貝葉斯派解釋。一些受了懷特海影響的神學家們建議我們不妨把上帝看成一種過程,他和我們一起受難,成熟。他也許就是我們。我覺得這其實是種古老的思想,曾無數(shù)次被小說家和詩人們想象過,我zui近一次讀到這種念頭是在尤瑟納爾的小說《苦煉》里。 我寫下這些是因為忽然發(fā)現(xiàn),我竟然不知不覺讀過不少神學(而不是信仰)書籍,我發(fā)現(xiàn),打開一本神學(而不是信仰)書籍,我們就可以開始做精神游戲,只要暫時假裝相信那些耐心的邏輯論辯,就可以試著說服自己:所有的死亡、卑微不過是魔法一場。可抱歉,我總在快入戲的時候不小心看到了令人掃興的東西。 我想,談?wù)勆駥W(而不是信仰)書籍的第二個用處要強些,那就是,我們可以從里面找到不少給自己打氣的話。比方說,我曾在貝格爾(其實他是一位宗教社會學家)的《天使的傳言》(其實這是一本宗教社會學的書)里找到過這么一段話:“人生總是在絕壁之邊緣上度過的……人們在被圍攻的城市中提出數(shù)學定理,在死囚牢房里推演數(shù)學證明,在斷頭臺上開玩笑,在向魁北克之墻挺進時討論zui新的詩歌,在德摩比利戰(zhàn)場上梳理頭發(fā)。這不是炫耀,它是我們的天性!薄獡(jù)說丹東臨死前便說過,“這是丹東的頭顱,它是值得你們拿去的”。他這么說也是在給自己打氣,他給自己打氣因為在精神上他已一無依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