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京都之心


作者:曾郁雯     整理日期:2015-11-05 11:01:52

1.金馬獎電影主題曲*佳作詞人、著名作家、“珠寶詩人”、主持人曾郁雯用靈巧精致的觀察和文字捕捉讓人五感復活、身心安頓純粹的瞬間,喚醒每一顆愉悅而怦然的京都之心。
  2.超級暢銷書《門外漢的京都》《臺北小吃札記》《理想的下午》作者舒國治作序推薦——用細密華美的文字,還原禪意十足的京都,讓曾郁雯記錄京都之美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3.食物、器皿、和紙、梳子、壁畫、布包、櫻花樹、楓葉、咖啡廳……在京都,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會化成筆下精致而多情的文字,似與情人傾訴,又似獨白的詩篇,治愈心靈。
  
本書簡介:
  曾郁雯耗時十年游歷京都五大區(qū),以其深情的心靈之眼,透過鏡頭、散文與詩,不僅紀錄了鮮明的四季變化,更捕捉到讓人五感復活、身心安頓之純粹,那是令人傾往的京都之心。旅人與歷史的對話,似與情人傾訴又似獨白的詩篇,有了思念與記憶的溫度,彷若在游歷間,獲得一種心靈沉淀的療愈。
  作者簡介:
  曾郁雯(DaphneTseng),1986年臺大歷史系畢業(yè),知名作家、珠寶設計師,為美國寶石學院之研究寶石專家(G.I.A-G.G)。曾為《皇冠》《珠寶世界》等執(zhí)筆撰寫專欄。亦曾主持"火線聊天室""幸福進行曲""郁見幸福"等多個節(jié)目。歌詞創(chuàng)作《幸福進行曲》獲第三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歌曲,劇本《天馬茶房》獲第三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提名,歌詞創(chuàng)作《阿嬤的雨傘是一朵花》入圍第十六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目錄:
  山宿秋紅/001
  食樂地圖/010
  祇園/010
  石塀小路/011
  河原町/014
  錦小路通/020
  烏丸通/023
  京都車站/025
  旅人心愿/030
  清歡/034
  和の紙/038
  京都之心/046
  古都/051
  暗香浮動宇治川/057
  《源氏物語》千年紀/066山宿秋紅/001
  食樂地圖/010
  祇園/010
  石塀小路/011
  河原町/014
  錦小路通/020
  烏丸通/023
  京都車站/025
  旅人心愿/030
  清歡/034
  和の紙/038
  京都之心/046
  古都/051
  暗香浮動宇治川/057
  《源氏物語》千年紀/066
  野菜三千/075
  月渡嵐山/081
  花開一瞬/086
  東本愿寺/086
  落英繽紛/089
  櫻之夕顏/091
  椿神走過/092
  仙客來了/094
  天光倒影/097
  尋找茂庵/099
  空間之美/100
  三十三間堂/103
  屋頂花園/105
  大原之氣/108
  花香相迎/111
  為你等待/112
  夏日已遠/115
  吾心所愿/117
  晴鴨樓前秋無聲/120
  斬櫻/129
  夢泊神戶港/138
  奧之細道/144
  行/144
  浪/147
  苔/148
  柿/151
  侍/152
  湖/155
  雨/157
  閣/158
  露/161
  瀨/162
  京逸品/165
  風球/166
  清水燒/168
  一澤帆布/171
  祇園小鏡娃娃/175
  影·色180
  愛,很簡單/180
  七色葉/182
  臺北,幸福嗎?/182
  直哉的書齋/185
  雨織錦/185
  等待幸福/187
  朱顏/187
  櫻吹雪/189
  紅牡丹/189
  四季素描/190跋美質歸返/193
  附錄一日本史簡表/199
  附錄二京都旅游信息/203
  附錄二京都示意圖/222推薦序
  說不盡京都迷人
  京都一晃眼又好兩年沒去了,卻不時思念及之。我常想,為什么總是京都?為什么?
