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妹妹對天才哥哥的不懈救贖 大詩人蘭波的zui后時光 1、榮獲法國rtl-lire大獎,在蘭波妹妹的日記基礎(chǔ)上重現(xiàn)這位天才詩人的zui后時光。 2、法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國一直是品位和浪漫的象征,讀者對法國文學的喜愛,不僅僅是出于對文學作品本身的欣賞,更加是想接受法國特有文化氣質(zhì)的熏陶。菲利普·貝松是法國當代文學中備受矚目的一顆新星,貝松本人深受普魯斯特、蘭波和杜拉斯的影響,其作品必將能滿足中國讀者對法國文學的喜愛之情,并有望培養(yǎng)出一批“貝松”粉絲。 3、菲利普o貝松的作品并不注重情節(jié),主題大多跟死亡或痛失愛人有關(guān),卻注重用準確、敏感的語言來表達人物心理的細微變化,不斷將故事中的人物推向情緒的高潮,能夠讓讀者深入到人的內(nèi)心世界,進行一次深層次的情感體驗。 4、作品語言優(yōu)美流暢,描寫情愛心理變化絲絲入扣,繼承了法國心理小說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1891年7月,疾病纏身的阿蒂爾·蘭波從非洲回到法國,這位19世紀法國著名的詩人想和他的妹妹伊莎貝爾一起度過他所剩無幾的日子。這段兄妹共同抗爭病魔的時光如此沉重而又悲慟,注定要以失敗而告終,然而這是兄妹兩人單獨相處的zui長的時光。然而,在蘭波生命的zui后幾個星期中,這兩兄妹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他們之間的對話卻不得而知。 作者對此充滿好奇,于是他決定通過的妹妹伊莎貝爾的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通過一系列假想的秘密日記,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長期生活在才華橫溢卻臭名昭著兄長的陰影下的女人的艱難生活。她小心地記錄下他臨終時對自己生活的懺悔、他的愛恨以及他的詩歌,直到他走到生命的盡頭。徘徊在愛與懷疑,贊賞和沮喪之間的伊莎貝爾,漸漸變成了蘭波與他母親虛構(gòu)斗爭的犧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