  想來想去,我想最主要的是,它太像可以所有中國人偶要一去探看的故鄉(xiāng)。
  怎么說呢?一、它可以全面地、安安靜靜地讓你細細端詳而絲毫不被驚動。你的長相完全融于其間,不被視為西方外地之人。正由于你不受盯看,是以方得從容參詳。二、只要不開口,你所收得的京都,便是最視覺之京都。而純粹視覺下的京都,我以為正是京都的最高美感。然則此種純粹眼睛收得之京都,必須閑閑得之,必須不被別人盯看。三、京都之最美,常在于古寺、名所觀賞中途,穿街走巷所不意經過的零星片斷的景致。此等景致,不是你曾于唐宋詩文讀過,便是你童時上學放學田野阡陌走經,這諸多綠草野花、小橋人家、店窗肆簾、短崗土墻,便是我等外國人亦可視作故鄉(xiāng)之最佳家山鄉(xiāng)田也。
  然如此這般的京都,或只有“在京都過尋常人家日子”之人才可獲得。我等外地游客豈能妄想?看來只好扮演。
  扮演,要訣在于不貪多。亦即,每日去的景點,盡量少。
  例如去嵐山、嵯峨野,只去一個寺院,如常寂光寺。天龍寺、大覺寺、二尊院、化野念佛寺皆不去。再就是,只選幾處閑逸小區(qū)塊散步,如自小督庵往吉兆附近的保津川邊走走看看,如天龍寺北門的竹林,如大澤池周邊,如落柿舍左近的菜畦人家,如瀨戶川北面的鄉(xiāng)舍田疇。
  例如去宇治,只在宇治川兩岸慢慢蕩步。北岸的靜美人家,南岸的土堤樹影,皆是幾百年因緣際會沉淀下來的至佳勝景,世界之大,沒有太多這樣美妙的又有山水又有人煙的所在。即使沒去平等院,沒去源氏物語博物館,宇治已足以讓你悠閑徜徉一整個下午了。
  例如一早至北山通的植物園北門前的“進進堂”二樓吃早餐,面包種類繁多。再散步至賀茂川邊,南行,先逛東岸,再逛西岸(如加茂街道),出云路橋左近最值佇足,可深深大口呼吸。若遇隆冬,偶飄雪,一觸川面便化,幽清極矣。
  例如去奈良,在最無人時分,佇足猿澤池畔,亦可高高站于東北面的階梯(通往五重塔者)上,可細細體會一兩百年前江戶小說的典型場景。自一の鳥居,穿過江戶三旅館的木屋群落,東南行,至浮見堂,再往志賀直哉舊居,這一路上,樹林景,池塘景,民家景,俱最灑然。奈良公園,處處可流連,尤以二月堂向西向北稍走,景最雅馴,大湯屋、鐘樓可略看,正倉院這大木架床式倉庫建筑,可遠眺。
  例如每月二十五日去北野天滿宮,逛古物跳蚤市場,一兩小時逛完,可至北野白梅町站,乘京福電鐵這種小火車,慢慢吞吞地坐個四站,至御室前,此站正對著一座寺院(仁和寺也)的山門,何等凡俗的庶民街坊小景,卻又是何等獨絕天成的至妙奇觀。這節(jié)小火車可一直坐至嵐山,車窗外全是伸手可及的尋常百姓與店家。這一路上,即使不去龍安寺,不去等持院,不去金閣寺,不去妙心寺,亦絕對是一塊令人怡悅的京都。
  要能舍得,才更有獲取。近讀曾郁雯新書《京都之心》,發(fā)現她玩賞京都每日只專注一二件主要事,竟是感觸極深。關于食物,名目細細描寫,材料花色娓娓記錄,或許有賴她的勤于拍照,勤于做筆記,甚至有賴于她的不厭其煩的詢問。關于日本人的體貼,或日本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細膩設計,她巨細靡遺,盡看在眼里;或在于郁雯自己便是來自很懂體貼的家庭,自己原是享受體貼也享受貢獻體貼的一個佳美生活實踐者。
  郁雯或許對于美、對于物質、對于生活,有極高的著迷,有極精密的凝視,有極探根索柢的好奇心,這樣的人,日本,或說京都,于她真是再理想也不過的地方了。
  她寫到吉田山莊,我經過多次,從未進去。她寫晴鴨樓,寫好些個料理旅館,皆有意思之極,教我這個一家料理旅館亦未下榻過的門外漢亦不禁心生羨意。尤其她說早上起不來,可以賴床而女中亦不來催促,與深夜套上旅館拖板往墻外深巷吃宵夜,更是令我常住晚上有門禁而早上十時前必須離店的這種小旅館住客感到汗顏之極:于京都太不曉繾綣人情之享受,只一意拘守簡儉、屈就于日本人冷峻之無謂慣律,太不值也!
  加上她寫景有一股躍躍欲喜(因出游太興奮矣)的筆意,毋寧暗合“和風”的輕巧靈動(像描寫某人用“寡言毛衣男”字樣)。她寫京都“煮婦”喝百貨公司地下樓的下午茶,“聊啊聊,聊到該準備回家煮飯了,會突然回魂,馬上作鳥獸散”,去買“半熟品”,“回家加工幾下,就不會被發(fā)現整個下午打混的秘密”。說到吃湯豆腐,“先回旅館沖個澡……記得千萬別噴香水”。
  她的生活實情感受恁是飽滿,很自然便能道出“宇治……和故鄉(xiāng)三峽很像”這樣生動之譬喻,太多太多字里行間對游賞異地千花萬草的無盡感激與人生在世的知足滿意,這才真是旅行寫作最富深情之流露也。
  舒國治
  京都之心
  在京都,很容易找回自己的心。
  每次搭JR,一進站,常有回家的錯覺,仿佛這些年在臺北過度忙碌的生活,都可以在這里獲得補償。
  我總是睡啊睡,不斷地昏睡,睡到傳統(tǒng)小旅館的老板娘忍不住說:“今天已經不下雨了,你應該早點出門去玩!”殊不知她一將早餐從榻榻米上撤走,我馬上又把枕頭、被褥鋪回去,倒頭再睡!
  住這種小旅館更像回家,可以跟老板娘耍賴撒嬌。半夜溜出去吃拉面,還可以借穿他們的木屐,在寂靜的巷弄,任由“喀喀喀”的聲響,伴隨一路夜色與月光。
  這里的人很安靜,大概觀光客太多太吵,京都人變得格外沉默。沉默很好,很珍貴,尤其在臺北,臺北人已經忘了這兩個字的存在,在喧囂的背后,隱藏巨大的孤獨,又深怕被識破,只好不甘寂寞,或不甘示弱地虛張聲勢。
  從虛張聲勢的銀行逃出來,我通常先去鄭大哥的P咖啡館小坐片刻,不早不晚,幾乎都是要命的三點半過后。高高瘦瘦的鄭大哥系著潔白圍裙,從不問我要喝什么,因為他知道只有加上濃濃巧克力和奶香的摩卡,才足以松弛我緊繃的神經。
  他總是彎著腰,認真地站在吧臺后,在打得濃稠綿密、幾乎吹不動的奶泡上,做出不同圖案的拉花。嘴唇上沾著白白的奶泡,舌間滑入甜甜的巧克力和苦苦的咖啡,就像那時候為事業(yè)、家庭奔波的滋味,只有那杯神奇的汁液可以拯救我的靈魂。
  鄭大哥與他的妻子酷愛旅行,每隔一段時間,只要看到鐵門上貼著大字報,就知道這對頂客族又跑出去逍遙了!等他們回國,大伙擠在吧臺前吱吱喳喳,不管旁邊的人認不認識,一起輪流看照片,交換意見,久了,盤據吧臺的那群人,就變成有點熟又不太熟的朋友。
  這些有點熟又不太熟的朋友,出國旅行時,也會寄明信片到店里,鄭大哥把這些信件或照片用磁鐵吸在咖啡機側面,有興趣的人就會主動探問,然后大伙又可以開始熱烈討論,在咖啡涼了之前。
  P咖啡館成了候鳥休息站,客人來來去去,卻不曾忘記這里。十幾年前臺北剛剛吹起意大利咖啡潮,沉迷于“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路上”香醇氛圍中。后來我的人生不再那么苦澀,不需要那么甜的摩卡,鄭大哥悄悄為我換成輕松愜意的拿鐵。
  直到有一天,突然非常想念P咖啡,坐在熟悉位子上,才知道咖啡館竟然已經換了主人!P幾乎保持原貌,手上的咖啡依然順口,卻喝不出相同味道,心里酸酸的,加再多糖也無用。
  在京都的錦小路,我依然扮演夜行動物。新舊交錯卻不唐突的街道,住家與商家和平共處。幾乎所有的店都已打烊,我卻被“蔦家”咖啡的櫥窗吸了過去,幽幽一盞小燈,留給客人Windowshopping,三格木制櫥窗,放滿各式各樣精致的咖啡杯盤、水晶酒杯、荷蘭冰滴咖啡壺、還有一個古老座鐘,好像每件東西都藏著故事,下定決心一定要來這里喝杯咖啡再回臺北。
  隔日再訪,店主人是一對中年夫婦,有著京都人慣有的靦腆與沉默,不太理會客人,安靜埋首工作。一屋子都是他們在世界各地旅行時收集回來的咖啡杯,整齊有致地排列或懸掛在吧臺四周,每一套都值得細細觀賞。小廂房還懸著一尾鐵魚,那是日本老式建筑中,用來勾住爐灶上茶壺的裝飾,最令觀光客瘋狂。
  我客氣地詢問可以拍照嗎?老板很嚴肅的煮完咖啡后才笑開一張臉?Х热绻蟮煤茫诳Х染秃芎煤,喝完之后唇齒留香,連空杯子都是香的!在蔦家,再次體會。
  來年春天重返京都,這次雖不住錦小路的老旅館,依舊摸黑尋了去,蔦家果然又早早打烊。春雨綿綿,走在光滑濕亮的石板路上,空氣中仿佛飄著去年春天咖啡的香味……我又想起P咖啡館,如果鄭大哥還是主人,一下飛機就可以朝他的店奔去,一解咖啡相思之苦。
  蔦家,你一定要好好地繼續(xù)下去,今年秋天,我將去狩獵紅葉,你一定要耐心地等待。旅人的魂縈夢系,常常是那個城市的氣味。
  京都之心,來自歲月的堅持。
  ……
  





上一本:生命中的兵團 下一本:汪曾祺作品集3:一草一木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京都之心的作者是曾郁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